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是什么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主要由肝细胞和胆管细胞异常增生形成,通常无恶变倾向。其发生可能与肝内血管异常、激素水平变化或局部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关,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少数可能出现右上腹隐痛或腹部包块。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病理特征为中央星状瘢痕和放射状纤维间隔,周围环绕增生的肝细胞。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或MRI可显示边界清晰的结节,中央瘢痕为其典型表现。该病变多见于20-50岁女性,与口服避孕药的使用可能存在一定关联,但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部分患者因体检偶然发现,若结节体积较大或压迫周围组织,可能引起腹胀、消化不良等非特异性症状。诊断需结合影像学特征及甲胎蛋白等肿瘤标志物排除恶性病变。
对于确诊的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若无症状且影像学特征典型,通常无须治疗,仅需定期随访观察。若结节增长迅速或引起明显不适,可考虑手术切除或射频消融等介入治疗。患者应避免长期使用雌激素类药物,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限制酒精摄入及规律运动,以降低肝脏代谢负担。若随访期间出现结节形态变化或新发症状,需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