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洪涝灾害后容易出现的疾病

发布时间:2021-08-0214692次浏览

洪涝灾害后易出现痢疾、伤寒、霍乱等肠道传染病,感冒、麻疹、百日咳肺结核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血吸虫病、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皮炎等接触性传染病。

俗话说大灾之后有大疫,洪涝灾害之后,水源、食品、生活环境被污染,再加上灾区人们精神心理压抑、休息不足导致抗病能力下降等,很可能会出现一些传染性疾病。那么,洪涝灾害后容易出现的疾病都有哪些呢?

一、肠道传染病

这类传染病是由粪-口途径传播的。一般洪涝灾害发生后,不可以喝生水,吃生冷、腐败变质、被洪水淹泡的食物,否则就可能会使病菌、病毒经粪-口传播出现痢疾、伤寒、霍乱等肠道传染性疾病。

二、呼吸道传染病

当洪涝灾害发生后,灾区人们心理压力大,睡眠不足,营养摄取不足等可能会导致抗病能力下降。灾区人们一般会集中居住,人口密度非常高,卫生条件差时,就可能会出现一些呼吸道传染病,比如感冒、麻疹、百日咳、肺结核等。

三、虫媒传染病

洪涝灾害发生后,地面潮湿,非常利于蚊虫滋生,如果不能及时做好灭蚊虫工作,可能会因蚊虫的叮咬诱发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血吸虫病、登革热、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虫媒传染病,严重时会有致死的风险。

四、接触性传染病

比较常见的接触性传染病有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皮炎等,这种疾病的传染性非常强,有一人患病没有及时隔离、治疗,一两天内周围的人就可能会全部患病,导致疾病爆发。

相关推荐

洪涝灾害后如何预防疾病的发生
洪涝灾害后可以从及时整治水源、注意饮食卫生、定期开窗通风、适当进行运动、调整自身心态等方面预防疾病的发生。具体分析如下:
多久筛查传染病四项有意义
在有高危行为后两周筛查传染病四项是比较有意义的。传染病四项包括乙肝、丙肝、梅毒以及艾滋病。这些疾病都具有潜伏期,而在潜伏期内筛查不一定能查出病毒,得不出准确的结果,而在高危行为后两周筛查结果更为准确。
丙类传染病的症状有哪些
丙类传染病的特点,首先是病原体,包括一些细菌、衣原体以及寄生虫等等。其次是传染性,而传染的强度,通常跟病原体的种类以及数量等等有很大的关系;接着是多样性,包括流行性、地区性以及积极性;最后是免疫性,感染一次就可以终身免疫。
正确认识传染病
传染病是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和感染后免疫性的一类疾病。各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病原体,如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是肝炎病毒,细菌性痢疾(菌痢)的病原体是痢疾杆菌等。
春季里常见的那些儿童传染病
春季是冷暖空气频繁交汇的时期,由于孩子的抵抗力差,在忽冷忽热的天气下非常容易生病,家长们学着认识这些疾病,并掌握必备基本常识,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降低发病率和减少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