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怎么治
佝偻病可通过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增加日照时间、调整饮食结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佝偻病通常由维生素D缺乏、钙磷代谢异常、遗传因素、慢性肾脏疾病、肝胆疾病等原因引起。

1、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
维生素D缺乏是佝偻病的主要病因,可通过口服维生素D滴剂或维生素D3注射液补充。钙剂如碳酸钙颗粒、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有助于改善骨骼矿化。家长需遵医嘱定期监测血钙和尿钙水平,避免过量补充导致高钙血症。对于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建议出生后尽早开始预防性补充。
2、增加日照时间
皮肤在紫外线照射下可合成维生素D,建议每日让儿童裸露面部和手臂接受10-30分钟日光浴。冬季或高纬度地区日照不足时,需加强膳食补充或药物补充。家长需注意避免强烈阳光直射,选择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的温和时段,防止晒伤。
3、调整饮食结构
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包括海鱼、蛋黄、强化乳制品等,钙含量高的食物有奶酪、豆腐、绿叶蔬菜等。母乳喂养的婴儿需保证母亲营养充足,配方奶喂养需选择强化维生素D的配方。对于乳糖不耐受儿童,可选择无乳糖强化奶制品或钙强化豆浆。
4、药物治疗
严重病例需使用维生素D制剂如胆维丁乳、骨化三醇软胶囊等,合并低钙血症时可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遗传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需使用大剂量维生素D联合磷酸盐制剂如磷酸钠口服溶液。所有药物治疗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复查血生化指标。
5、手术治疗
严重骨骼畸形如膝内翻、鸡胸等可能需行截骨矫形术或骨骺阻滞术。手术时机多选择在疾病活动期控制后、骨骼接近成熟时进行。术后需继续药物和康复治疗,定期随访评估骨骼发育情况。手术干预需由小儿骨科专家评估后实施。
佝偻病患儿日常需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早负重行走。衣着应宽松透气,定期监测身高体重变化。康复期可进行游泳等低冲击运动帮助骨骼塑形。家长需建立规范的随访计划,每3-6个月复查血钙磷碱性磷酸酶及X线检查。合并慢性疾病者需多学科协作管理,同时治疗原发病。预防方面,孕妇妊娠后期就应补充维生素D,婴幼儿出生后需按推荐剂量持续补充至2岁。
相关推荐
02:35
02:58
02:26
0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