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大肠息肉一定要切除吗

3110次浏览

大肠息肉是否需要切除需根据息肉性质、大小及患者个体情况决定,主要影响因素有息肉病理类型、直径是否超过10毫米、是否伴随出血或癌变风险等。

直径小于5毫米的炎性或增生性息肉若无症状,可暂不切除但需定期复查肠镜。这类息肉癌变概率极低,每1-2年通过肠镜监测其变化即可。若复查发现息肉增大或形态改变,则需考虑内镜下切除。

直径5-10毫米的腺瘤性息肉建议切除,此类息肉存在一定癌变风险,通过肠镜下黏膜切除术或黏膜下剥离术可完整去除。术后需每3年复查肠镜,防止复发。对于广基型息肉或病理提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者,切除后需缩短复查间隔。

直径超过10毫米、表面溃疡出血或病理证实为癌变的息肉必须切除。此类息肉癌变风险显著增高,需通过内镜或外科手术彻底清除。若内镜下切除后发现癌细胞浸润至黏膜下层,可能需追加根治性手术。术后需根据病理结果制定随访方案,通常前3年每6个月需复查一次肠镜。

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遗传病史者,即使小息肉也建议预防性切除。这类患者肠道通常布满数百枚息肉,40岁前癌变概率接近100%,需通过全结肠切除术等根治性手术干预。术后需终身随访并处理可能发生的十二指肠息肉

多次肠镜活检仍不能明确性质的息肉应考虑切除。特别是超声内镜显示黏膜下层浸润或PET-CT提示高代谢的病灶,需通过内镜全层切除或腹腔镜手术获取完整病理诊断。对于无法耐受手术的高龄患者,可考虑姑息性电灼或氩离子凝固术治疗。

无论是否切除息肉,均需调整饮食结构,减少红肉及加工肉制品摄入,增加全谷物和蔬菜水果比例;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5-10年进行肠镜筛查,有家族史者需提前至20-30岁开始筛查;术后患者应按医嘱定期复查,出现便血、腹痛或排便习惯改变时及时就医。

相关推荐

儿童口臭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儿童口臭可能与口腔卫生不良、饮食不当、鼻窦炎、龋齿、胃肠功能紊乱等原因有关。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处理。
佛手瓜怎么吃
佛手瓜可生食、凉拌、清炒、炖汤或腌制,适合搭配肉类、菌菇等食材烹饪。其脆嫩多汁的口感与高营养价值使其成为健康饮食的优质选择。
混合性皮肤怎么护肤
混合性皮肤可通过分区护理、温和清洁、调节水油平衡、防晒保护、定期去角质等方式护肤。混合性皮肤通常表现为T区油脂分泌旺盛、两颊干燥,护理需兼顾控油与保湿。
怎样治好黄褐斑?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特别是女性,一旦出现黄褐斑,着急又无奈,该病不但影响了健康,更影响了美观,怎么去预防和治疗黄褐斑,是患者们急切想要知道的,那么怎样治好黄褐斑?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资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色斑是如何传染的
首先,色斑是不会传染的。色斑的生成一般都是存在很多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比如大气污染,平时外出不注意防晒、隔离,经常面对电脑辐射,工作压力大,情绪波动大,饮食不规律,喜欢熬夜,等等,在外在因素的刺激下,再加上身体代谢功能减慢,体内的毒素垃圾及时排除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