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孩子总是出虚汗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19-12-1659576次浏览

孩子倘若出现了虚汗这种情况,极有可能是孩子的身体缺乏了维生素D而诱发的,这种情况,需要给孩子补充一些维生素D。另外,也可以让孩子在阳光充足的时候晒晒太阳,通过多给孩子晒一些太阳,让孩子更加有利于吸收钙质。

现实生活之中,有一些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总是特别容易出汗的,而且往往是大汗淋漓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给家长带来了严重的精神困扰。那么,孩子总是出虚汗究竟是怎么回事?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吧!
  倘若孩子经常性发生出虚汗的情况,那么很有可能性属于因为孩子体内缺少了维生素d以及磷质吸收不良而诱发的。
  一般而言,对于那些早产儿以及低体重儿,还有双生儿,一般出生以后的一个星期就需要开始补充维生素d,建议最初的时候每天800单位,等到孩子三个月以后可以改为每天400单位,而足月儿出生了两个星期以后,就需要补充一些维生素d,建议每天持续维持400单位直到孩子年满两周岁为止。
  另外,倘若夏季阳光比较充足,那么就可以在上午,又或者是在傍晚的时候进行一些户外活动,然后暂停,又或者是减少维生素d的服用剂量,不过,切莫轻易放弃服用维生素d,有的家长对维生素d的认识并不是很深刻,所以会导致小儿出汗。
  倘若孩子只是一些生理性的出虚汗,那么通常只需要注意下面这些就可以了:
  ①务必保持房间的温度比较舒适,需要调整到一个比较适合孩子的温度。夏季空调温度建议设定在26℃—28℃。
  ②建议给孩子选择一些轻便而又宽松的浅色衣服,特别是要穿上背心或肚脐带,保护好孩子的小肚子。
  ③建议尽量避免孩子在临睡前活动太多,否则孩子一旦太过兴奋就会导致过多热量的发散。
  除此以外,孩子出现了多汗这种情况,除了孩子在睡觉的时候有可能会发生,还有可能会在孩子吃奶的时候发生。对于这种情况,妈妈们无需过分担心,及时把孩子的汗水擦干就好。

相关推荐

新生儿体温升高如何处理
新生儿体温升高,一定不要盲目的服用药物,或者是猜测病情,很可能会对新生儿的身体有危害。体温高时,请确认是否是给婴儿穿的太多,或室内温度太高。若不是以上原因,通过物理的方式来进行降温,例如用温毛巾来擦拭全身,用温水给婴儿沐浴,沐浴后也不退烧,需到儿科接受医生检查。
语音时长 00:27

2022-10-27

72818次收听

01:41
怎样观察新生儿大便情况
每个婴儿的大便颜色及浓度,排便次数都不同,新生儿的大便颜色每天都有变化。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通常是黄色或金黄色的稀便,人工喂养的婴儿,大便通常是黄褐色。另外与婴儿的喂奶种类无关,因肠胃功能都不成熟,偶尔大便颜色会发绿。稀便不一定是腹泻,但经常的草绿色稀便,则可能是腹泻症状,需要进行检查。为了大便浑身发力、大喊、面部发红,是婴儿的正常行动,不必担心。若排出小卵石般的硬便时,不要随意灌肠或使用栓剂,应及时去儿科向医生咨询。此外当新生儿出现大便次数增加,水样便、蛋花样便、泡沫多,或者血便、大便发黑、大便发白,属于异常现象,都需要及时就医。
婴儿什么时候长牙
出生后4~10个月,婴儿开始长乳牙。出生后4~10个月,婴儿乳牙开始萌出。13个月后未萌出者为出乳牙萌出延迟。乳牙萌出时间及顺序个体差异较大,与遗传、内分泌、食物性状有关。有的婴儿出牙稍晚,临床上,1岁左右才出第一个乳牙,仍可以认为属于生理范围。乳牙萌出顺序一般为下颌先于上颌、自前向后,多数孩子于3岁前出齐。出牙为生理现象,出牙时个别婴儿可有低热,唾液增多、发生流涎及睡眠不安、烦躁等症状。健康的牙齿生长与蛋白质、钙、磷、氟、维生素C、维生素D等营养素和甲状腺激素有关。食物的咀嚼有利于牙齿生长。可给婴儿一些稍硬的饼干、烤面包片或馒头片等食物咀嚼,使其感到舒适。乳牙萌出后,每晚用指套牙刷或软布清洁乳牙。婴儿不宜含着奶嘴入睡,以免发生“奶瓶龋病”。如果1周岁后仍未萌牙,则应查找原因。首先,应摄X线片检查是否为先天性牙齿缺失;其次,考虑有无全身性疾病,如:佝偻病、甲状腺功能减退和极度营养缺乏等影响牙齿发育。
语音时长 01:38

2022-08-01

14434次收听

新生儿睡觉打嗝是否正常
新生儿打嗝属于正常情况。因为婴幼儿胃部发育不完善,食管比较短,喂养不当会出现打嗝以及吐奶。家长要注意喂养的次数和量,喂奶量不要太多,次数不要过于频繁,不要让婴儿过饱。还要注意喂养的方式,喂奶时不要堵住孩子的鼻部,如果孩子用嘴呼吸把空气吸入进胃部,喂完竖着抱孩子10-15分钟左右,轻拍孩子后背部,促进奶汁流入胃部,排出空气。
语音时长 01:03

2021-12-30

67930次收听

03:09
孩子睡觉眼睛闭不严实怎么回事
一在浅睡眠过程中,孩子往往有比较明显的动作,如翻动、四肢的挥动、挤眉弄眼,包括眼睛闭得不实,这是浅睡眠过程中的一个表现。二若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不是特别健全,在睡眠过程中,往往也会有一些翻动表现,这时有些孩子的眼睛也会闭得不实。三还有一些孩子存在一些躯体疾病,如一些眼部的疾病、眼内的炎症等,这时孩子也可能眼睛闭得不严实。四还有一些孩子存在眼周肌肉的异常,或面神经的异常等,或是有全身的疾病,如肌无力,也都可能会导致孩子眼周肌肉受到影响。所以如果孩子在睡眠过程中,出现比较持续的眼睛闭不严,就需要警惕孩子可能存在如一些眼周肌肉,或者神经方面的异常,或者全身疾病,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03:09
宝宝晚上睡觉做梦哭闹怎么办
宝宝晚上睡觉出现做梦、哭闹的情况,首先要注意安抚宝宝的情绪。当然,在安抚起来,应该投其所好,有的宝宝可能喜欢听妈妈的儿歌,有的宝宝可能就是喜欢摸着喜欢的玩具等。对于宝宝老是出现的哭闹,应适当的分析原因。分析原因后,才能够针对原因进行治疗。如果宝宝是惊吓的,要让宝宝树立起信心,要适当增加安全感。如果宝宝是机体的不适、肚子不舒服引起,可以给孩子上热敷或揉肚子。如果经过以上的处理,现象还没有改善,这时候也属于睡眠障碍,建议家长带着宝宝到医院就诊。
03:06
婴儿一天拉几次大便算是正常
总体来说0-1岁的小宝宝,1天解大便2-5次都算是正常的范围。小宝宝刚出生之后,消化系统所有的系统都是还没有特别的完善,肠道的菌群也没有发育的很好,往往母亲一喂奶或者一进食奶粉就会出现1次大便。如果是正常的淡黄色或者蛋花汤一样的,没有脓样血,这样认为1天2-5次大便都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孩子拉的次数多了,甚至大便还有所谓的腥臭味,那就考虑孩子会不会有急性肠炎,建议去看儿科大夫。还有的孩子对于奶粉不是特别适应,可能1天1次或者2-3天才解1次大便,出现便秘的情况。
新生儿可以喝茵陈水吗
新生儿能否喝茵陈水需要根据情况来看,茵陈水具有清热利湿作用,还有利于胆汁分泌,从而降低对胆囊的伤害。而且茵陈水还具有杀菌作用,对于新生儿退黄疸效果比较突出,若新生儿有这些问题就完全可以喝。
新生儿刚出生一直睡觉正常吗
新生儿刚出生一直睡觉是正常的,而且也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新生儿的身体处于一个快速发育的状态,需要通过睡觉节省能量来提供生长所需的能量。此外父母还需要注意,新生儿在睡觉之前最好不要喝过多的奶水,以及经常帮孩子调整睡姿。
小儿出牙会反复发烧怎么办
小儿出牙反复发烧首先要对发烧情况做一个很好的应对,也就是要做到退烧,不论是物理退烧还是药物退烧都要首先退烧,在退烧完成之后可以对牙齿口腔部位做一个清洁,可有可能是因为口腔不注意卫生而导致的细菌滋生引起的发烧,最后要在饮食上注意清淡,多喝淡盐水以杀菌。
孩子说话迟怎么办
孩子说话迟可以通过父母的多多鼓励,让孩子产生自信,在日常生活中多跟孩子有语言上的互动,不要心急,要耐心地引导孩子发声学说话。同时,一定要给孩子营造出有利于学习语言的环境,通过讲故事、听录音等方式经常性刺激孩子进行发声。而且让孩子跟同龄小朋友玩耍也能促使他们因想要表达自己而逐渐学会说话。
新生儿胀气怎么快速排气
新生儿发生胀气之后,首先可以用热毛巾或者暖水袋热敷肚子来帮助排气。其次,也可以进行腹部按摩或者轻拍背部。此外,适当吃一些白萝卜或者益生菌都可以促进肠道蠕动,以帮助排气缓解不适感。
小孩鼻炎怎么做
鼻炎是分两大类。第一类是感冒,就是上呼吸道感染,包括的鼻炎、咽炎,症状可有打喷嚏、流鼻涕、鼻塞、鼻痒,同时有一些轻微的咳嗽;第二类是过敏性鼻炎,一般小孩可能会有家族史。感冒有自限性,一周基本就可以自愈。但如果是过敏性鼻炎,如果不经过一些抗过敏治疗,它是很难自愈的,相对病程会比较长。过敏性鼻炎的宝宝容易有湿疹或者是经常的揉鼻子,然后睡觉的时候会有一些小鼾音,可能还有黑眼袋,都是一些过敏的特点。过敏一般要用抗过敏治疗,比如西替利嗪或者开瑞坦或者孟鲁司特。给鼻子用一些海盐水,严重的需要鼻喷激素。但是感冒有自限性,不用特别着急的去处理那些症状,可以等待自愈。所以要根据孩子有没有家族史、既往史和感冒病程的长短来判断有没有过敏的表现。
语音时长 01:25

2019-05-28

53171次收听

复方甘草片小孩可以吃吗
新生儿或者是婴幼儿不太适合应用甘草片,特别是复方甘草片里其中的一些特殊成分对孩子可能会造成特殊的副作用。所以建议婴幼儿还是最好服用儿童专用的止咳治剂来改善咳嗽症状。复方甘草片是比较常用的改善呼吸道症状,特别是咳嗽、咳痰等症状的一种复方制剂。复方甘草片含有多种的中药成分,具有成人的止咳、化痰等改善呼吸道的症状的药理作用。
语音时长 01:05

2019-04-26

63018次收听

02:08
小孩发烧怎么物理降温
使用退热贴和中医推拿是比较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小孩发热是常见的感染表现,在家庭中可以采取一些物理治疗措施或者药物治疗措施来协助孩子控制体温。在家可以应用退热贴,在一些关键部位、脑门或者是身体大血管经过的地方比如颈部、腋窝等部位可以贴退热贴帮助降低孩子体温,但不建议婴幼儿应用冰袋进行物理降温的治疗。中医有一些其他物理退热的方法,比如给孩子推天河水或者是开天门、推坎宫,这类的治疗方法也有一定作用。如果物理治疗措施效果不好,孩子出现持续高热,家长则需要及时应用药物进行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