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慢性荨麻疹吃什么好

发布时间:2019-12-1364204次浏览

慢性荨麻疹患者应食用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患者应多吃碱性食物,这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易患荨麻疹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经常吃黑芝麻,黑芝麻可以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强健皮肤。患者还可大量食用新鲜紫苏叶,或饮用紫苏叶汤来改善慢性荨麻疹。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皮肤病,一旦慢性荨麻疹发作,病人的皮肤就会出现红疹和瘙痒。慢性荨麻疹往往是无法忍受的,对患者有很大的影响。慢性荨麻疹在生活中一定要特别注意自己的饮食,避免疾病反复发作。那么,慢性荨麻疹吃什么好?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皮肤疾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慢性荨麻疹并不陌生。慢性荨麻疹一旦发作,患者的皮肤上就会出现红肿并且瘙痒的皮疹块。慢性荨麻疹往往让人难以忍受,如果情况严重的话,还会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因此,一旦患上慢性荨麻疹就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慢性荨麻疹是体质问题,不容易治愈。所以患者在治疗的同时,还应注意饮食,防止荨麻疹复发。
  慢性荨麻疹患者要多吃含有丰富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除此之外,服用维生素C对于慢性荨麻疹的治疗也是十分有效的。
  患者要多吃一些碱性食物,比如葡萄、绿茶、海带、番茄、黄瓜、胡萝卜、香蕉、苹果、绿豆等。这些食物对于慢性荨麻疹的治疗都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慢性荨麻疹可以用芝麻治疗,皮肤容易起荨麻疹的人,在平时生活中,应该经常食用黑芝麻,黑芝麻可以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强化肌肤。这样就不容易出现疹子了。常吃黑芝麻酱的效果会更佳。
  患者还可以食用大量新鲜的紫苏叶,或者饮用紫苏叶的煎煮汁。将干燥后的紫苏叶放入适量的水中煎煮即可。患者长期饮用后即可见效。
  慢性荨麻疹患者除了进行正常的治疗外,饮食也是很重要的。慢性荨麻疹主要是由于过敏所导致的,在日常生活中,患者一定要避免接触过敏原。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患者一定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坚持治疗。

相关推荐

急性荨麻疹与慢性荨麻疹的区别
急性荨麻疹与慢性荨麻疹,在临床上所具有的区别,实际上只是发病时间的区别,在其他方面,特别是临床表现及具体的皮肤损害上,是没有明显的差别的,治疗的方法也是有所不同。慢性荨麻疹如果是超过了六周,通常就能够确诊,但没有超过六周,通常在临床上叫做急性荨麻疹。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寻麻疹,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的风团,风团样的红斑,有时只表现为瘙痒,大多瘙痒比较明显。如果刺激诱发,如通过搔抓或者机械性的刺激,都可导致荨麻疹的瘙痒、风团的加重,或者皮肤组织水肿。急性荨麻疹主要是进行抗抗组胺药物口服治疗,或者静脉滴注相应的抗组胺药物,或糖皮质激素等控制局部的皮肤反应。慢性荨麻疹通常情况下进行口服药物治疗,一般情况下,口服抗组胺药物,比如第二代的抗组胺药盐酸左西替利嗪或者氯雷他定、依巴斯汀等,有的患者出现的慢性荨麻疹,也可以配合口服第一代的抗组胺药,比如口服赛庚啶等。
语音时长 02:02

2020-02-14

57786次收听

怎么预防慢性荨麻疹
预防荨麻疹要先明确自身是否属于慢性荨麻疹体质,从调节好饮食、日常穿衣、避免抓挠以及避免接触寒冷性物体等做好预防工作。一、临床上,若要预防荨麻疹的发生,主要看患者是否具有患荨麻疹体质。若患者本身是慢性荨麻疹体质,平时生活中注意尽量清淡饮食,对于海鲜、油炸或烧烤食品等尽量不要吃;各种酒类,如黄酒、白酒、啤酒、葡萄酒等。尽量不要喝。酒类可能造成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可能诱发慢性荨麻疹发生。二、慢性荨麻疹和搔抓、穿衣服过紧有关系,患者平时穿宽松衣服,避免搔抓。若已经出现荨麻疹皮肤损害,避免搔抓;三、荨麻疹可能与情绪激动、剧烈运动有关,平时避免短时间剧烈运动,避免情绪大起大落。若患者本身属于寒冷性荨麻疹,平时避免接触寒冷性物体。
语音时长 02:02

2020-02-14

63200次收听

怎样治疗慢性荨麻疹
慢性荨麻疹治疗应先明确过敏因素进行避免,选择1到2种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若无发作用药应缓慢减量。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过敏反应,原因就是过敏导致,过敏的因素非常多,在治疗同时要寻找和查找可疑的过敏的物质,加以避免,在治疗同时,能够减少荨麻疹的发生,也能促进疗效的完美达到。荨麻疹在发作少于6周以内,复发每周至少两次,并连续6周以上。慢性荨麻疹除开物理性的因素、感染等引起之外,另外还有原因不明确,治疗比较困难。相对急性寻麻症原则是要查找过敏因素加以避免,其次需要药物治疗,选择1到2种抗组胺药物,俗称的抗过敏药物,如氯雷定、左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等,选择1到2种就可以,早晚联合服用,一定要注意缓慢减量,缓慢停药,如果没有发作之后第2天就停药,很容易复发,反复发作是慢性荨麻疹最困扰。一定要逐渐撤量,在治疗没有发作之后,第3天开始减量,而且是逐渐逐渐往下退,检验的时间比较长,随着荨麻疹的顽固程度,荨麻疹的持续的时间不同,时间久的荨麻疹、慢性荨麻疹减量的过程肯定要维持3到6个月,要慢慢停药才行。
语音时长 02:18

2020-02-11

57925次收听

慢性荨麻疹传染吗
慢性荨麻疹俗称风疹块不传染,但会反复发作,患病时间超过6周以上就叫慢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是过敏性疾病,是过敏导致的,慢性荨麻疹过敏的原因非常多,也非常复杂,容易发生,还有一部分是找不到明确过敏原因的,叫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原因都是过敏引起,当然不会传染。但有一定遗传,这是因为过敏体质的原因,如果家族里经常有这种过敏性鼻炎、湿疹、哮喘,这种过敏性疾病,那么后代发生过敏性疾病的风险就会高一些,也是说的过敏体质,过敏感体质会遗传,但也不会传染,也不用担心,在跟慢性荨麻疹患者同住一间屋、吃同样的饮食、睡在一起、共衣物、握手,以及一张桌吃饭,共用餐具等等,不会传染荨麻疹。
语音时长 01:32

2020-02-11

56931次收听

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目前,对于慢性荨麻疹,一般采用一些药物来控制病情,抗组胺药一般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在治疗慢性荨麻疹时,一些肥大细胞抑制剂也可以选择性地使用,这一类药物主要是能够有效地抑制肥大细胞脱落,减少组织胺的释放。治疗荨麻疹还需要选择性的外用一些药物,针对局部症状用一些止痒药物。
慢性荨麻疹怎么办
慢性荨麻疹一般可以口服抗组胺药物、类抗炎药、在病情控制之后,需要持续性用药治疗,逐渐的减量,同时也可以使用生物性制剂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来治疗难治型的慢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也是荨麻疹的类型,慢性荨麻疹是表现为自发性的风团或者血管性的水肿反反复复发作并且超过6周以上,每周发作至少两次以上,称为慢性的荨麻疹,全身的症状比较轻,皮疹时多时少,反反复复发生长达数个月或者几年,慢性荨麻疹经常与感染性系统性疾病有关,别的药物导致病情的加重,比如:阿司匹林、非载体类抗炎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慢性荨麻疹治疗不容易治愈,最好检查过敏原,知道对什么过敏在以后的生活中可以避免,可以口服抗组胺药物治疗,必要时候可以口服激素需要在医师指导下用药,慢性荨麻疹首选第2代受体拮抗剂,抗组胺药无效时可以改用抗酸药物的种类,也可以交替使用。
语音时长 01:29

2019-12-25

59069次收听

慢性荨麻疹的起因有哪些
内源性:自身的免疫力、体内的隐匿性的感染灶、劳累精神压力应激、伴发的系统疾病。外源性:食入或吸入性的过敏原。如吃鱼、虾、海蟹等食物诱发的荨麻疹,又或则是花粉诱发的荨麻疹。还跟一些物理因素有关。如吹空调受凉受热、吃辛辣食物、情绪激动、受压、摩擦引起的荨麻疹。
02:44
怎样治疗慢性荨麻疹
慢性荨麻疹一般是由急性荨麻疹发展而成的,比如急性荨麻疹没有及时治疗或久治不愈,病程高于一个月以上,称为慢性荨麻疹。治疗荨麻疹一般采用第二代抗组胺类的药物,可以先采用一种药物,如氯雷他定,每天晚上睡觉前吃1颗,一周以后复诊,如果症状没有减轻,可以再加一种脱敏药,比如说扑尔敏、赛庚啶、西替利嗪、咪挫斯丁等,患者在一周后再次复诊。如果病情已经得到控制,并且在慢慢缓解,可以继续服用两周时间。之后再慢慢减量,先减掉半片氯雷他定,随后再减掉其它药量,随着症状的缓解,最后将所有药物都停掉。在生活中要注意远离过敏源,提高自身免疫力,使慢性荨麻疹达到长期缓解。
慢性荨麻疹的危害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危害性很强的疾病,因为此病多在睡眠时间或者早晨发作,出现瘙痒的症状常让患者心情变差,影响睡眠和工作,病情迁延不愈的患者还会引起其它的皮肤疾病,甚至还会因为肠胃功能紊乱和皮肤癌症。
慢性荨麻疹该怎么治疗
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方法只有两种,那就是药物治疗和其他治疗。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四大类,分别是抗组胺类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以及抗感染药物。其他治疗主要是针对那些难以查明病因的患者。
如何治疗慢性荨麻疹
患有慢性荨麻疹后,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应用药物治疗,比如抗组胺类药物,激素类药物,免疫抑制剂等;也可以试一试偏方治疗,比如用药酒擦涂患处,服用云南白药进行中药疗法,用红萝卜水熏洗患处等。如果能坚持拔罐疗法,对缓解荨麻疹也有效果。
02:20
慢性荨麻疹有什么危害
慢性荨麻疹对人有一定的危害。第一,慢性荨麻疹患者容易发痒,疾病发作的时候奇痒无比,患者会觉得非常焦虑,非常烦躁。这种瘙痒的感觉,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慢性荨麻疹的周期非常长,短则两、三个月,长则可以达到几年,甚至几十年。所以,慢性荨麻疹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第二,荨麻疹属于过敏性疾病,和人的身体状态有关系。如果慢性荨麻疹患者本身的身体状态不是很好,身体的免疫功能比较紊乱,他的荨麻疹就会发生反反复复的情况。所以,治疗这样的荨麻疹患者,建议要关注到方方面面。首先要寻找荨麻疹的病因,然后调整患者的身体状态。患者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注意休息,保持尽量放松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