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儿童及青少年双相障碍可以治愈吗

67019次浏览

儿童及青少年双相障碍通过规范治疗多数可达到临床治愈,但需长期管理防止复发。双相障碍的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家庭支持及定期随访。建议尽早就医并严格遵循医嘱。

药物治疗是控制症状的核心手段,常用药物包括碳酸锂缓释片、丙戊酸钠缓释片、喹硫平片等心境稳定剂,需根据个体反应调整方案。心理治疗中认知行为疗法和家庭治疗可帮助患者识别情绪波动模式,改善应对能力。建立规律的作息、避免刺激性饮食、适度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有助于稳定情绪。家庭成员需学习疾病知识,避免过度指责或保护,营造稳定的家庭环境。定期复诊能及时评估疗效并调整治疗策略,减少复发风险。

部分患者可能因遗传易感性、治疗依从性差或应激事件导致症状反复,需加强危机干预计划。极少数难治性病例可能需要联合物理治疗或调整用药方案。疾病管理应贯穿整个生长发育阶段,青春期激素变化可能影响病情稳定性,需动态调整治疗。

双相障碍的长期管理需要医疗团队、家庭和学校的多方协作。家长应记录孩子的情绪变化周期,避免学业压力过大,培养健康的社交习惯。学校需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避免歧视或过度关注。即使症状稳定后,仍建议维持最低有效剂量的药物预防复发,定期进行心理健康评估。通过系统治疗和科学管理,多数患者可恢复正常学习生活功能。

相关推荐

躁狂抑郁症和双向情感障碍区别
躁狂抑郁症简称为躁郁症,又称为双相情感障碍。是指患者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情感障碍(心境障碍)。两者是对同一疾病的不同别称。它可能在任何年龄段发生,最常见的发病期在青春期后期。双相情感障碍其临床表现主要为以下三种形式:躁狂发作:以心境高涨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高兴愉快到欣喜若狂,某些病例仅以易激惹为主。抑郁发作:以心境低落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性症状。混合发作: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可在一次发作中同时出现,通常出现在在躁狂与抑郁快速转相时,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多数较快转入躁狂相或抑郁相。在目前疾病发作中,两类症状在大部分时间都很突出,也应归为混合性发作。
语音时长 01:41

2020-04-21

61121次收听

情绪狂躁症吃什么药
情绪狂躁症属于情感障碍疾病,需要服用稳定情绪的药物和抗精神药物,比如卡马西平、丙戊酸钠、丙戊酸盐、锂盐等,还有奥氮平、利培酮、喹诺酮等。必要的时候可小剂量使用抗抑郁药物。
如何预防儿童及青少年双相障碍
虽然儿童及青少年双向障碍对于患者自身的影响非常大,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发育,但是在生活中采取必要的措施积极预防还是能够避免的。想要预防该病,首先儿童节青少年应该合理用药,以免药物因素诱发该病的发生,另外父母和老师也要教会他们处理一些生活中的负面事件,同时给予支持鼓励,如有必要可以进行心理疏导。
儿童及青少年双相障碍如何确诊
确诊儿童及青少年双向障碍这一疾病需要到专业的机构通过精神鉴定进行确认,另外也可以根据我国精神障碍诊断标准,比如ICD-10、DSM-5这两种方法进行诊断,通过这两种诊断标准,可以及时的判定儿童及青少年是否患有双向障碍。双向障碍一经确诊需要及时的采取措施治疗。
儿童及青少年双相障碍的症状
儿童及青少年双向障碍典型的症状表现为患者患病之后会出现情绪持续性的高涨,或者是情绪过于低落。其高涨兴趣主要表现为异常兴奋,特别容易冲动,总是夸夸其谈,甚至易于家人和身边人发生冲突,而当情绪低落时,则表现为兴趣突然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莫名的感觉到烦躁。
儿童及青少年双相障碍的护理方法
儿童节青少年双向障碍,在患病或者是治疗期间加强护理方面的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该病最主要的护理方法,包括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和生活管理。如果护理工作做得好,对于疾病的发展和治疗都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如果护理不得当,治疗周期有可能会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