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三岁宝宝正常体温是多少

62817次浏览

三岁的孩子,倘若属于腋下体温的话,通常腋下体温的话,那么通常在36℃到37℃这一个阶段;倘若属于肛门测温的话,那么通常在36.5℃到37.5℃之间。倘若孩子出现了发烧的不良症状,那么建议首先给孩子使用物理降温的方式来进行退热。

我们都知道,由于身体发育不完全的缘故,很多孩子都是很容易发生高烧这种不良症状的,不但给孩子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伤害,还给家长们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困扰。那么,三岁的孩子,正常体温到底是什么?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
  一般而言,孩子的正常体温,倘若属于腋探的话,那么通常是36℃到37℃之间;肛探的话,通常是36.5℃到37.5℃之间。通常孩子的年龄越小,那么他们的体温就会越高一些。不过,人类的体温是处于一个波动的状态的,年龄较大的孩子,更加显着一些。对于三岁的小孩来说,他们一天以内,有可能会由于一些诸如活动以及天气方面的变化而导致体温也发生较大幅度的波动。不过,通常变化在1℃以内都是正常的。
  通常而言,孩子的基础体温通常是36.9℃到37.5℃。倘若孩子的体温超过了基础体温1℃以上的话,就可以认为孩子出现了发热的不良症状。其中,低热,指的是体温38℃以下属于低烧,38.5℃以上属于高烧。倘若孩子腋下体温38℃,直肠温度就会接近39℃,这种情况属于高热。为了安全起见,倘若孩子发生38.5℃以上,建议家长务必尽快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倘若孩子体温过高,建议家长首先考虑使用物理降温的治疗方法。可以使用冷毛巾以及冰帽放置在患者的头部。与此同时,也可以把冰袋放在孩子的腋窝以及腹股沟等等这些大血管经过的地方。
  通过酒精,又或者是温水擦浴的方式,可以擦浴孩子的颈部、胸部以及腋下这些位置,还有上肢、手心以及手背,还包括腹股沟以及下肢,还有脚心以及脚背等等部位。
  倘若孩子在白天以及晚上都出现了发热的情况,这种情况说明孩子体内存在内热,又或者是炎症。建议家长多给孩子喝一些温开水,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以及蔬菜。

相关推荐

5岁宝宝反复发烧什么原因
5岁宝宝反复发烧,最常见的原因是呼吸系统的感染性疾病,比如感冒、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咽炎或者是肺部感染等。还有一些消化系统的疾病,如急性胃肠炎等,会出现发烧、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情况。一些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如急性脑膜炎,会出现发烧、头痛、头晕、恶心、喷射性的呕吐等情况。一些免疫系统的疾病也有发烧的情况。如果孩子反复发烧超过三天,一定要立刻到医院就诊,通过血常规、胸片等检查,了解导致孩子发烧的原因。
语音时长 01:36

2021-12-30

56153次收听

02:59
孩子打完预防针后发烧怎么办
对于孩子打完预防针之后出现发烧,要根据孩子发热情况来决定如何处理。多数孩子打完很多预防针之后,都可能会出现发热的表现,但不会非常剧烈或明显,一般在38℃以下,没有特别明显的不舒服。这时一般不做特别处理,多数在3-5天内,体温自行降至正常。也有些孩子打完预防针后,会出现较明显的发热。体温可能超过38.5℃,并且出现明显不舒服表现,可以考虑使用退烧药。3个月以上可以使用对乙酰氨基酚,6个月以上可以使用布洛芬。如除了发烧,还有其他的异常表现,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做对应处理。
03:10
孩子发烧38.3度怎么处理
孩子发热38.3℃,属于中等度的发热,精神状态好的情况下,通常往往是不需要用药来降温的,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来进行降温。在孩子的额头上贴上退热贴,也可以用手来搓孩子的手心和脚心。在发热期间,要督促孩子多喝水来补充水分,还可以使用温水给孩子擦拭身体。孩子发热精神状态不好,出现头痛等症状的时候,食欲也明显减退,此时最好药物退热,可以口服布洛芬,或者是对乙酰氨基酚。以上方法效果都不明显,需要及时的就医治疗,检查血常规来明确病因。孩子发烧需要家长监测孩子的体温变化。
03:01
婴儿温度多少正常范围
婴儿温度的正常范围,是36℃到37℃,36℃到37℃,是有要求的,必须是在孩子比较安静状态下,不能哭闹的情况下出现,而且是在室内的温度应该比较稳定,25℃左右水平。测量方法应该是水银体温计,不是现在的电子体温计、额温枪、耳温枪、口温体温计。腋窝下测量5分钟以上,所测量出来的体温,而且还要避免孩子在哭闹、运动、喝水、吃奶的影响。额温枪,测的是体表的温度,和中心温度是有差别的,最贴近中心体温的温度是肛温,但是有一定的风险性和刺激性。所以婴儿温度的正常范围,取决于测量的方法。
宝宝发烧后背很烫是怎么回事
宝宝发烧后背很烫,主要是发烧会导致身体体温上升,但身体不同的部位,皮肤的温度会有所差异,会出现后背比其他部位体温高的情况。家长要及时使用水银温度计来测量宝宝腋下的体温,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更准确一些。宝宝的体温如果超过正常体温,需要及时进行退烧处理。如果宝宝体温低于38.5度,可以暂不服用药物治疗,家长要及时通过物理降温法给宝宝身体降温,可以使用热毛巾来擦拭额头、腋下、手心、脚心等部位。如果宝宝体温高于38.5度,需要服用退烧药物进行治疗,家长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医。
语音时长 01:03

2021-06-09

70586次收听

宝宝发烧吃药就吐怎么办
如果孩子只是普通的病毒感冒发烧,发烧的时候可以应用肛门用的退热药物,首选的是对乙酰氨基酚栓或者是布洛芬栓,对乙酰氨基酚用于两个月以上的宝宝,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宝宝,如果是医生的意见必须需要口服药物的时候,可以观察一段时间再给宝宝补喂一次,或者是换成宝宝喜欢的口味的药物。如果孩子精神状态比较差,喂药困难,需要就医,给予静脉输液治疗。宝宝发烧吃药就吐,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宝宝在生病发烧期间,本来胃肠功能消化就减弱,如果药物对胃肠道有一定的刺激性,或者孩子不喜欢药物的口味,吃了以后往往就容易呕吐。
语音时长 01:03

2021-06-09

70833次收听

14岁儿童体温正常范围
14岁儿童的体温正常值是在36~37度之间,如果超过37度属于低热范围,超过38度,属于中度发热,超过39度,就属于高热,因此需要多次定时进行体温测量,以免引发其他不良反应。另外,如果儿童长期处于炎热的环境或者穿衣过多时,也会导致体温出现升高,如果没有其他不良反应,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其次,在剧烈运动、情绪波动过大或者洗澡后体温也会出现一定的波动,在适当休息以后就会逐渐缓解。如果体温又持续升高并且降不下来,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明确判断具体原因对症治疗。
语音时长 01:07

2021-06-07

110535次收听

03:18
孩子发烧按哪个穴位退烧
首先要分析发烧的原因,是呼吸系统的问题,还是消化系统的问题引起。当然其他的发烧也会有,像儿童的白血病等发烧,但毕竟是少数。发烧的这种原因不一样,临床上选择穴位上也不一样。首先看一看孩子的发烧,是上呼吸道的感染、受凉后感冒、风寒感冒引起的发烧,像这种情况的发烧,选择一些肺经的穴位。若是消化系统的疾病,除发烧外,拉肚子、腹泻,这时选择曲池穴位以外,可选择腹部的穴位,像大横、上脘、中脘、三里等这些穴位,进行按压或针灸治疗,具有退烧、治疗感冒和肠炎的作用。
儿童发烧惊厥症状表现
发热惊厥是最常见的惊厥性疾病。发病年龄在三个月到六岁。一般在体温快速上升期出现惊厥。表现为意识丧失、双眼凝视、牙关紧闭、面色青紫、四肢抽动、大小便失禁等。少数表现为癫痫样大发作。发作一般持续几分钟,少数可持续十几分钟。一般一次发病仅惊厥一次,部分小儿有家族遗传史。反复惊厥发作的小儿和六岁以后仍然有发热惊厥的患儿。成年后容易发展成癫痫。有发热惊厥史的小儿,一旦发热,要及时服用退热药。并去医院就诊。
语音时长 01:22

2020-02-10

57704次收听

小孩中暑发烧怎么办
小孩出现了中暑发热以后,建议倘若体温不超过38℃,那么就可以多补充水分,比如喝一些淡盐水、清凉饮料等;倘若小孩体温超过了38.5℃,建议给小孩服用退烧药;倘若小孩体温39℃以上,就需要及早送院治疗了,否则很危险!
02:18
婴儿发烧怎么办
婴儿发烧在临床上十分常见。正常婴儿的腋表温度为36度到37度,如果腋表温度超过37度4,认为是发烧。发热是身体对抗病原体的一种保护性的反应,也是人体正在发动免疫系统抵抗感染的过程。婴儿的体温升高不一定是病理性的,也可能由于气温的变化、饮食、哭闹、衣被的薄厚等因素有关。婴儿发热后,应该注意患儿的精神状况,如果精神状态较差,最好及时就诊,如果精神状态和食欲比较好,可以暂时观察,尽量多喝水,如果长时间不退烧,要及时就诊。发热的原因很多,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因素,感染性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感染等,其中最常见的感染就是病毒感染。非感染性的发热,包括风湿性疾病、产热过多或散热减少、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
宝宝扁桃体发炎引起发烧怎么办
宝宝因扁桃体发炎引起发烧时,先要应用抗生素、清热解毒的药物治疗扁桃体炎,原发病好转后,体温也会下降;高烧时要应用退烧药降温,低烧时可以选择物理降温;并注意多喝水;适当补充维生素C,也能降温。
小孩退烧最快的方法
想要快速给小孩退烧,那么就可以冰敷患儿的额头和四肢。额头和四肢一般是身体最热的地方,冰敷这两处最容易散热。用酒精擦拭皮肤也可快速挥发热量。还可以给孩子洗温水澡,并适当使用一些儿童退烧药。
宝宝物理降温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宝宝如果出现了发烧的症状,只要温度不是特别高,家长可以使用物理方法来降温,常见的就是温水擦浴,搓热手脚心以及冷毛巾敷额头。尽量的不要用酒精擦身,也不要洗热水澡,这都是物理降温必须要注意的事项。
小儿积食发烧怎么办
如果孩子发烧,一定要先确定发烧的原因。正常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一些病原体检查,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等等。只有找对发烧的原因才能对症治疗。根据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炎和抗病毒药物治疗。如果是胃肠道感染,还必须注意补液以防止脱水并保护肠道微生态。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多喝水,并确保充足的睡眠,清淡的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