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什么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60460次浏览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一种妊娠中晚期特有的肝脏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和胆汁酸升高。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可能与激素水平变化、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肝脏代谢异常、免疫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瘙痒黄疸、尿色加深、疲劳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1、激素水平变化

妊娠期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显著升高,可能干扰肝脏胆汁酸代谢,导致胆汁淤积。这类患者通常无基础肝病,瘙痒症状多从手掌脚掌开始,逐渐蔓延至全身。日常需避免抓挠皮肤,穿着宽松棉质衣物,保持皮肤湿润。若症状加重,可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腺苷蛋氨酸注射液等药物改善胆汁排泄。

2、遗传因素

部分患者存在ABCB4或ABCB11基因突变,导致胆汁酸转运蛋白功能缺陷。这类患者可能有家族史,妊娠期胆汁酸水平常超过40μmol/L。建议孕前进行遗传咨询,孕期密切监测肝功能。治疗可选用熊去氧胆酸片联合S-腺苷甲硫氨酸肠溶片,必要时需提前终止妊娠。

3、环境因素

高脂饮食、微量元素缺乏可能诱发或加重胆汁淤积。患者常伴大便颜色变浅、右上腹隐痛。日常需低脂饮食,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避免接触化学制剂。医生可能开具消胆胺散剂吸附胆汁酸,或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促进胎肺成熟。

4、肝脏代谢异常

妊娠期肝脏代谢负担加重,可能导致胆汁酸合成与排泄失衡。这类患者转氨酶轻度升高,瘙痒夜间加重。需保证充足睡眠,左侧卧位减轻子宫对肝脏压迫。治疗可选用茵栀黄颗粒利胆退黄,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保肝。

5、免疫功能紊乱

妊娠期免疫耐受改变可能引发自身免疫性肝损伤,表现为胆汁酸和转氨酶同步升高。患者可能伴关节酸痛、皮疹等症状。需避免感染诱发免疫反应,医生可能评估后使用泼尼松龙片控制炎症,严重时需血浆置换。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应每日记录胎动,每周监测胆汁酸和肝功能指标。饮食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食物,如鱼肉、西蓝花、燕麦等,避免动物内脏和油炸食品。保持适度活动如孕妇瑜伽或散步,避免久坐加重胆汁淤积。出现胎动异常、持续瘙痒或皮肤黄染加重时需立即就诊。产后多数患者症状可自行缓解,但再次妊娠复发概率较高,需提前告知医生病史。

相关推荐

02:13
胆囊息肉样病变怎么办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医学上对于胆囊壁附着在胆囊壁上,凸出于胆囊腔内的隆起性病变的总称,病变并不代表着癌变,有病不代表一定是癌,如果其中单个体积较大,快速增长,形态不规则,内部有血流信号,容易发生癌变的腺瘤性息肉,建议及早手术治疗。看到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不要认为是发生癌变的先兆,或者是已经癌变,胆囊息肉样病变绝大多数都是胆固醇的结晶,或者是胆固醇性的息肉,这样的异常结构,没有发生癌变的风险,对胆囊功能也不会产生明显影响,所以不需要任何干预,定期检查即可。
什么是妊娠合并胆汁淤积综合征
妊娠合并胆汁淤积综合征属于女性身体在妊娠期间特有会发作的一种病症,一般该疾病多发作在妊娠晚期的女性身上。当其发作的时候,基本上每一位患者都会出现皮肤瘙痒的感觉,同时还会出现轻度黄疸又或者是其他不适症状。目前治疗该病症的首选治疗方式为药物疗法,应用的药物有熊去氧胆酸等。
如何预防妊娠合并胆汁淤积综合征
妊娠合并胆汁淤积综合征也是很多女性在怀孕期间较为容易发作的一种疾病,其给人身体带来的危害性还是比较大的。而如果想要预防这种疾病的话,首先就要做好日常生活当中的饮食调节工作。同时要注意多给身体摄入各种维生素,并且要每天保证适当的运动锻炼。
妊娠合并胆汁淤积综合征怎么治疗
妊娠胆汁淤积综合征是一种只会发作在孕妇身体上的特殊类型的疾病,目前针对该疾病主要应用的治疗方式为药物疗法。除此以外,可以通过一般疗法以及饮食疗法来缓解患者身体的病情。另外,在治疗的过程当中还需要给病人的身体多多补充维生素,这也能够起到不错的治疗效果,同时还具备着预防出血的效果。
胆淤症是什么引起的
胆淤症在生活中比较高发,所以不管是治疗还是预防,都需要了解这种疾病的发病原因,而导致胆淤症的具体因素就是病毒性肝炎导致的,因此患有病毒性肝炎就很容易导致胆淤症,所以在生活中要针对于病毒性肝炎做好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