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什么是固定性药疹

56281次浏览

固定性药疹是一种由药物过敏反应引起的皮肤黏膜局限性炎症,表现为同一部位反复出现的红斑、水疱或糜烂。主要由解热镇痛药、抗生素、镇静催眠药等药物诱发,皮损形态固定且边界清晰,消退后遗留色素沉着

1、病因机制

固定性药疹属于Ⅳ型迟发型超敏反应,常见致敏药物包括磺胺类、四环素类抗生素、巴比妥类镇静剂及非甾体抗炎药。药物半抗原与皮肤蛋白结合形成完全抗原,激活T淋巴细胞引发炎症反应。部分患者存在遗传易感性,与HLA-B22等基因型相关。

2、典型症状

皮损多发生于口唇、外生殖器等皮肤黏膜交界处,初为圆形水肿性紫红斑,直径1-10厘米,严重时中央出现水疱或大疱。特征性表现为再次服用同种药物时,皮损在原位复发并扩大,常伴灼痛感,愈合后遗留灰褐色色素沉着斑。

3、诊断方法

根据用药史、典型皮损形态和复发特点可临床诊断。斑贴试验有助于确定致敏药物,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浅层淋巴细胞浸润。需与多形红斑、接触性皮炎等疾病鉴别。

4、治疗措施

立即停用致敏药物,轻症患者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或他克莫司软膏。重症伴大疱者需口服泼尼松片,合并感染时加用莫匹罗星软膏。顽固性病例可尝试氨苯砜片治疗,所有用药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5、预防管理

明确致敏药物后应终身禁用,就诊时主动告知医生过敏史。建议制作药物过敏卡随身携带,避免使用化学结构相似的交叉过敏药物。日常注意皮肤保湿,避免搔抓皮损,色素沉着通常需3-6个月逐渐消退。

固定性药疹患者应建立个人药物过敏档案,定期复查监测皮肤状况。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患处清洁干燥。出现新发皮损或全身症状需及时就医,不可自行使用抗组胺药物掩盖病情。

相关推荐

固定性药疹是怎么引起的
固定性药疹是目前医学上较常见一种疾病,一般引发因素有很多,可能是抗菌性药物、镇静催眠药物、抗肿瘤药物,又或是其他抗血压药物,对于一些过敏体质的人群来说,在选择服用药物过程中,更容易会出现严重的问题。
固定性药疹怎么治疗
固定性药疹的出现必须选择正确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有着许多方法,首先应选择针对性治疗、选择药物性治疗,要是情况可能比较严重,也可以选择激素治疗,可以通过注射肌肉的方式来有效缓解肌肤瘙痒的症状,能够达到改善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