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感冒发烧吃什么

发布时间:2021-12-073184次浏览

感冒发烧患者,饮食上以清淡、易消化、营养含量高为主,可多食用面食、菠菜、芹菜等食物。药物上,可根据病情,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复方氨酚烷胺片、银翘解毒片、布洛芬、阿司匹林,以及双氯芬酸钠等药物治疗。

1.药物

感冒后,有持续性发烧症状者,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复方氨酚烷胺片、银翘解毒片等,来抑制病毒繁殖,起到清热解毒的功效。当体温超过38.5℃时,可服用布洛芬、阿司匹林、双氯芬酸钠等具有退热效果的药物。

2.食物

食物上需以清淡、温热、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菠菜、芹菜、油麦菜等,主食可以多食用面食,或多食用富含营养、矿物质、维生素的食物,加强营养吸收,提高身体免疫能力。

相关推荐

02:12
呼气吸气正确方法
正确的呼吸方法包括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胸腹联合呼吸。1、胸式呼吸胸式呼吸是指吸气时肋骨上抬扩张,增加胸腔的容积。呼吸依靠胸部肌肉,没有腹式呼吸的幅度深,需要更多的体力。2、腹式呼吸它是指可以端坐在椅子上,放松身体。吸气时体会气体流入到腹部,横膈膜下降,腹部自然扩张和腰部向外扩张;呼气时横膈膜上提,通过加大横膈膜的运动,减少胸腔的运动。3、胸腹联合呼吸它是说吸气时胸部放松,腰部及周围扩张,横膈膜向下移动;呼气时胸腔扩张隆起,肋骨打开,横膈膜向上运动,将气息由肺部挤出。
03:09
呼吸正常范围是多少
正常人的呼吸频率是10-20次/分,新生儿的呼吸频率会相对的高一点,约44次/分。所以呼吸频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的出现下降,呼吸频率是指每分钟之内的呼吸次数或叫呼吸多少次。剧烈运动后会导致呼吸频率的增加,出现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身体有疼痛会引起呼吸次数的变多。呼吸次数减少多见于颅内高压、麻醉药物或其他药物的中毒,引起抑制大脑神经的药物,导致身体的异常,出现呼吸次数的减少。儿童的呼吸相对正常成年人,呼吸次数会比较多,老年人相对于正常成年人呼吸次数要少,属于正常现象。
正常人呼吸频率是多少
正常人呼吸频率多数在12~20次/分之间,吸气主要是一吸一呼完成一个呼吸次数,也就是一次呼吸,包括一次吸气和一次呼气。正常人在一般的情况下都是12~24次/分之间。如果呼吸频率增快或者减慢,一个有生理性的,一个是病理性的。像呼吸频率的增快,生理性的,比如运动或者大量的体力劳动,或者是到了相对来说高原缺氧的地方,会代偿性的呼吸增快。一些病理性的,像患者发热会频率增快;还有一些像疼痛会持续性增快,包括甲亢等。呼吸频率的减慢,一个是,比如体质比较好,肺功能比较强,包括运动员,相对来说呼吸频率比一般人可能略慢一些。但如果到病理性的话,多见于一些像甲状腺功能减低的患者或者在麻醉状态下,有的时候会呼吸比较慢。还有就是一些意识障碍,或者是有休克,或者有一些中枢神经病变累及到呼吸中枢,从而引起呼吸频率的异常。这都是一些病理性情况,引起呼吸频率异常的病因。
语音时长 02:00

2021-06-25

86434次收听

01:37
正常人呼吸频率
每分钟呼吸的次数称为呼吸频率,正常人呼吸频率是每分钟12~20次。胸部的一次起伏就是一次呼吸,包括一次吸气和一次呼气。呼吸是人体内外循环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必需过程,人体通过呼吸,吸进氧气,吐出二氧化碳,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呼吸减慢,主要见于甲状腺功能低下、休克、麻醉过量、明显的颅内压增高等;呼吸增快主要见于发热、贫血、疼痛、心衰、甲亢、肺炎、肺栓塞等。
心电监护仪resp正常值
心电监护仪resp正常值是指24小时连续监护病人的呼吸参数的正常数值。
鼻子不通气吃什么药
在生活中有很多人都会出现鼻子不通气的现象,可能就是因为感冒而导致的,特别是这种现象出现在宝宝的身上就会导致他们哭闹不止,所以说就应该尽快的改善,在选择治疗这一种情况是有很多的药物可以选择中成药物,也可以选择西医治疗,当然我们也可以选择一些小偏方,比如说可以使用生姜,薄荷油,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艾草或者是白萝卜,都能够有效的缓解鼻子不通气的现象。
打鼾的原因
打鼾,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打呼噜,属于人类睡眠时常见的现象。如果是单纯的短暂的打鼾的话,可能只是人体的正常现象,并不用担心。但是,如果长期打鼾或者剧烈打鼾的话,不仅会影响到枕边人,还不利于自身睡眠。治疗打鼾症状,首先要看他的根源,打鼾常见有身体肥胖,呼吸道软组织肥大以及睡眠姿势不良这三个原因。
打鼾的危害
很多看似正常的人,其实多多少少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打鼾症,那么对于打鼾症,你的了解又有多少呢?其实对于患有打鼾症的人群,我们还是应该大致了解一下打鼾症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的。
睡觉打鼾的原因是什么
打鼾,其实是很正常的一种生理现象,主要是因为我们的身体太过疲惫了。由于现在的人工作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不得不通过加班或熬夜来完成工作。所以,建议大家,在平常的生活和工作中,要注意自己的生活饮食习惯,还有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如果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