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需怎样治疗
盆腔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物理治疗、中药调理、手术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治疗。盆腔炎通常由细菌感染、性传播疾病、宫腔操作、邻近器官炎症蔓延、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疗
细菌感染是盆腔炎的主要病因,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敏感抗生素。淋病奈瑟菌感染可使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联合多西环素片,衣原体感染可选用阿奇霉素分散片。严重感染需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期间需完成全程用药以避免耐药性。
2、物理治疗
慢性盆腔炎可配合短波透热疗法促进炎症吸收,超短波治疗能改善盆腔血液循环。红外线照射可缓解下腹坠胀感,每日治疗15-20分钟,10-15次为1疗程。物理治疗期间应监测体温变化,合并急性感染时禁用热疗。
3、中药调理
湿热瘀结型可服用金刚藤胶囊配伍妇科千金片,寒湿凝滞型适用少腹逐瘀颗粒。中药灌肠可用红藤汤保留灌肠,经期停用。中成药康妇炎胶囊对盆腔粘连有改善作用,需连续服用2-3个月经周期。
4、手术治疗
输卵管卵巢脓肿需行腹腔镜脓肿引流术,术中同时取分泌物培养。盆腔粘连严重者可实施粘连松解术,合并输卵管积水可行输卵管造口术。术后需放置盆腔引流管,配合抗生素冲洗预防感染。
5、生活方式调整
急性期卧床休息取半卧位,禁止性生活及盆浴至少2周。每日清洗会阴部但避免阴道冲洗,选择纯棉透气内裤。饮食宜高蛋白低脂肪,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慢性期可进行凯格尔运动改善盆腔肌力。
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血常规及盆腔超声,观察包块吸收情况。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紧张,注意腰腹部保暖。急性发作后3个月内需复查衣原体、淋球菌,性伴侣应同步治疗。长期慢性疼痛可尝试生物反馈治疗,合并不孕者需评估输卵管功能。出现持续发热或剧烈腹痛应立即就医。
相关推荐
01:42
01:40
01:46
0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