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危害

57257次浏览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能导致皮肤黏膜出血、内脏出血及颅内出血等危害,严重时可危及生命。该病主要与免疫异常、药物因素、感染、遗传及骨髓造血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需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皮肤黏膜出血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常见的表现,患者四肢及躯干可出现针尖至黄豆大小的瘀点或瘀斑,按压不褪色,口腔黏膜、牙龈也可能自发性渗血。轻微磕碰或受压后易形成皮下血肿,部分患者伴有鼻出血或女性月经量增多。这类出血通常可通过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等药物控制,必要时需输注血小板悬液。

内脏出血多发生于血小板计数低于20×10⁹/L的重症患者,表现为呕血、黑便、血尿或咯血,提示可能存在消化道、泌尿系统或呼吸道出血。此类情况需紧急使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促进血小板生成,同时避免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等抗凝药物。若出血量较大可能引发失血性休克,需立即住院进行内镜下止血或手术干预。

颅内出血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危险的并发症,多见于血小板极低且伴有高血压的患者。突发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或肢体偏瘫均为预警信号,需通过头颅CT确诊。此时除输注血小板外,还需使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必要时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即使及时救治,部分患者仍会遗留神经功能缺损。

长期慢性出血可导致缺铁性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心悸等症状。儿童患者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孕妇发生胎盘早剥风险增高。部分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可能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进一步加重贫血程度。这类患者需补充琥珀酸亚铁片等铁剂,并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水平。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使用软毛牙刷防止牙龈出血,忌食过硬或带刺食物。定期复查血常规观察血小板波动,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异常需立即就医。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有助于改善血管脆性,但所有药物治疗均须严格遵循医嘱。

相关推荐

血小板多长时间能输完
血小板的输注,血小板的存活时间比较短,所以,不能在太长时间内输注结束,所以一般输注时间是在半个小时左右,这也要根据病人情况来具体而定。如果病人身体状态完全没有问题,完全是可以按照正常时间去输注的,还有是不是存在容易过敏的问题。血小板的输注,输之前是要给与抗过敏的预防,预防输注、输血的不良反应。多数情况下,像苯海拉明,或者地塞米松这样的治疗,来减轻输注的输血反应。因为担心病人会在输注的过程中会出现输血反应,所以在之前的五分钟是会缓慢的输注,即使是用了预防输血反应的药物,也是需要缓慢输注来,观察病人是不是有皮疹、发热,还有胸闷、憋气这些问题。如果病人不存在输血反应,可以在后边二十五分钟内加快输注的速度,因为血小板输注时间过长还是会影响到血小板的寿命。因为血小板本身在存放的时候是需要震荡的,一般采集出来的血小板,也是希望能够在最快的时间里输注给病人。一般情况下,血小板指征是安排在如果通过化疗这样的治疗以后,预防性的输注血小板,规定的是血小板低于十乘以十的九次方每升的时候,才给预防性的输注。如果病人有一些输血的表现,可以适当的把血小板的数值提升一下。
语音时长 02:07

2021-10-15

66347次收听

提升血小板的药物包括哪些
提升血小板的药物,其实还是有很多种的,要根据不同的疾病原因,不同的疾病程度来去应用升血小板的药物。升血小板的药物主要是,有一般的中药类的升血小板的药物,比如咖啡酸、氨肽素、利可君这样的药物,都是一般的升血小板的药物。对于轻度的血小板减低,或者是激发性的血小板减低,比如说,由于药物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或者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血小板减少,轻度的血小板在50×10^9/L以上的,这样的情况,是可以采用这些药物来治疗的。还有像糖皮质激素类的升血小板的药物,这样的药物主要是用于封闭血小板抗体,主要是会用在比较严重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当血小板低到30×10^9/L以下的时候,多数情况下是会用糖皮质激素类的药物,来给病人升血小板。其他还有像促血小板生成素这样的药物,包括静脉制剂和口服制剂,这样的药物也是主要是应用在,一个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人,还有化疗药物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是可以采取促血小板生成素这样的药物治疗的。还有像一些雄激素,也是对一些难治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可以去尝试的。再有,就像CD20表这样的单抗,对于难治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也是可以尝试去应用的。还有一些免疫抑制剂,包括像环磷酰胺,还有环孢素这样的药物,也是在难治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里,也是经常会用到的药物。所以说,应用升血小板的药物的时候,要分清血小板减少的严重程度,还有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来根据不同的疾病,给与不同的用药。
语音时长 02:24

2021-10-15

71490次收听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会不会传染
血小板减少性紫癫会传染吗。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属于免疫性的疾病,它不具有传染性。所以大家不用担心,我们可以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癫患者正常交往。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大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年人当中,特别是年轻的女性。临床表现主要是皮肤瘀点、瘀斑,可以见有皮肤黏膜的出血,比如牙龈出血,严重的会出现鼻出血、呕血、尿血、便血甚至出现内脏的出血。如果小孩得了血小板减少性紫癫要特别注意避免外伤,防止过度运动。如果摔倒可能导致颅内出血,颅内出血的救治非常困难,可能危及生命。这类患者往往肝脾都比较虚弱,所以要防止压迫肝和脾,防止出现肝破裂、脾出血等等,防止大量的出血导致生命危险。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饮食上没有什么明显的禁忌,我们可以进行食疗,比如说可以多吃花生红衣、红枣、山药、红豆、紫米粥等食物,这对于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帮助,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血小板的生成。
语音时长 02:05

2020-03-18

59608次收听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什么
血小板减少性紫癫是以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出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和脏器的出血性倾向,以及血小板的显著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在临床上又分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以及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都有皮肤出现紫癫的症状,特别是双下肢皮肤的紫癫比较明显。患者先是双下肢皮肤出现紫癫,接着会出现牙龈出血、鼻流血的症状。血小板减少性紫癫,临床上建议中西医结合治疗。如果血小板极低,可以输血小板,用西药的同时建议配合中药治疗。中医认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癫,是由于血热、脾虚和肾虚导致,所以中医认为这三者是基本的病基。因此,中医通过凉血止血,健脾补肾来改善骨髓的造血能力,通过控制血小板的减少达到止血治疗疾病的效果;如果血小板减少不是很严重,建议用中药治疗,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控制效果;如果血小板减少较多,特别是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患者,建议可以输血小板,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控制血小板的减少。
语音时长 02:08

2020-03-18

59067次收听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危害有哪些
血小板减少性紫癫是一种特发性疾病,与机体的免疫紊乱有关系,常会有血小板不断减少,伴有皮肤黏膜的紫癫,一些患者会出现其部位的出血,如鼻出血、牙龈出血、妇女月经量过多等,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吐血、咳血、便血、尿血等症状。如果血小板特别低,有可能会并发颅内出血,导致病人死亡。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会引起黏膜出血,如胃黏膜出血、口腔黏膜出血、泌尿系统出血等,一些患者因为胃出血而危及生命。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对人体的危害很大,如果确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一定要积极地治疗,防止血小板继续下降地趋势,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阻断血小板的下降,并且使血小板不断地上升,如此可以控制病情,防止各个部位的出血,尤其是防止内脏出血。中医通过健脾补肾、凉血止血、活血止血、气瘀止血、健脾止血等方式改善骨髓造血止血能力,可以控制病情的发展。
语音时长 02:08

2020-03-18

54852次收听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血友病吗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血友病都是属于血液病的,但是这二者有着根本的区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由于血小板减少而引起的,血友病则是由于凝血因子过于少量而引起的血液疾病,而且二者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有着根本的不同。
02:53
什么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癫是一种以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出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和脏器的出血性倾向,以及血小板的显着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癫有三种分类,分别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以及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典型症状是皮肤出现紫癫,尤其是双下肢皮肤的紫癫比较明显,发病过程先是双下肢皮肤出现紫癫,接着会出现牙龈出血、鼻流血的症状。临床上建议中西医结合治疗,血小板减少状况较轻,建议用中药治疗控制效果;血小板减少较多,特别是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的患者,可以输血小板,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控制血小板的数量。
02:57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危害
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对人体有很大危害,稍有不慎会危及生命。患者可能会出现身体部位的出血,比如鼻出血、牙龈出血、妇女月经量过多等,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吐血、咳血、便血、尿血等症状,也可能引起黏膜出血,比如胃黏膜出血、口腔黏膜出血、泌尿系统出血等等。如果确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一定要积极治疗,临床上建议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阻断血小板的下降趋势,使血小板数量不断上升,控制病情,防止各个部位尤其是会危及生命的内脏器官出血,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02:57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症状有哪些
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癫,特别是双下肢皮肤出现紫癫,也可能表现为牙龈出血、鼻流血等。不同类型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癫会引发不同的临床表现。原发性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多见于儿童,起病较急,病人会有发热、怕冷的症状;慢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多见年轻女性,起病隐匿,症状较轻,会反复发作,可能伴有紫癫、瘀斑出现,也可能出现鼻腔和牙龈的出血和月经量过多的症状;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继发于某种疾病,针对于这种疾病进行治疗;血栓性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癫的临床特点主要是血小板的消耗,血小板消耗导致血小板减少而引起黏膜出血、内脏出血甚至颅内出血。
02:51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会传染吗
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属于免疫性的疾病,不具有传染性,可以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癫患者正常交往。血小板减少性紫癫的发病人群多见于儿童和青年人,尤其是年轻女性。临床表现主要是皮肤瘀点、瘀斑,皮肤黏膜的出血,比如牙龈出血,严重的会出现鼻出血、呕血、尿血、便血甚至出现内脏的出血的症状。如果小孩得了血小板减少性紫癫要特别注意防止过度运动避免外伤。在运动中摔倒可能导致颅内出血,会危及生命。患者往往肝脾虚弱,所以要防止挤压肝和脾,防止肝脾破裂导致大量出血引发生命危险。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可以通过食疗缓解,比如多吃花生红衣、红枣、山药、红豆、紫米粥等食物,会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血小板的生成,缓解病情。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表现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表现为出血的现象,比如在皮肤、眼底、口腔、鼻腔等部位的出现。严重的会出现肾性出血、脑出血。有些人还有发热的全身反应,皮肤上会出现比较多的淤点。还会导致惊厥、言语不清等精神神经症状。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怎么回事
针对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这种疾病可以从以下这几个方面进行城市和了解,首先它发生的病因是不明确,急性和慢性的时不一样的,可能是生活导致的。
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症状是什么
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症状可能是皮肤黏膜瘀斑、黏膜出血、便血。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会传染吗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因为血小板的减少而引起皮肤或者粘膜下的出血,这时候皮肤会出现暗红色的色斑看起来非常吓人。很多人以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这样严重的皮肤症状会有传染性,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机体免疫或者是身体病情所导致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不具有传染性,也没有传染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