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什么是慢性心力衰竭

54010次浏览

慢性心力衰竭是指心脏长期泵血功能下降,无法满足机体代谢需求的临床综合征,主要由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等基础疾病引起,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

1、病因机制

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冠心病导致心肌缺血坏死是常见病因,长期高血压会增加心脏后负荷,心肌病如扩张型心肌病可直接损害心肌结构。其他如心脏瓣膜病、心律失常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也可能诱发心力衰竭。这些病理改变最终导致心肌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

2、典型症状

早期表现为活动后气促、易疲劳,夜间需垫高枕头入睡。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端坐呼吸、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等左心衰竭症状,或下肢水肿、肝淤血等右心衰竭表现。终末期患者可能出现全身水肿、恶病质等表现。

3、诊断方法

诊断需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超声心动图可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血液检查包括B型利钠肽检测。心电图、胸部X线、冠脉造影等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因。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是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标准。

4、治疗原则

治疗包括病因治疗和症状控制。常用药物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培哚普利片、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如螺内酯片等。严重病例可能需要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或心脏移植。所有治疗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5、日常管理

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称重监测体液潴留。适度有氧运动如步行可改善心肺功能,但需避免过度劳累。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定期随访调整用药方案,出现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需建立长期健康管理计划,包括低盐低脂饮食、规律服药、适度运动和心理调适。家属应学会识别急性加重的预警信号,如体重突然增加、呼吸困难加重等。保持良好作息,避免感染等诱发因素,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和预后。

相关推荐

慢性心力衰竭有哪些治疗方法
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主要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是病因治疗,首先要控制好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使用抗血小板的药物和他汀的药物进行冠心病的二级预防,对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等可以做手术的,应该尽早的做手术,这样能够延缓心衰的发生。第二改善症状,根据病情调整利尿剂、硝酸酯类药物,以及强心类药物的用法用量,这些不仅可以改善症状,还可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但是不能提高病人的生存率。第三使用神经内分泌的一个抑制剂,比如说螺内酯、acei类药物和β受体阻滞进这些药物不仅能治疗心衰,同时还可以提高病人的心衰病人的生存率。
语音时长 01:35

2021-01-15

103316次收听

慢性心力衰竭能怀孕吗
慢性心力衰竭是由于继发于各种心脏病引起的这个心肌的损伤造成了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的下降,最后导致心室的泵血或者是充盈功能的低下,因此心力衰竭的病人是不适合怀孕的。如果想怀孕,应该首先治疗就是原发性的心脏病,比方说如果他有先天性心脏病或者心脏瓣膜病应该及时的去做手术,手术成功以后就是患者的心功能也得到了改善,这样再怀孕比较安全。
语音时长 01:02

2021-01-15

80552次收听

慢性心力衰竭会引起黄疸吗
慢性心力衰竭由其是右心功能不全的时候会造成体循环的淤血,尤其肝脏的淤血很常见,肝淤血如果严重的话会形成瘀血型的肝硬化,这时候肝细胞受损,就是胆红素分泌增多,这样就会导致黄疸的出现。所以说慢性心力衰竭,尤其是右心衰竭的时候会出现肝细胞的损害包括黄疸,这与急性肝炎或者慢性肝炎要相区别,这是由于淤血型的肝硬化引起的。
语音时长 01:02

2021-01-15

84053次收听

慢性心力衰竭会遗传吗
首先肯定的是慢性心力衰竭是不会遗传的。因为引起慢性心力衰竭的疾病大多数是不会遗传的,比如冠心病心肌炎等等,就算有一定遗传倾向的比如高血压、先天性心脏病,这种疾病如果控制得好也不一定会发生慢性心功能不全。所以我们说慢性心力衰竭它是不会遗传的,这个可以放心,但是如果有一些可以治疗的比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应该及时的去控制,防止他转为慢性心力衰竭。
语音时长 01:12

2021-01-15

91090次收听

慢性心力衰竭与急性心力衰竭区别
首先是两者定义上的区别。慢性心力衰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损伤,造成心肌结构与功能的变化,最后导致心脏泵血或者是充盈功能的低下。而急性心衰是指急性发作或者加重的心功能异常所致的心脏收缩力降低,心脏负荷加重,使心排出量骤降的一种临床综合症。其次、两者的诱因可能是不一样的,慢性心功能不全大多数因为发病比较缓慢,诱因不是很明显。而急性心衰有明显的诱因,比方缺血、感染,血压突然升高以及急性的心肌炎、甲亢、酗酒以及一些药物,都是可以促发急性心力衰竭。第三、两者之间的症状也是有区别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或者慢性心衰主要的症状是呼吸困难、乏力和水肿。而急性心力衰竭主要症状是劳力性呼吸困难和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很容易出现急性的肺水肿和心源性休克。
语音时长 01:51

2021-01-15

103218次收听

慢性心力衰竭怎么诊断
想诊断慢性心力衰竭,首先需看症状表现,包括左心衰的症状和右心衰的症状。左心衰症状以呼吸困难为主,右心衰症状以浮肿为主。诊断慢性心力衰竭还需做临床检查,比较常见的检查方法就是心电图检查、心脏彩超检查、超声心电图检查以及血生化检查。
01:35
慢性心衰症状
慢性心衰患者的症状主要包括以下两种:第一,活动能力下降是慢性心衰患者,最主要的症状。大部分患者是因为运动耐力下降,出现呼吸困难或者是乏力的情况,而去医院就医。比如患者走路会走不远,走30米,就已经开始喘气;在原来的时候,上楼走五层、六层都没有问题,而现在上楼上到一层、二层,就会开始出现喘憋等情况。第二,由于体液潴留,而引起的症状,患者会出现腹部或者是腿部水肿的情况,而且水肿持续的时间,也会很长,并且患者会以此为主要或者是唯一的症状,而去医院就医。通常情况下,慢性心衰患者的症状,可以出现一个逐渐加重的过程,开始心衰的病情,会比较轻微,随后喘憋的情况,就会越来越严重,而且患者的活动耐量,也会出现越来越下降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