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抽动症有什么表现

60176次浏览

抽动症通常指的是身体出现突然的不自主的重复肌肉抽动,开始时症状比较轻,基本都是从颜面部的抽动之后抽动,症状渐渐加重,然后就会牵涉更广的部位,包括下肢多部位的抽动,这样随着时间推移,还可以出现各种难以克制的,并且动作奇怪的运动抽动。

不管是男性或者是女性都可能会出现抽动症,抽动症同时还会导致患者阵发突然的面部肌肉跳动,另外,除了面部肌肉出现抽动,其它的部位也会出现肌肉跳动,因此平时也要注意观察。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下抽动症有什么表现。
  1、 运动抽动通常指的是在经过简单运动后,例如眨眼挑眉,或者是伸舌舔唇,然后再点头摇头等,之后始终交替后会出现复杂的运动程度,一般会表现更完整或是缓慢抽动,包括眼球转动,面部抽动等都会出现各种特殊的表现,这些都称为是运动方面的抽动。
  2、 声音方面的抽动,这种情况表现形式较为简单,包括那些简单的声音抽动,这种表现更快速也无意义,进行单调的抽动,出现复杂声音的冲突就会有些有意义的短句,这些情况表现为重复刻板的完整句子,这个是治疗儿童抽动症的表现。
  3、 其他的行为,包括强迫行为以及强迫观念,这样子出现的更晚,同时也会干扰儿童的正常生活,并且没有办法摆脱该痛苦表现,患儿一般出现学习困难但是智商一般正常,大概一般的患儿可能是出现了轻微或者是不稳定的神经系统异常而导致的体重突然改变。另外抽动症在发病后症状也会出现轻重之分,但多数时候只需要尽快进行治疗,这样患者的抽动症症状就会有所好转。
  这种病会发生在人体的任何部位,一旦患者发病还有可能会出现踢脚的情况,患者会明显感觉到腿部肌肉出现抽搐的,这种疾病一般跟情绪的波动大小关系很大。该疾病和患者长期的营养不良有着一定的关系,患者要保证睡眠充足。

相关推荐

抽动症可不可以治愈
临床治愈的患者主要体现在,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的抽动两个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善,且孩子的工作学习没有受到影响,这时就达到临床痊愈的标准。但对于抽动症来说,在遇到一些应激事件,如孩子学习比较紧张,考试前,天气变化比较剧烈,孩子感冒,往往好多已经痊愈的孩子,又会再次的出现挤眉、眨眼、咧嘴症状。所以对于抽动症治疗,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对于患儿一定要注意给其减压,保持心情舒畅,要保证孩子有合理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兴奋,做好日常调护,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语音时长 02:16

2021-09-29

91187次收听

孩子频繁眨眼睛是抽动症吗
孩子经常眨眼睛不一定是抽动症,因为导致小儿眨眼睛的原因非常多。如果是单纯的眨眼睛完全有可能只是眼睛局部的问题,比如最常见的就是睫毛向里面长刺激角膜导致眨眼睛,就是倒睫,如果是这种情况导致眨眼睛,倒睫给拔了就可以了。还有一部分是由于现在孩子接触电子产品比较多手机、电脑、电视,这种电子产品比较多,导致孩子睡梦明显减少出现叫干眼症,也是导致小孩老眨眼睛的原因,所以干眼症也可以,如果是这种给滴点人工泪液或者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也可以好。但是确实有一部分孩子眨眼睛也是抽动症的一个表现,需要专科的医生进行专业的检查来进一步确诊,才能够明确诊断是不是抽动症。
语音时长 01:07

2021-06-25

57677次收听

抽动症和多动症是否一样
抽动症和多动症完全是两个疾病,抽动症是以面部,或者颈部、躯体的一部分肌群不自主的抽动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而多动症主要是表现在注意力缺陷,不能够集中于某一件事情,或者集中写作业、集中听课,而是注意力缺陷,导致前头戳同学,后头弄弄,一会挠挠头,一会啃啃手,这是多动症的表现。多动症主要是注意力的缺陷,而抽动症主要是是无法控制的肌肉的抽动为主要表现。这是完全两个不同的疾病,而且治疗的方法和诊断的标准都有非常极大的不同,根本的不同,所以治疗的手段也是不同的,所以诊治这两类疾病,但是都属于小儿的神经精神类的疾病,都是需要专业的神经精神科的医生,来进行评估决定治疗方案。
语音时长 01:09

2021-06-25

73539次收听

抽搐症状怎么治疗
抽动症一般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如果病情轻微,没有心理负担,不影响正常交往、不影响生活,一般采取非药物治疗就可以。主要包括合理安排作息、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不熬夜、不喝咖啡、浓茶叶水、少吃甜食。同时家人也要多理解和多鼓励患者,抽动症大多数预后较好,非药物治疗就可以控制。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同时合并心理问题,存在社交困难、自卑等情况就应该服药进行治疗,比如氟哌啶醇、泰必利等副作用相对较少,可以作为首选,也可以选择可乐定、阿立哌唑等药口服。
语音时长 01:07

2021-05-20

105767次收听

01:45
抽动症是脑子有问题吗
抽动症就是脑功能障碍的疾病,而且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神经递质发生了调节的紊乱导致脑功能的障碍。就是一部分的肌肉由于神经递质的调节紊乱,肌肉在不自主的运动,刺激到控制局部肌肉运动的这部分神经处于兴奋状态才会出现抽动症的表现,所以抽动症是不能够通过意志来进行能够控制的。抽动症的治疗主要是给与改善神经递质调节的药物,当然往往还得需要配合精神、神经类家庭护理的治疗手段,才能够很好的控制抽动症。
抽动症到底怎么办
在抽动症发生之后,对我们的孩子的健康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并且这样的疾病一旦发生康复起来也并不容易,所以说对于小儿抽动症疾病,我们要做好科学的治疗,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讲述小儿抽动症到底怎么办。
抽动症初期吃什么药
抽动症初期吃什么药?这是患者家长们很关心的问题,现在我带大家了解一下什么是抽动症以及抽动症的治疗:孩子情绪紧张或焦虑时频繁的眨眼、挤眉、吸鼻、噘嘴、张口、伸舌、点头等表现
抽动症什么情况是最严重的
抽动症什么情况是最严重的?抽动症会给患儿带来非常严重的危害,是一种不能被忽视的小儿疾病,由于抽动症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很多患儿因此出现了多种异常的行为。那么,抽动症在最严重的时候,会有哪些表现呢?
抽动症的正确诊断方法有哪些
大家对于抽动症这种病都不陌生,在平时一定要多多了解才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据专家介绍说这种病在儿童中非常多见,那么抽动症的正确诊断方法有哪些呢,下边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抽动症的护理是怎样的
专家说抽动症的患者越来越多,所以我们一定要对此病提高警惕,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加以了解,许多孩子不幸患上了抽动症病情,特别是对于许多对于抽动症不是非常了解的家长们,一旦错失治疗时机,就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抽动症的护理是怎样的。
01:18
如何治疗抽动症
抽动症必须选用综合性的对症治疗,包括健康教育、心理行为治疗、药物治疗、手术的治疗等,通过健康教育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心理治疗对抽动障碍的儿童也相当重要。对于症状明显、健康教育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采用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分为针对抽动症状的治疗与针对抽动症所伴有的症状的药物治疗。儿童抽动症,症状较轻者,可自行缓解,一般不需服药治疗。如症状严重,可在医师指导下采用药物治疗;多种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应采取手术治疗。
04:30
抽动症并发症如何控制
可以通过心理治疗以及药物治疗控制抽动症并发症。抽动症可以合并多动症,焦虑症,孤独症,甚至恐惧。一、焦虑症。治疗上主要是心理治疗,家长和老师多鼓励,少给压力,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缓解焦虑。二、孤独。学校要帮助孩子调节好同学之间的关系,鼓励多一些社会交往,来缓解孩子的孤独症。三、恐惧。一般采取心理治疗,包括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和协会活动,来和同学之间建立起正常的活动空间,可以缓解症状。四、注意力减退。适当的使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另外还可以进行感统训练,多参加体育活动,锻炼孩子的注意力。
04:24
儿童抽动症的注意事项
儿童抽动症有很大的危害,需要注意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注意饮食、保持充足休息、减少使用电子产品、多运动、多鼓励等等。一、家长要接受和认识抽动症,多给孩子心理方面的关注。并且和老师、学校积极沟通,共同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二、饮食方面,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三、给患者一个安静的环境,保证充分的休息时间。四、适当的要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特别是一些暴力性的视频。同时控制视频用眼的时间。五、多参加体育活动,增强孩子的协调能力。六、家长多关心孩子,多谈心,多鼓励,少批评,发现孩子的亮点,及时给予表扬。
03:04
抽动症能自愈吗
抽动症有时候没有经过治疗可以自行缓解。但是可能会在一次感冒或者一些其他的刺激后,会再次出现抽动症,也可能会以后再也不复发。抽动症的表现为不自主的行为动作,如摇头、耸肩、眨眼、抽鼻子。有些孩子在治疗一个疗程以后,几年都没有发作。有些患者在成年以后没有再发作,但是也有一些患者成年后会有一些不自主的相对比较刻板的动作。所以,建议家长或者患者坚持治疗。同时经常进行心理引导或者心理治疗,适当的体育活动,增强体质,减少其他疾病诱发抽动症的几率。
抽动症治疗
抽动症的治疗主要分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比如说有些短暂性的抽动障碍,或者很轻微的抽动障碍,这种有部分可能会自愈,所以有时候不影响生活学习,可以暂时不以治疗,可能观察一段时间,或者从他的一些习惯,比如说有些从其他的父母关心方面多注意一下就行了。但是如果是它的持续发展,也是从部位出现了一些多部位的,时间也延长成了慢性的抽动症,或者出现了秽语综合征,或者是出现了其他的症状加重了,这种就需要正规的治疗了。抽动症治疗考虑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当中可能有些比如说盐酸硫必利或者氟哌啶醇加上安坦,或者是阿里派唑,或者有些用其他的一些药物,可乐定的贴剂等等。这些治疗的药物治疗,可能就是要注意一下,一般都是采用从小剂量开始,而且注意观察有没有副作用,还有的小孩可能用中药的治疗,再就是可能用综合性的物理,比如说神经反馈,生物反馈治疗等等。还有一些病人可能主要是要家长要树立信心,还要给患者要树立信心,不要有自卑的心理。因为有些大一点的孩子,之后他会出现一些心理性障碍,所以要注意一下心理的治疗,也就是说医生、患者、家长共同配合,来给孩子治好这个疾病。
语音时长 01:41

2019-07-03

66826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