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洪涝灾害后容易出现的疾病

15785次浏览

洪涝灾害后易出现痢疾、伤寒、霍乱等肠道传染病,感冒、麻疹、百日咳、肺结核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血吸虫病、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皮炎等接触性传染病。

俗话说大灾之后有大疫,洪涝灾害之后,水源、食品、生活环境被污染,再加上灾区人们精神心理压抑、休息不足导致抗病能力下降等,很可能会出现一些传染性疾病。那么,洪涝灾害后容易出现的疾病都有哪些呢?

1、肠道传染病:这类传染病是由粪-口途径传播的。一般洪涝灾害发生后,不可以喝生水,吃生冷、腐败变质、被洪水淹泡的食物,否则就可能会使病菌、病毒经粪-口传播出现痢疾、伤寒、霍乱等肠道传染性疾病。

2、呼吸道传染病:当洪涝灾害发生后,灾区人们心理压力大,睡眠不足,营养摄取不足等可能会导致抗病能力下降。灾区人们一般会集中居住,人口密度非常高,卫生条件差时,就可能会出现一些呼吸道传染病,比如感冒、麻疹、百日咳、肺结核等。

3、虫媒传染病:洪涝灾害发生后,地面潮湿,非常利于蚊虫滋生,如果不能及时做好灭蚊虫工作,可能会因蚊虫的叮咬诱发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血吸虫病、登革热、血小板减少症等虫媒传染病,严重时会有致死的风险。

4、接触性传染病:比较常见的接触性传染病有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皮炎等,这种疾病的传染性非常强,有一人患病没有及时隔离、治疗,一两天内周围的人就可能会全部患病,导致疾病爆发。

如果患有以上的疾病,建议患者及时治疗,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

相关推荐

由病毒引起的疾病
由病毒引起的疾病主要有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手足口病、水痘、艾滋病等。这些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血液或接触传播,临床表现差异较大,轻者可自愈,重者需及时医疗干预。
春季里的那些儿童传染病
春季常见的儿童传染病主要有水痘、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麻疹和风疹。这些疾病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具有较强传染性,可通过呼吸道飞沫、接触传播等途径扩散。
春季里常见的那些儿童传染病
春季常见的儿童传染病主要有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麻疹和风疹。这些疾病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具有传染性,家长需注意预防。
洪涝灾害后如何预防血吸虫病
洪涝灾害发生后应注意避免接触疫水,做好个人防护,注意饮水安全,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预防血吸虫病出现;脱离疫水一个月时还应进行血吸虫病专项检查,对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什么是虫媒传染病
虫媒传染病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由病媒生物传播的自然疾病,常见的疾病有流行性的鼠疫、登革热、疟疾和乙型脑炎等危害性比较大的传染性疾病。常见的并没昆虫有苍蝇、臭虫、跳蚤和蚊子等,而且不同的虫媒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媒介和和传染源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