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P是什么病的简称
ITP是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简称,属于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血小板计数降低及皮肤黏膜出血。
1、疾病定义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异常识别自身血小板抗原,产生抗血小板抗体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多、生成减少的疾病。该病可分为急性型与慢性型,急性型多见于儿童,慢性型好发于中青年女性。
2、典型症状
患者常出现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渗血等轻微出血表现,严重者可发生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部分患者可能仅有血小板减少而无明显出血症状,通过血常规检查偶然发现。
3、发病机制
该病与体液免疫异常相关,B细胞产生的抗血小板抗体与血小板表面糖蛋白结合后,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过度清除。同时巨核细胞成熟障碍导致血小板生成不足,二者共同导致外周血小板计数下降。
4、诊断标准
需满足血小板计数持续低于100×10⁹/L,并排除药物因素、病毒感染、造血系统疾病等其他导致血小板减少的病因。骨髓检查可见巨核细胞数量正常或增多伴成熟障碍,血清中可检测到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
5、治疗原则
对于血小板计数超过30×10⁹/L且无活动性出血者通常观察随访;严重出血或血小板低于30×10⁹/L需干预治疗,常用方法包括糖皮质激素、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等,难治性病例可能需脾切除术。
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慎用阿司匹林等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牙龈出血。建议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出现头痛呕吐、黑便等严重出血表现时需立即就医。日常饮食可适量增加富含铁和维生素C的食物促进造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