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什么是儿童及青少年双相障碍

55731次浏览

儿童及青少年双相障碍是一种以情绪极端波动为特征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躁狂发作与抑郁发作交替出现。该疾病可能与遗传因素、脑部化学物质失衡、环境压力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情绪高涨、易怒、睡眠减少、精力过剩或情绪低落、兴趣丧失、自我否定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到精神心理科就诊,通过专业评估明确诊断。

1、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双相障碍病史的儿童患病概率较高,特定基因变异可能导致情绪调节功能异常。这类患儿需通过基因检测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治疗上需长期规律使用心境稳定剂如丙戊酸钠缓释片、碳酸锂片等,同时配合家庭心理干预。

2、神经递质紊乱

大脑内多巴胺、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水平异常会影响情绪稳定性,可能由围产期损伤或创伤事件触发。此类患儿可能出现注意力涣散、冒险行为等表现,需通过脑电图等检查评估,治疗常用奥氮平口崩片联合认知行为疗法。

3、家庭环境压力

长期家庭冲突、父母离异或虐待等不良经历可能诱发情绪调节障碍。患儿常伴随焦虑、攻击性行为,建议家长改善家庭互动模式,建立稳定的生活规律,必要时使用喹硫平片控制急性症状。

4、甲状腺功能异常

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可能模拟双相障碍症状,表现为周期性的亢奋与萎靡。需通过甲状腺功能筛查排除,确诊后需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调节激素水平,并监测情绪变化。

5、物质滥用影响

青少年使用酒精或成瘾物质可能导致类似躁狂发作的表现,需通过毒理学检测鉴别。治疗需先戒断成瘾物质,再评估残留症状,必要时使用阿立哌唑口腔溶解片辅助稳定情绪。

家长需密切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周期,记录每日行为表现供医生参考。保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限制电子屏幕使用时间,鼓励参与团体体育活动。避免饮用含咖啡因饮料,可适当补充Omega-3脂肪酸。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切勿自行增减药物。学校应提供适当学业支持,减少竞争性压力。当出现自伤念头或暴力倾向时须立即就医。

相关推荐

情绪狂躁症吃什么药
情绪狂躁症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碳酸锂缓释片、丙戊酸钠缓释片、喹硫平片、奥氮平片、阿立哌唑片等药物。情绪狂躁症通常与遗传、神经递质失衡、脑结构异常等因素有关,需结合个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一、碳酸锂缓释片碳酸锂缓释片是治疗情绪狂...
如何预防儿童及青少年双相障碍
儿童及青少年双相障碍可通过家庭环境调整、情绪管理训练、规律作息培养、压力缓解策略、早期症状识别等方式预防。双相障碍可能与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失衡、心理社会压力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情绪波动大、行为异常等症状。1、家庭环境调...
儿童及青少年双相障碍如何确诊
儿童及青少年双相障碍的确诊需结合临床症状评估、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心理量表测评,由精神科医生综合判断。诊断依据主要有情绪发作特征、病程持续时间、社会功能损害程度、排除其他精神疾病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1、临床访谈医生会通过...
儿童及青少年双相障碍可以治愈吗
儿童及青少年双相障碍通过规范治疗多数可达到临床治愈,但需长期管理防止复发。双相障碍的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家庭支持及定期随访。建议尽早就医并严格遵循医嘱。药物治疗是控制症状的核心手段,常用药物包...
儿童及青少年双相障碍的治疗方法
儿童及青少年双相障碍可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家庭干预、生活方式调整、学校支持等方式治疗。双相障碍可能与遗传因素、脑部结构异常、神经递质失衡、心理社会压力、环境刺激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情绪波动大、易激惹、睡眠障碍、注意...
躁狂抑郁症和双向情感障碍区别
躁狂抑郁症简称为躁郁症,又称为双相情感障碍。是指患者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情感障碍(心境障碍)。两者是对同一疾病的不同别称。它可能在任何年龄段发生,最常见的发病期在青春期后期。双相情感障碍其临床表现主要为以下三种形式:躁狂发作:以心境高涨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高兴愉快到欣喜若狂,某些病例仅以易激惹为主。抑郁发作:以心境低落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性症状。混合发作: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可在一次发作中同时出现,通常出现在在躁狂与抑郁快速转相时,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多数较快转入躁狂相或抑郁相。在目前疾病发作中,两类症状在大部分时间都很突出,也应归为混合性发作。
语音时长 01:41

2020-04-21

61123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