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大肠息肉的症状有哪些

57650次浏览

大肠息肉的症状主要有便血、排便习惯改变、腹痛、黏液便、贫血等。大肠息肉是肠黏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多数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上述表现。

1、便血

便血是大肠息肉较常见的症状,通常表现为粪便表面带血或便后滴血,血液颜色多为鲜红色或暗红色。便血可能与息肉表面糜烂、溃疡或机械摩擦有关。若息肉位于直肠或乙状结肠,出血量可能较多且颜色鲜红。患者需通过肠镜检查明确出血原因,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云南白药胶囊、裸花紫珠片、致康胶囊等止血药物。

2、排便习惯改变

排便习惯改变表现为腹泻、便秘或两者交替出现,可能与息肉刺激肠黏膜或影响肠道蠕动有关。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里急后重感或排便不尽感。直径较大的息肉可能部分阻塞肠腔,导致粪便变细或变形。患者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改善症状,必要时需行内镜下息肉切除术。

3、腹痛

腹痛多表现为隐痛或钝痛,部位常位于下腹部或病变对应区域。疼痛可能与息肉牵拉肠壁、继发炎症或肠套叠有关。若出现持续性剧痛,需警惕肠梗阻或肠穿孔等并发症。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匹维溴铵片、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等药物缓解症状,但需明确病因后治疗。

4、黏液便

黏液便指粪便表面附着黏液或排出纯黏液,可能与息肉分泌增多或继发肠道炎症有关。黏液通常为白色或透明状,若混有血液可能呈粉红色。长期黏液便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或营养不良。患者需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调节肠道功能。

5、贫血

贫血多由长期慢性失血导致,表现为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等。息肉引起的贫血通常为缺铁性贫血,进展较缓慢。患者可能出现心率增快、活动耐力下降等代偿表现。需通过血常规和铁代谢检查明确诊断,可遵医嘱服用琥珀酸亚铁片、多糖铁复合物胶囊、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等补铁药物,同时治疗原发病。

建议患者保持规律作息,避免久坐久站,每日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促进肠道蠕动。饮食上增加全谷物、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减少红肉及加工肉制品食用。定期进行粪便隐血试验或肠镜检查,尤其是有家族史或年龄超过50岁的人群。若出现体重下降、腹部包块等警示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恶性病变。

相关推荐

绒毛管状腺瘤严重吗
绒毛管状腺瘤多数情况下属于良性肿瘤,但存在一定恶变概率,需结合病理结果评估风险。
大肠息肉如何诊断
大肠息肉可通过肠造影检查、肠镜检查、腹部CT检查、虚拟结肠镜检查等进行诊断,其中肠镜检查是确诊大肠息肉的最重要手段,肠镜检查不仅可直接观察肠道内部整体情况,明确病变部位,如有必要还可同时进行活组织检查或息肉切除。由于同一腺瘤中不同部位的绒毛成分量及不典型增生程度往往不一,所以钳取活检处病变并不能完全代表全貌,活检处无癌变亦不能肯定腺瘤他处无癌变。因此腺瘤的不典型增生程度及无癌变往往需切除整个肿瘤,仔细地切片检查方能肯定。钳取活检病理结果可供参考,但并非最后诊断。我们要对腺瘤钳取活检在诊断中这种局限性必须有所了解。
语音时长 01:07

2022-10-11

81801次收听

大肠息肉如何治疗
一旦发现大肠息肉应尽可能全部切除,尤其是极有可能发生癌变的腺瘤性息肉,必须及时手术切除。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一部分息肉可以在结肠镜下,使用高频电或微波、激光等摘除掉,避免了病人开腹的痛苦。医务人员经肛门置入肠镜,并逐渐向内推送,如发现息肉可利用活检钳除法或圈套切除法等直接切除息肉,或通过在黏膜下层注射生理盐水使病变基底部隆起后再切除。对于蒂较大的息肉或广基息肉大于2厘米的,或者内镜切除不全且无法经肛门切除者,一般需要行经腹息肉切除术。息肉切除术后并发症主要是肠道出血,通常在术后1-2周可能出现延迟性出血。此外极少数患者还可以出现肠穿孔,必要时需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07

2022-10-11

73497次收听

大肠息肉的危害怎么来预防
大肠息肉的危害是很严重的,它会引起腹痛或者肠道出血等症状。比较严重的肠息肉还会引起肠套叠、肠梗阻以及严重的腹泻、贫血。另外大肠息肉有一定癌变倾向,会容易演变为直肠癌。腺瘤性息肉发展为肠癌的时间平均为5-10年,而直径1cm以上的息肉则可在2-5年即逐渐进展为肠癌。息肉越大发展为恶性肿瘤的时间越短,发生癌变的几率也越高,直径1cm以下的腺瘤性息肉,癌变几率尚不及1%,而直径2cm以上的腺瘤性息肉,癌变几率则可达35%左右。要做好大肠息肉的预防工作,需保持良好心态,劳逸结合。要从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开始,从而在源头上控制疾病发生的可能,达到预防大肠息肉的目的。每日脂肪总摄入量应控制在总能量的30%以下,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钙质的食物,尽量不饮酒或少饮酒,进行规律运动,积极控制体重。
语音时长 01:24

2022-10-11

50955次收听

02:05
大肠息肉的危害如何来预防
大肠息肉的危害是很严重的,它会引起腹痛或者肠道出血等症状。比较严重的肠息肉还会引起肠套叠、肠梗阻以及严重的腹泻、贫血。另外大肠息肉有一定癌变倾向,会容易演变为直肠癌。腺瘤性息肉发展为肠癌的时间平均为5-10年,而直径1cm以上的息肉则可在2-5年即逐渐进展为肠癌。息肉越大发展为恶性肿瘤的时间越短,发生癌变的几率也越高,直径1cm以下的腺瘤性息肉,癌变几率尚不及1%,而直径2cm以上的腺瘤性息肉,癌变几率则可达35%左右。要做好大肠息肉的预防工作,需保持良好心态,劳逸结合。要从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开始,从而在源头上控制疾病发生的可能,达到预防大肠息肉的目的。每日脂肪总摄入量应控制在总能量的30%以下,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钙质的食物,尽量不饮酒或少饮酒,进行规律运动,积极控制体重。
01:46
大肠息肉的治疗
一旦发现大肠息肉应尽可能全部切除,尤其是极有可能发生癌变的腺瘤性息肉,必须及时手术切除。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一部分息肉可以在结肠镜下,使用高频电或微波、激光等摘除掉,避免了病人开腹的痛苦。医务人员经肛门置入肠镜,并逐渐向内推送,如发现息肉可利用活检钳除法或圈套切除法等直接切除息肉,或通过在黏膜下层注射生理盐水使病变基底部隆起后再切除。对于蒂较大的息肉或广基息肉大于2厘米的,或者内镜切除不全且无法经肛门切除者,一般需要行经腹息肉切除术。息肉切除术后并发症主要是肠道出血,通常在术后1-2周可能出现延迟性出血。此外极少数患者还可以出现肠穿孔,必要时需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01:40
大肠息肉的疾病进展
患者预后与息肉性质密切相关。若病理提示为非肿瘤性息肉,一般预后良好、恶性变概率极低、再发率低,绝大多数的大肠息肉属于此类;若病理提示为腺瘤性息肉,则预后相对较差、恶变风险较大、且再发率高达59.46%。腺瘤性息肉发展为肠癌的时间平均为5-10年。而直径一厘米以上的息肉则可在2-5年即逐渐进展为肠癌。息肉越大发展为恶性肿瘤的时间越短,发生癌变的几率也越高。直径1cm以下的腺瘤性息肉癌变几率尚不及1%,而直径2cm以上的腺瘤性息肉,癌变几率则可达35%左右。
01:34
什么是大肠息肉
大肠息肉是指突出于肠黏膜表面的隆起性病变,包括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前者是癌前期病变,与癌发生关系密切,后者与癌发生关系较少。这两种息肉在临床上并不容易区分,常以息肉作为初步诊断,待病理学确诊后再进一步分类。因此临床上所谓的大肠息肉并不说明息肉的病理性质,通常临床所说的息肉多为非肿瘤性息肉。肿瘤性息肉持续进展可能会发生癌变,应及早切除。大肠息肉的发病原因可能与遗传因素、高脂饮食、纤维素摄取不足、慢性炎症性肠病、肥胖、饮酒、吸烟等多种因素有关。
01:37
怎样知道自己得了大肠息肉
大肠息肉通常无明显症状,常在肠造影检查或肠镜检查时偶然发现,但一旦息肉逐渐增大或发生癌变,则可能会出现便血或引起便秘腹痛等。当出现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性状改变、便血、腹部不适、消化不良等表现,提示肠道有可能出现潜在病变,需要到医院进一步确诊。大肠息肉可通过肠造影检查、肠镜检查、腹部CT检查、虚拟结肠镜检查等进行诊断。其中肠镜检查是确诊大肠息肉的最重要手段,肠镜检查不仅可直接观察肠道内部整体情况,明确病变部位,如有必要还可同时进行活组织检查或息肉切除。
大肠息肉的早期症状
大肠息肉的早期可能会出现腹部隐痛、腹胀,便血的情况。大肠息肉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的一种息肉。早期大肠息肉比较小,表面比较光滑,一般无明显症状。少数患者出现腹部隐痛、腹胀,如果大肠息肉没有及时发现会逐渐变大,变大的大肠息肉会出现表面糜烂,继而会出现便血等情况。如果息肉的位置靠近肛门,便血的颜色会鲜红。如果距离肛门比较远,它的颜色是暗红色。随着时间推移会发生恶变的可能。如果息肉变大堵塞肠道,会出现肠梗阻的情况。大多数的大肠息肉没有恶变的可能,如果是发现大肠息肉要及时在肠镜下做病理,明确诊断及早切除。
语音时长 01:38

2020-03-20

55065次收听

大肠息肉严重吗
肠息肉有增生的慢性炎性息肉、绒毛状管状腺瘤性息肉以及侧向发育型息肉,前两者都是良性病变。但是在绒毛管状腺瘤,或者是增生性腺瘤的基础之上,随着时间的延长,一般3~5年或者10余年,在本身的息肉基础之上息肉的顶端容易发生转移,或者是恶变的情况。这种情况就是恶性的表现,也就是临床上说的管状腺瘤3级或4级的表现。所以要注意在息肉诊断明确的前提下,应尽早在肠镜下给予切除,这是预防和再次发生肠癌的首要解决办法。在发现息肉之后,最好在1年左右再次复查肠镜,了解有没有再发的或者是观察一下切除息肉部位有无新生。
语音时长 01:36

2020-03-20

57579次收听

什么是大肠息肉
大肠息肉本身也就是一种赘生物的总称,有着很多不一样的分类,但是引发的原因倒是比较固定,要么就是因为饮食中摄入过多的脂肪,要么就是因为受到机械的刺激,除了这些之外,也可能是因为长年累月受到炎性的刺激,才会出现大肠息肉。
大肠息肉症状有哪些
大肠息肉的出现确实会有很多的症状,但是每一个患者的症状会有所区别,在经过统计之后会发现主要有明显的便血,也会改变排便的习惯,甚至还会出现明显的腹痛现象,如果没有及时的改善,更加还可能会造成脱垂的现象,也会造成肠道的刺激症状。
大肠多发息肉怎么办
大肠多发息肉本身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炎症,会诱发一系列的疾病,因此必须要尽快的接受治疗,而在目前的医学上治疗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选择手术治疗,也可以选择饮食治疗,当然我们也应该通过电灼的方式来控制病情。
大肠息肉手术后吃什么
无论是做大手术还是小手术,术后的饮食都相当重要,在做大肠息肉手术以后,要多吃一些面食和粥类食物,碱类食品也是非常不错的,但是不适合吃油腻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手术过后需要注意休息,但同时也需要适量的活动。另外,在手术后也需要服用一些药物,以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