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什么是慢性心力衰竭

54002次浏览

慢性心力衰竭主要指的是患上心力衰竭后,如果病程大于三个月,则会演变成慢性。患上该疾病主要是因为急性心力衰竭久治不愈所造成的,除此之外,还有可能是前负荷过重、后负荷过重或心室收缩不协调所引起的。

心力衰竭是比较严重的一种疾病,其中大多数人都是急性心力衰竭,但患上该疾病后需要及时的治疗,否则可会使病情久治不愈,从而演变成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治疗起来会比较困难,甚至需要通过终身服用药物来控制病情,那么什么是慢性心力衰竭呢?
  一、什么是慢性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主要指的是心功能不全,如果该疾病病程大于三个月,则被称为是慢性心力衰竭。患上该疾病主要是因为本身就患有急性心力衰竭,且没有及时治疗,或急性心肌梗死等器质性心脏疾病并发所造成的。慢性心力衰竭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肝脏增大、双下肢水肿、腹腔积液,在爬楼梯和跑步的时候会呼吸困难。该疾病的治疗主要可以使用一些药物,例如呋塞米、螺内酯等利尿药物和洋地黄等强心药物,该疾病的预后通常都比较差。
  二、慢性心力衰竭的原因
  1.前负荷过重

  如果患者前负荷过重,就会导致心室舒张回来的血量过多,例如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闭都可能会使左心室舒张期负荷过重,导致左心衰竭。如果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则会导致右心室舒张期负荷过重,出现右心衰竭的情况。如果患有甲亢或贫血等高心排血量疾病,则会因为回血量增多导致全心衰竭。
  2.后负荷过重
  如果后负荷过重,就可能会使患者患上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还可能出现左心室收缩期负荷加重的情况,这会导致患有该疾病。这会使肺动脉高压、右心室流出道梗阻,还会加重心事收缩期负荷,从而出现心力衰竭。
  3.心室收缩不协调
  如果患者心思收缩不协调,就可能会患上冠心病,从而导致局部严重缺血,还会使心肌收缩无力或收缩不协调,例如室壁瘤。如果心室的顺应性明显减低,则会影响到心室的舒张,从而会对心脏功能造成伤害,导致患上心力衰竭。

相关推荐

慢性心力衰竭可以治好吗
慢性心力衰竭当然是不能治好的,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逐渐发展到一定严重阶段所形成的,是属于慢性病,目前并没有根治的办法。对于发生慢性心力衰竭的人,需要长期给予规范的治疗使病情得到控制,包括给予控制心力衰竭症状的药物如利尿剂等以及改善心力衰衰竭患者长期预后的药物如阝受体阻滞剂、ACEI或ARB等,同时还要积极的控制基础心脏病的病情,避免各种诱因如感染或心律失常等诱发心衰的急性加重。只有长期使慢性心衰的病情得到稳定的控制,才能使心衰的预后得到有效的改善,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患者的寿命。
语音时长 01:04

2021-05-08

84475次收听

慢性心力衰竭会引起黄疸吗
慢性心力衰竭由其是右心功能不全的时候会造成体循环的淤血,尤其肝脏的淤血很常见,肝淤血如果严重的话会形成瘀血型的肝硬化,这时候肝细胞受损,就是胆红素分泌增多,这样就会导致黄疸的出现。所以说慢性心力衰竭,尤其是右心衰竭的时候会出现肝细胞的损害包括黄疸,这与急性肝炎或者慢性肝炎要相区别,这是由于淤血型的肝硬化引起的。
语音时长 01:02

2021-01-15

84053次收听

慢性心力衰竭与急性心力衰竭区别
首先是两者定义上的区别。慢性心力衰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损伤,造成心肌结构与功能的变化,最后导致心脏泵血或者是充盈功能的低下。而急性心衰是指急性发作或者加重的心功能异常所致的心脏收缩力降低,心脏负荷加重,使心排出量骤降的一种临床综合症。其次、两者的诱因可能是不一样的,慢性心功能不全大多数因为发病比较缓慢,诱因不是很明显。而急性心衰有明显的诱因,比方缺血、感染,血压突然升高以及急性的心肌炎、甲亢、酗酒以及一些药物,都是可以促发急性心力衰竭。第三、两者之间的症状也是有区别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或者慢性心衰主要的症状是呼吸困难、乏力和水肿。而急性心力衰竭主要症状是劳力性呼吸困难和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很容易出现急性的肺水肿和心源性休克。
语音时长 01:51

2021-01-15

103218次收听

慢性心力衰竭有什么危害
慢性心力衰竭会有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会影响患者睡眠以及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同时慢性心衰还可以引起肺部淤血,这样容易造成呼吸道的感染。同时慢性心衰还会造成肾供血减少、少尿、以及肾脏功能下降,甚至肾功能衰竭。慢性的右心功能不全,也还会导致病人肝脏淤血、消化不良甚至导致营养不良和恶液质,严重的慢性心衰还能够危及生命。一般的慢性心衰预后较差,一般四年的病亡率可以达到百分之五十,而严重心衰严重的一年的死亡率可能达到百分之五十。
语音时长 01:28

2021-01-15

87047次收听

慢性心力衰竭用洋地黄吗
慢性心力衰竭尤其是左室收缩功能障碍的心力衰竭需要使用洋地黄。洋地黄类药物是一种强心的药物,可以显著的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运动耐量,从而减少住院率,但对患者的生存率,应该是没有明显的改善的。所以一般只用于慢性左室收缩功能障碍的,因为他有增加左室收缩力的作用,能明显的改善病人的症状。
语音时长 01:01

2021-01-15

95077次收听

慢性心力衰竭怎么诊断
想诊断慢性心力衰竭,首先需看症状表现,包括左心衰的症状和右心衰的症状。左心衰症状以呼吸困难为主,右心衰症状以浮肿为主。诊断慢性心力衰竭还需做临床检查,比较常见的检查方法就是心电图检查、心脏彩超检查、超声心电图检查以及血生化检查。
01:35
慢性心衰症状
慢性心衰患者的症状主要包括以下两种:第一,活动能力下降是慢性心衰患者,最主要的症状。大部分患者是因为运动耐力下降,出现呼吸困难或者是乏力的情况,而去医院就医。比如患者走路会走不远,走30米,就已经开始喘气;在原来的时候,上楼走五层、六层都没有问题,而现在上楼上到一层、二层,就会开始出现喘憋等情况。第二,由于体液潴留,而引起的症状,患者会出现腹部或者是腿部水肿的情况,而且水肿持续的时间,也会很长,并且患者会以此为主要或者是唯一的症状,而去医院就医。通常情况下,慢性心衰患者的症状,可以出现一个逐渐加重的过程,开始心衰的病情,会比较轻微,随后喘憋的情况,就会越来越严重,而且患者的活动耐量,也会出现越来越下降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