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性卵巢综合症是什么
多囊性卵巢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异常疾病,主要表现为月经稀发或闭经、高雄激素血症、卵巢多囊样改变。可能与遗传因素、胰岛素抵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
多囊性卵巢综合症具有家族聚集性,若母亲或姐妹患病,个体发病概率增高。这类患者常存在特定基因变异,影响卵泡发育和激素合成。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延长、体毛增多,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改善,如控制体重、规律运动。
2、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导致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刺激卵巢分泌过量雄激素。患者多伴有腹型肥胖、黑棘皮症,空腹胰岛素水平超过15μU/ml。治疗需结合二甲双胍缓释片等胰岛素增敏剂,配合低升糖指数饮食。
3、下丘脑功能紊乱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脉冲频率异常,引起黄体生成素与卵泡刺激素比例失调。典型表现为LH/FSH比值超过2,超声显示卵巢体积增大且周边分布12个以上小卵泡。可遵医嘱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调节激素水平。
4、肾上腺源雄激素过多
肾上腺皮质网状带过度分泌脱氢表雄酮等前体物质,经外周转化为活性雄激素。患者常见痤疮、脂溢性脱发,血清硫酸脱氢表雄酮水平升高。治疗可选用螺内酯片联合地塞米松片抑制肾上腺功能。
5、慢性炎症状态
脂肪组织释放炎症因子干扰胰岛素信号传导,C反应蛋白等指标轻度升高。这类患者往往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建议补充维生素D3软胶囊改善代谢状态,同时进行抗阻训练减少内脏脂肪。
多囊性卵巢综合症患者需长期管理,每日保证30分钟有氧运动,限制精制碳水化合物摄入,优先选择全谷物和优质蛋白。定期监测血糖、血脂及激素水平,育龄期女性如有生育需求应尽早进行排卵诱导治疗。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改善内分泌紊乱,建议每3-6个月复查超声和激素六项。
相关推荐
02:07
02:25
03:15
03:12
02: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