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固定性药疹
固定性药疹是一种由药物过敏反应引起的皮肤黏膜局限性炎症,表现为同一部位反复出现的红斑、水疱或糜烂。主要由解热镇痛药、抗生素、镇静催眠药等药物诱发,皮损形态固定且边界清晰,消退后遗留色素沉着。
1、病因机制
固定性药疹属于Ⅳ型迟发型超敏反应,常见致敏药物包括磺胺类、四环素类抗生素、巴比妥类镇静剂及非甾体抗炎药。药物半抗原与皮肤蛋白结合形成完全抗原,激活T淋巴细胞引发炎症反应。部分患者存在遗传易感性,与HLA-B22等基因型相关。
2、典型症状
皮损多发生于口唇、外生殖器等皮肤黏膜交界处,初为圆形水肿性紫红斑,直径1-10厘米,严重时中央出现水疱或大疱。特征性表现为再次服用同种药物时,皮损在原位复发并扩大,常伴灼痛感,愈合后遗留灰褐色色素沉着斑。
3、诊断方法
根据用药史、典型皮损形态和复发特点可临床诊断。斑贴试验有助于确定致敏药物,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浅层淋巴细胞浸润。需与多形红斑、接触性皮炎等疾病鉴别。
4、治疗措施
立即停用致敏药物,轻症患者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或他克莫司软膏。重症伴大疱者需口服泼尼松片,合并感染时加用莫匹罗星软膏。顽固性病例可尝试氨苯砜片治疗,所有用药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5、预防管理
明确致敏药物后应终身禁用,就诊时主动告知医生过敏史。建议制作药物过敏卡随身携带,避免使用化学结构相似的交叉过敏药物。日常注意皮肤保湿,避免搔抓皮损,色素沉着通常需3-6个月逐渐消退。
固定性药疹患者应建立个人药物过敏档案,定期复查监测皮肤状况。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患处清洁干燥。出现新发皮损或全身症状需及时就医,不可自行使用抗组胺药物掩盖病情。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科普文章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 1 什么是固定性药疹
- 2 固定性药疹是如何形成的?
- 3 固定性药疹是怎么引起的
- 4 固定性药疹是疱疹吗
- 5 固定性药疹有脓吗
- 6 固定性药疹用吃药吗
- 7 固定性药疹有黑色的吗
- 8 固定性药疹是梅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