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位置性眩晕是怎么回事

53207次浏览

位置性眩晕可能由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炎、梅尼埃病、脑供血不足、耳石症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复位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处理。

1、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头部位置变化时诱发短暂眩晕,通常与耳石脱落有关。表现为转头或翻身时出现数秒至数十秒的天旋地转感,可能伴随恶心呕吐。确诊后可通过耳石复位仪辅助下的Epley复位法治疗,医生可能开具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改善内耳循环,或配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营养神经。

2、前庭神经炎

病毒感染导致前庭神经功能紊乱,突发持续眩晕伴平衡障碍。常见于感冒后出现剧烈眩晕,持续数天无法缓解,伴随水平旋转性眼震。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医生可能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控制炎症,配合盐酸异丙嗪注射液缓解呕吐症状。

3、梅尼埃病

内淋巴积水引发的反复发作性眩晕,伴随耳鸣耳闷。典型表现为持续数小时的旋转性眩晕,发作时听力下降明显。治疗需限制钠盐摄入,急性期医生可能给予呋塞米片利尿脱水,配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调节内耳微循环。

4、脑供血不足

椎基底动脉血流减少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常见于颈椎病患者。表现为体位变化时突发黑蒙或视物模糊,眩晕持续时间较短。需排查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医生可能开具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配合尼莫地平片扩张脑血管。

5、耳石症

半规管内耳石颗粒异常移位引起的位置性眩晕,约占眩晕病例的20%。典型表现为起床躺下时出现数十秒眩晕,无耳鸣及听力下降。可通过Semont复位法治疗,医生可能建议服用盐酸倍他司汀口服液改善内耳微循环。

日常应避免突然转头或快速变换体位,起床时遵循"三个半分钟"原则。眩晕发作期保持环境安静,选择低盐低脂饮食,控制每日饮水量在1500毫升以内。睡眠时垫高床头15度有助于减轻内耳压力,康复期可进行Brandt-Daroff前庭康复训练。定期监测血压血糖,避免咖啡因和酒精刺激,症状反复或加重时需及时复查前庭功能检查。

相关推荐

位置性眩晕对生活有什么影响
位置性眩晕可能影响日常生活、工作能力和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头部位置变化时突发眩晕、平衡障碍和恶心呕吐。常见诱因包括耳石脱落、内耳炎症、前庭神经元炎等,可通过复位治疗、药物干预和前庭康复训练缓解。
什么是位置性眩晕
位置性眩晕指的是患者的位置、姿势发生了变化而出现的眩晕症状,位置性眩晕分为两种,一类是姿势性眩晕,另一类是重心变化而诱发的眩晕,其中最特殊的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例如:头向左、右转动时或前倾、后倾时产生的一过性天旋地转的感觉。
位置性眩晕的治疗方法
位置性眩晕又称为耳石症。由前庭内的结晶脱落而导致的眩晕症状的发生,称之为位置性眩晕。所以位置性眩晕治疗分为两种:一般的治疗和特殊的手法复位治疗。一般治疗首先要求患者可以采用比较舒服的姿势卧床休息,同时可以给予改善药物,另一方面特殊的治疗是耳石复位手术。
位置性眩晕要怎么治疗
位置性眩晕是由于耳石脱落引起的眩晕,它的预后良后,不经治疗一年左右也可自愈,对于个别长期不愈的患者,可口服药物以及进行强迫体位锻炼。如经以上治疗无效,还可通过手术的方式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