干槽症病人怎么护理
干槽症病人可通过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刺激创面、调整饮食结构、合理使用药物、定期复查等方式护理。干槽症通常由拔牙后血凝块脱落、细菌感染、口腔卫生不良、创伤过大、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1、保持口腔清洁
干槽症病人需每日使用生理盐水或医生推荐的漱口液轻柔漱口,避免用力漱口导致血凝块再次脱落。刷牙时避开手术区域,使用软毛牙刷清洁其他牙齿表面。禁止使用牙签或尖锐物品触碰创面,防止继发感染。术后24小时内禁止漱口以免影响血凝块形成。
2、避免刺激创面
病人应避免吸烟、饮酒、咀嚼硬物等可能刺激创面的行为。吸烟会收缩血管影响愈合,酒精可能增加出血风险。说话时控制幅度减少面部肌肉牵拉,睡眠时垫高头部减轻局部充血。两周内禁止游泳或剧烈运动,防止创面受到压力或污染。
3、调整饮食结构
术后3天内选择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鸡蛋羹、牛奶等,避免过热食物导致血管扩张出血。3天后可逐步过渡到软食,如烂面条、土豆泥等,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促进愈合。禁止食用辛辣、酸性或带碎骨的食物,减少对创面的物理化学刺激。
4、合理使用药物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预防感染,疼痛明显时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创面局部可放置碘仿纱条或使用氯己定含漱液消炎。禁止自行使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避免加重出血。用药期间出现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需及时复诊调整方案。
5、定期复查
术后3天内需复诊检查创面愈合情况,若出现剧烈疼痛、腐臭味或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医生可能进行创面清创并重新放置敷料。愈合期一般需要7-10天,期间避免用患侧咀嚼。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需加强血糖监测,控制原发病促进恢复。
干槽症护理期间需保持环境空气流通,室内湿度维持在50%-60%有助于口腔黏膜修复。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保持体液平衡,但避免使用吸管造成负压。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片和复合维生素B片促进组织修复,但须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服用。恢复期出现异常出血、肿胀加重或持续发热超过38.5度时,须立即前往口腔外科急诊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