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19-12-1762833次浏览

针对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这种疾病可以从以下这几个方面进行城市和了解,首先它发生的病因是不明确,急性和慢性的时不一样的,可能是生活导致的。

患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人,他只有了解这种疾病才能更好的去治疗他配合医生的。他们是需要了解这种疾病,才能更好的去治疗,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所以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怎么回事?
  1.发生病因是不明确的: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急性型多发生于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痊愈之后,提示血小板减少与对原发感染的免疫反应间有关。慢性型患者中约半数可测出血清中有抗血小板抗体。多次化验检查血小板计数减少。骨髓检查巨核细胞数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脾脏不增大或仅轻度增大。急性ITP血小板明显减少,通常小于固定值。 慢性ITP多次化验血小板减少,超过固定值。
  2.急性和慢性的时不一样的: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因外感热毒,治疗以清热凉血为大法。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因机体气阴亏虚,卫外不固,感受外邪,由于正虚不能胜邪,造成热毒内蕴;热迫血行,血溢脉外,离经之血是为淤血,淤血阻滞,血不循经,加重出血,形成恶性循环,治疗以凉血解毒活血为大法,兼顾益气养阴。
  3.可能是生活导致的:平素要起居有节,避免外邪的侵袭,防止感冒。对于病程较长的慢性型患者,要注意增强体质,应避免过度劳累,注意饮食的调节,避免反复感邪,否则会导致病情反复发作,数年缠绵难愈。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要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麻疹、水痘、风疹及肝炎等疾病,否则易于诱发或加重病情急性期或出血量多时,要卧床休息,限制患儿活动,消除其恐惧紧张避免外伤跌倒碰撞,以免引起出血。

相关推荐

血小板多长时间能输完
血小板的输注,血小板的存活时间比较短,所以,不能在太长时间内输注结束,所以一般输注时间是在半个小时左右,这也要根据病人情况来具体而定。如果病人身体状态完全没有问题,完全是可以按照正常时间去输注的,还有是不是存在容易过敏的问题。血小板的输注,输之前是要给与抗过敏的预防,预防输注、输血的不良反应。多数情况下,像苯海拉明,或者地塞米松这样的治疗,来减轻输注的输血反应。因为担心病人会在输注的过程中会出现输血反应,所以在之前的五分钟是会缓慢的输注,即使是用了预防输血反应的药物,也是需要缓慢输注来,观察病人是不是有皮疹、发热,还有胸闷、憋气这些问题。如果病人不存在输血反应,可以在后边二十五分钟内加快输注的速度,因为血小板输注时间过长还是会影响到血小板的寿命。因为血小板本身在存放的时候是需要震荡的,一般采集出来的血小板,也是希望能够在最快的时间里输注给病人。一般情况下,血小板指征是安排在如果通过化疗这样的治疗以后,预防性的输注血小板,规定的是血小板低于十乘以十的九次方每升的时候,才给预防性的输注。如果病人有一些输血的表现,可以适当的把血小板的数值提升一下。
语音时长 02:07

2021-10-15

66347次收听

腿上无缘无故出现淤青的原因是什么
腿上通常如果的确没有外伤,没有出现冻伤、烫伤等原因而出现淤青,我们分析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如果出现淤青,不伴有疼痛,通常出现淤青一般都是因为皮下,或者脂肪层以及肌肉层出现出血的缘故。血液在血管内是红色的,但是如果各种原因引起血液到血管以外来了。比如毛细血管破裂或者其他原因引起出血,就会出现紫色或者淤青色,经常是淤青。通常如果是出现出血的情况引起的淤青通常不伴有疼痛,出现出血什么原因?一般从两个角度来考虑。一个考虑血管原因,比如血管脆性的原因,毛细血管的脆性增加,比如缺乏维生素C或者其他原因引起血管本身脆性不好,出现了小血管的破裂导致出血。通常寻找毛细血管的原因,多见于是维生素C的缺乏。另外还有一种出血是血液的凝血功能不好,出现凝血异常。比如血小板功能下降,如血小板的数量下降,或者出现凝血酶原复合物等凝血功能的下降,整个血液系统凝血功能不好的时候,会出现淤青。什么原因会引起凝血功能不好?比如血小板功能的下降,血小板数目的减少,以及比如白血病等这样的疾病,都可能出现淤青。
语音时长 02:05

2021-07-09

101742次收听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症状有什么
血小板减少性紫癫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癫,特别是双下肢皮肤出现紫癫,也可能表现为牙龈出血、鼻流血等,具体的类型不用,临床表现也有一定区别。急性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一般多见于儿童,起病比较急,病人往往会有发热、怕冷的症状,然后皮肤会出现紫癫,融成斑片,也可能出现牙龈出血、鼻出血、口腔出血。慢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多见于年轻的女性,起病比较隐匿,症状比较轻,往往会反复发作,每次发病,出血会持续数天,或者是数月,皮肤可能有紫癫、瘀斑、瘀点,也可能出现鼻腔和牙龈的出血和月经量过多,这是原发性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癫。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往往会继发于某种疾病,所以要针对于这种疾病进行治疗。血栓性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癫的临床特点主要是血小板的消耗,血小板消耗导致血小板减少而引起黏膜出血、内脏出血甚至颅内出血,所以临床上对于血栓性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癫也不能够忽视,要积极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2:05

2020-03-18

64825次收听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什么
血小板减少性紫癫是以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出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和脏器的出血性倾向,以及血小板的显著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在临床上又分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以及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都有皮肤出现紫癫的症状,特别是双下肢皮肤的紫癫比较明显。患者先是双下肢皮肤出现紫癫,接着会出现牙龈出血、鼻流血的症状。血小板减少性紫癫,临床上建议中西医结合治疗。如果血小板极低,可以输血小板,用西药的同时建议配合中药治疗。中医认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癫,是由于血热、脾虚和肾虚导致,所以中医认为这三者是基本的病基。因此,中医通过凉血止血,健脾补肾来改善骨髓的造血能力,通过控制血小板的减少达到止血治疗疾病的效果;如果血小板减少不是很严重,建议用中药治疗,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控制效果;如果血小板减少较多,特别是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患者,建议可以输血小板,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控制血小板的减少。
语音时长 02:08

2020-03-18

59067次收听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危害有哪些
血小板减少性紫癫是一种特发性疾病,与机体的免疫紊乱有关系,常会有血小板不断减少,伴有皮肤黏膜的紫癫,一些患者会出现其部位的出血,如鼻出血、牙龈出血、妇女月经量过多等,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吐血、咳血、便血、尿血等症状。如果血小板特别低,有可能会并发颅内出血,导致病人死亡。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会引起黏膜出血,如胃黏膜出血、口腔黏膜出血、泌尿系统出血等,一些患者因为胃出血而危及生命。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对人体的危害很大,如果确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一定要积极地治疗,防止血小板继续下降地趋势,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阻断血小板的下降,并且使血小板不断地上升,如此可以控制病情,防止各个部位的出血,尤其是防止内脏出血。中医通过健脾补肾、凉血止血、活血止血、气瘀止血、健脾止血等方式改善骨髓造血止血能力,可以控制病情的发展。
语音时长 02:08

2020-03-18

54852次收听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血友病吗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血友病都是属于血液病的,但是这二者有着根本的区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由于血小板减少而引起的,血友病则是由于凝血因子过于少量而引起的血液疾病,而且二者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有着根本的不同。
02:53
什么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癫是一种以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出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和脏器的出血性倾向,以及血小板的显着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癫有三种分类,分别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以及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典型症状是皮肤出现紫癫,尤其是双下肢皮肤的紫癫比较明显,发病过程先是双下肢皮肤出现紫癫,接着会出现牙龈出血、鼻流血的症状。临床上建议中西医结合治疗,血小板减少状况较轻,建议用中药治疗控制效果;血小板减少较多,特别是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的患者,可以输血小板,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控制血小板的数量。
02:57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危害
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对人体有很大危害,稍有不慎会危及生命。患者可能会出现身体部位的出血,比如鼻出血、牙龈出血、妇女月经量过多等,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吐血、咳血、便血、尿血等症状,也可能引起黏膜出血,比如胃黏膜出血、口腔黏膜出血、泌尿系统出血等等。如果确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一定要积极治疗,临床上建议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阻断血小板的下降趋势,使血小板数量不断上升,控制病情,防止各个部位尤其是会危及生命的内脏器官出血,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02:57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症状有哪些
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癫,特别是双下肢皮肤出现紫癫,也可能表现为牙龈出血、鼻流血等。不同类型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癫会引发不同的临床表现。原发性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多见于儿童,起病较急,病人会有发热、怕冷的症状;慢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多见年轻女性,起病隐匿,症状较轻,会反复发作,可能伴有紫癫、瘀斑出现,也可能出现鼻腔和牙龈的出血和月经量过多的症状;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继发于某种疾病,针对于这种疾病进行治疗;血栓性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癫的临床特点主要是血小板的消耗,血小板消耗导致血小板减少而引起黏膜出血、内脏出血甚至颅内出血。
02:51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会传染吗
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属于免疫性的疾病,不具有传染性,可以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癫患者正常交往。血小板减少性紫癫的发病人群多见于儿童和青年人,尤其是年轻女性。临床表现主要是皮肤瘀点、瘀斑,皮肤黏膜的出血,比如牙龈出血,严重的会出现鼻出血、呕血、尿血、便血甚至出现内脏的出血的症状。如果小孩得了血小板减少性紫癫要特别注意防止过度运动避免外伤。在运动中摔倒可能导致颅内出血,会危及生命。患者往往肝脾虚弱,所以要防止挤压肝和脾,防止肝脾破裂导致大量出血引发生命危险。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可以通过食疗缓解,比如多吃花生红衣、红枣、山药、红豆、紫米粥等食物,会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血小板的生成,缓解病情。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表现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表现为出血的现象,比如在皮肤、眼底、口腔、鼻腔等部位的出现。严重的会出现肾性出血、脑出血。有些人还有发热的全身反应,皮肤上会出现比较多的淤点。还会导致惊厥、言语不清等精神神经症状。
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症状是什么
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症状可能是皮肤黏膜瘀斑、黏膜出血、便血。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以治愈吗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以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会遗传吗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不会遗传,患者出现疾病,就需要积极的进行治疗,以免导致病情恶化引起更严重的现象。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还需要注意日常饮食搭配,增强自身抵抗力,还需要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通常会出现流鼻血,咳血,大便出血的现象,必须要积极的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