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儿童牙齿外伤松动分级

发布时间:2019-12-2464697次浏览

牙齿松动,一般是根据用镊子夹住牙齿的时候,松动的程度来判定牙齿的松动属于哪个度,但是对于外伤造成的牙齿松动,是没有办法分几级的,只能说说是分为牙冠外伤、牙根外伤,还有牙齿脱出这几种情况。在发生儿童牙齿外伤松动以后要先观察松动到哪个的程度,如果很严重的时候尽快到医院检查。

在日常生活中,儿童免不了磕磕碰碰,会不小心对牙齿造成损伤,而经常遇到的是牙齿外伤松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影响到孩子的正常生活,就需要到医院做固定的治疗,如果不是很严重的话,就可以先观察,那儿童牙齿外伤松动分级是什么?
  齿松动是分度的,有Ⅰ度松动、Ⅱ度松动和Ⅲ度松动,没有分级之说。Ⅰ度松动是指用镊子夹着牙冠进行唇舌向的晃动,这个时候假如松动超过1个mm为Ⅰ度。假如夹着牙冠除了有唇舌向的松动以外,近远中向也有松动称作Ⅱ度。假如这颗牙齿除了颊舌向的松动、近远中的松动还有垂直向即上下松动的时候,称为Ⅲ度。但是,外伤的牙齿,没有特别的分类。如外伤的牙松动分几级,这种说法没有。但是,外伤的牙齿它可以分为牙冠外伤、牙根外伤,还有牙齿脱出。
  牙外伤是牙齿受机械外力以后所引起的牙体硬组织、牙周、牙髓组织的损伤,松动就是牙周组织损伤的一种体现,根本原因是牙齿和牙槽骨之间连接的牙周膜被全部或者部分破坏以后的一种临床表现。对于绝大多数的病人,如果松动很严重需要做固定治疗,这个固定就是给牙齿的牙周膜愈合提供一个相对好的条件,类似于骨折以后所做的固定。
  在某些特殊的病例,如果松动度不明显,不影响孩子的日常生活或者牙齿不具备做固定的条件,也可以采取观察的方式,这样的病人很多情况下是能够通过自身的愈合能力重建牙周膜。具体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需要医生根据孩子的情况,在临床详细的检查基础上再作出判断。

相关推荐

03:16
牙套掉了要立即去粘好吗
在正畸治疗的过程中,如果出现牙套脱落,需及时的到医院的口腔科就诊,将脱落的牙套交给主治医生,让医生把牙套重新粘接到牙齿表面。如果牙齿掉了放任不管,长时间的不携带牙套,进食的时候,食物残渣会嵌塞在畸牙的牙冠上,滋生细菌也容易引起继发的龋坏,长时间不戴牙套,没有很好的保护牙龈,在咀嚼食物的时候,畸牙的牙冠也会受到破坏。因此,如果出现牙齿矫正器,脱落的情况,应该尽快的跟治疗医生联系,把矫正器重新粘接到牙齿上。
牙列拥挤一定要拔牙吗
牙齿拥挤的患者并不一定需要拔牙的。如果患者有牙齿拥挤的现象,具体的治疗方案还是要在患者到口腔科就诊之后并进行相应的检查,比如X光片和CT等,医生需要对这些辅助检查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此来评估患者需不需要拔牙。如果患者需要拔牙的话,拔掉的颗数也要根据自身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需要拔掉2~4颗牙。如果在相应的检查后觉得患者并不是非要拔牙,那么就可以通过牙齿矫正来恢复牙齿的正常排列,以此来改善患者的牙列拥挤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金属牙套或者是隐形牙套。
语音时长 01:04

2021-05-11

81527次收听

牙列拥挤该怎么预防
对于牙列拥挤的预防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部分患者是因为遗传导致的牙列拥挤,针对这种类型的患者预防就比较难。但孕妇可以在怀孕期间多注意自身的口腔卫生。第二,在换牙时期,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的牙齿更换情况,如果出现了乳牙的滞留,可以考虑及时到口腔科拔除。第三,家长应该从小就注意给孩子树立好保护口腔卫生的观念,少吃甜食,按时刷牙,否则若乳牙龋坏烂掉,也会影响到牙列的正常发育。
语音时长 01:01

2021-05-11

83208次收听

颌面畸形怎么矫正
颌面部畸形可以通过正畸治疗、手术治疗和正畸手术相结合的方式。正畸治疗适用于颌面畸形不是很严重的,如颌面发育正常,但是牙齿不齐和轻度反颌的患者,这种畸形通常只需要矫正器调整好固定位置,经长时间的摆正后就能恢复正常形态了。手术治疗适用于颌面畸形比较严重的,如下颌前突,上颌后缩,偏颌畸形等情况,这种畸形程度明显,一般的矫正很难达到很好的效果,只有通过手术调整才能恢复正常,而且根据患者的情况,有的可能在手术后还得佩戴矫正器来固定骨组织,以达到最佳效果。
语音时长 01:04

2021-05-11

73753次收听

网上买隐形牙套可信吗
一般不建议从网上买隐形牙套矫正牙齿。自行购买隐形牙套,需自己取牙模收集数据,收集数据很可能不准确,影响矫正效果;没有专业医生指导,自行矫正时可能出现并发症。
牙齿矫正后牙齿黑是怎么回事
牙齿矫正后牙齿黑一是由地在矫治的过程中,贴上金属,感觉牙会有些黑。二是戴上矫治器牙刷不干净,就会觉得比较黑。三是没有刷干净长虫牙从而引起发黑。还有一种是由于矫治过程中用力过大造成牙齿变成死髓牙,颜色变暗,牙齿变黑。正常情况下,牙齿矫正后不会变黑。牙齿矫正有三种方法,一种是活动矫治器,是一个托在里面,如弓丝、推簧,这种矫治器能够实现的功能比较少,所以用的不是特别多;第二种是固定矫治器,即贴金属的托槽和弓丝,“钢牙妹”就是这一种;还有一种是隐形矫治,即戴在牙上面,里面没有托,戴在牙上可以摘戴,基本看不出来的隐形矫治。活动矫治器和隐形矫治器应该都可以摘下来,相对比较好清洁。容易出现问题的是以前那种传统的固定矫治器,即贴上金属托槽和弓丝矫治器。
语音时长 02:42

2020-02-27

57749次收听

02:52
牙齿门牙往里凹怎么办
门牙在牙齿发育过程中,可能会有一定的变化。如果是替牙期儿童,七八岁的时候门牙已经萌出,这阶段会出现短暂的中牙间隙。在两侧的侧切牙、会尖牙萌出过程中,牙齿的间隙可能会自然消失。如果不能消失,需要排除是否多生牙的存在。如果有多生牙,需要尽早拔除。如果门牙出现牙齿拥挤,或者错合畸形,需要对牙齿进行正畸治疗。通过牙齿上的粘接托槽,达到牙齿排齐的目的。像出现的门牙往里凹的情况,可能是天生发育的问题。可以通过正畸治疗或者正颌手术,将牙齿向外推,使它达到正常的咬合排列。如果是个别牙出现向内凹,可以通过失活杀神经打桩,把牙齿的位置摆正,最后用牙套将牙列排齐。
03:13
牙齿矫正周期是多久
牙齿矫正的时间可能需要六个月到两年的时间,主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以患者的年龄、发育来判断。牙齿矫正的过程,需要的力量是轻柔和持续的,必须逐渐进行,才不会伤害牙齿,时间是根据托槽发挥效果的时间来确定的。其次,和患者本身的状况也有关。如果患者处于头部和口腔的发育期,矫正的时间就会很短,治疗效果也会非常好,成年患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矫正托槽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另外,不同的矫正方法也会造成时间的不同。矫治完成以后,还可能需要佩戴一到两年的正畸保持器,来达到正畸的维护。如果畸形比较严重,有可能需要长期佩戴保持器,以达到正畸维护的目的。
02:44
牙齿正畸保持多长时间
牙列不齐可以通过佩戴保持器进行有效的矫正,改善牙齿的形态。一般情况下,需要佩戴1-2年,前半年佩戴牙齿保持器时,进食、刷牙时可以摘取保持器,其余时间一律要佩戴。半年之后,只要晚上佩戴即可。一年以后可以隔日晚上佩戴。使用保持器期间,严禁吃食物,避免保持器出现损坏,损坏后要及时重新更换。矫正完毕之后,需要患者后期进行佩戴保持器,对正畸的状态进行维持,防止出现牙齿归位的状况。有严重矫正情况或者牙齿松动的患者,牙齿复发的可能性会比较大,可能需要长时间佩戴,有的甚至需要佩戴终生,才能对正畸效果进行比较长久的维持。
地包天矫正方法有哪些
地包天,一般可以通过功能性矫治器、传统托槽正畸、外科正牙的方式进行矫正。
牙齿矫正的年龄
对于男孩子而言,矫正牙齿的最佳年龄在12岁左右,而女孩子的年龄则在11岁左右,与此同时,现如今牙齿矫正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陶瓷矫正器、隐形矫正器、以及舌侧矫正器,这三种矫正方法都各有其优势,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
牙齿松动怎么治疗
牙齿松动一般发生在中老年身上。随着年龄的增长,牙周围的组织逐渐遭到破坏,自身身体机能的下降,都会导致牙齿松动。如果发生牙齿松动,会严重影响饮食,因此,要及早治疗。我们可以通过清除牙石、增加营养、药物治疗等方法来治疗牙齿松动。
口齿不清如何矫正
很多小孩都有说话口齿不清的现象,对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影响是非常大的,但是想要得到有效改善要掌握好方法,平时家长最好能够耐心示范和讲解,要求孩子正确发音并多鼓励、从孩子学说话开始,就应该要求孩子正确发音,只要坚持也能很好的改善。
牙齿正畸的最佳年龄是多少岁
牙齿正畸的最佳年龄一般是在12到15周岁,对于大部分正畸来讲,这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年龄,但是对有一些正畸,比如前后牙的反合,可以带来颌面骨发育的畸形,拿前牙反合来说,可能如果不在乳牙期进行校正,可能会出现面中分骨凹陷性发育,下颌前突,导致形成月牙状的脸型,这种畸形通常建议在乳牙期,也就是说3到5岁的时候,牙根还没有吸收,采用功能矫治器进行校正,在不同的年龄段,也有最佳的年龄差别,比如在混合牙列期,也就是乳牙、恒牙都有存在的时候,这时候女孩一般建议8到10岁,男孩是9到12岁。进入恒牙期,基本上就是12到15周岁的这个年龄,当然18岁以后成年,也可以进行矫治,只是说这时已经不是最佳年龄,矫正的效果和难度都大大的增加。
语音时长 01:33

2018-09-29

55623次收听

01:56
戴牙套会改变脸型吗
戴牙套对脸型的改变作用比较有限。因为面部轮廓主要由骨组织支撑,牙齿在某些情况下可影响面部轮廓,如上颌前突,由于上唇被牙齿支撑向前凸起,内收上前牙可使嘴唇突度降低,主要对侧貌起到改善作用。对于上牙牙弓比较狭窄的患者,可能采用扩弓手段进行正畸治疗,扩弓时使牙槽嵴有一定程度增加,此时对面部可产生轻微改变,但总体来说改变幅度不大。很多人牙齿矫正时会出现颧骨突出、脸部凹陷,被称为"牙套脸"。因为牙齿矫正只是改变面下1/3的部位,因此畸形并非由牙套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