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新生儿每日奶量大概多少

59368次浏览

新生儿每日奶量通常为450-600毫升,具体摄入量可能因体重、生长速度及个体差异有所不同。

新生儿出生后1-2天胃容量较小,每次哺乳量约5-15毫升,每日需喂养8-12次。随着日龄增长,第3-6天单次哺乳量可增至30-60毫升,每日总量约300-400毫升。1-2周龄时单次摄入量达60-90毫升,每日总量约400-500毫升。2-4周龄单次哺乳量可达90-120毫升,每日总量稳定在450-600毫升范围。母乳喂养新生儿通常按需哺乳,每次哺乳时间约15-20分钟,每日排尿6-8次、排便3-4次提示摄入充足。配方奶喂养需间隔2-3小时规律喂养,避免过度喂养导致胃肠负担。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需根据矫正月龄及医生建议调整奶量。

喂养过程中需观察新生儿精神状态、体重增长曲线及大小便情况。若出现拒奶、呕吐、腹胀或体重增长缓慢,应及时咨询儿科医生。注意奶瓶喂养时保持适宜角度避免吸入空气,哺乳后竖抱拍嗝10-15分钟。定期更换奶嘴型号以适应吸吮能力发展,避免使用微波炉加热乳汁破坏营养成分。保持喂养环境安静舒适,避免在哭闹时强行喂食。

相关推荐

宝宝一岁还没长牙怎么办
一岁宝宝未长牙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营养、口腔刺激、就医检查、观察发育等方式干预。乳牙萌出延迟可能与遗传、缺钙、甲状腺功能减退、维生素D缺乏、牙龈肥厚等因素有关。
宝宝不爱喝奶粉怎么办
宝宝不爱喝奶粉可以通过调整喂养方式、更换奶粉品牌、添加辅食、营造舒适环境、咨询医生等方式改善。宝宝不爱喝奶粉可能与口感不适应、喂养方式不当、身体不适、环境干扰、生长发育阶段变化等因素有关。
一岁宝宝不喝奶粉怎么办
一岁宝宝不喝奶粉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更换奶粉口味、营造进食环境、补充其他营养、就医检查等方式改善。一岁宝宝不喝奶粉通常由生理性厌奶、奶粉不适应、进食环境干扰、营养需求变化、疾病因素等原因引起。
新生儿总是吐奶正常吗
新生儿吐奶多数情况下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少数可能与疾病有关。新生儿的胃部发育不完善、贲门括约肌松弛,吃奶时吸入空气或喂养姿势不当均可能导致吐奶。
为什么中国妈妈母乳哺乳率不高
中国妈妈母乳哺乳率不高可能与产后工作压力、哺乳知识不足、家庭支持缺乏、社会公共设施不完善、配方奶粉营销影响等因素有关。母乳喂养对母婴健康均有显著益处,建议通过政策支持与社会倡导提升母乳喂养率。
新生儿洗澡方法是什么
新生儿洗澡方法是:提前做好洗澡准备,先洗脸,再洗头,最后洗身体。1.洗澡前准备好洗澡要用的物品,通常包括浴盆、纱布巾、沐浴露、洗发露、浴巾等,还有洗澡结束后会用到的婴儿润肤乳、纸尿裤、衣服。2.用一只手托住宝宝头颈,并用前臂支撑好宝宝。洗澡时,可以先浸湿纱布巾为宝宝擦脸,注意不要让纱布巾含太多水,以免宝宝将水吸入鼻腔。3.用纱布巾浸水淋湿宝宝的头发,同时用手指将宝宝耳廓向前折,轻轻压住耳朵,以免耳道进水;可以取用适量洗发露,揉搓起泡,再冲洗干净并擦干。4.为宝宝脱掉衣服和纸尿裤。如果有大便,要先用温度适宜的流水将宝宝的屁股清洗干净。5.用一只手抱住宝宝,另一只手托住宝宝的屁股,将他放入水中,并用一只手托住他的背部和头颈,让他保持半躺的姿势。注意,托住宝宝背部和头颈的这只手始终不要松懈,确保胸部以上不会浸入水中,以免溺水。6.用手淋水,或者用纱布巾,按照从上到下、从前到后的顺序,为宝宝清洗全身,褶皱部位更要认真清洗。7.洗干净后,一手托住屁股、一手托住头颈将宝宝抱起,放在准备好的浴巾上包裹严实。给宝宝洗澡的时候,室温以控制在26℃左右为宜,并关好门窗。水温应控制在37~40℃,如果掌握不好,可以用水温计测量,水深以5~8厘米为宜。新生儿可以天天洗澡,如果条件不允许每周洗澡1~2次即可,每次以5~10分钟为宜,且不必每次都使用洗浴用品。宝宝的脐带脱落前,注意不要让脐带沾水。
语音时长 01:45

2022-07-29

10850次收听

婴儿睡觉总是哼哼唧唧睡不安稳
婴儿睡觉的时候总是哼哼唧唧,睡不安稳,分为生理性的因素和病理性的因素,不同原因处理的方法是不同的。像比较常见的可能是生理性的因素,像有些小宝宝在睡觉之前没有吃饱饭或者吃的过饱都可能会造成胃肠的不适,孩子可能就会出现睡眠不安,哼哼唧唧的现象,这个时候一定要调整孩子的奶量,如果吃的过多的,适当的要减少,如果没有给孩子喂饱,应该给孩子适当的增加,这样孩子如果吃饱了,他相对来说可能他睡眠就会安稳一些,另外就要注意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和声音的情况,因为在小宝宝睡眠的时候,如果外界环境温度过高或者过低或者是这种环境过于嘈杂,光线过于强都可能造成孩子睡眠不安的现象,这种是属于一些生理性的因素,适当的进行生活调整可能就会缓解,像保证环境的温度不要过于嘈杂,不要过于亮的环境,这样孩子可能就能有一个安稳觉睡。还有一些孩子的这种睡眠不安可能是因为疾病造成的,像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佝偻病是特别容易造成孩子睡眠不安,出现容易惊醒的一个原因,这时候及时补充维生素D,适当的让孩子晒太阳,缓解孩子的维生素D的缺乏引起的这种佝偻病,孩子这种夜间睡眠不安,哼哼唧唧的现象可能就会得到缓解,当然还有些孩子可能与这种肠绞痛、肠痉挛有关,这也是个比较常见的原因,孩子可能因为消化道功能紊乱出现腹腔脏器特别容易在夜间的时候出现这种腹痛的情况,孩子可能也会出现睡眠不安,哼哼唧唧的现象。
语音时长 01:56

2021-12-30

53594次收听

六个月的宝宝需要添加什么辅食
6个月的宝宝,实际上还是以母乳喂养为主,如果母乳充足,应该以纯母乳喂养,6个月以上可以适当的开始添加辅食。对于辅食的添加,最初应该优选含铁的米粉,当然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由少到多,由细到粗,由少量到多量,由一种到多种,由稀到稠。比较常用的辅食,除了米粉以外,也可以适当添加果汁、米糊、米汤、米粥,也可以逐渐开始添加泥类的水果,如苹果泥、土豆泥等,一般在添加辅食时,先要连续的添加3天,宝宝如果对辅食不耐受,也就不要再给他进行添加了。
语音时长 02:27

2021-09-29

70357次收听

02:57
婴儿需要喂水喝吗
婴儿需要不需要喝水,取决于婴儿年龄,婴儿一般情况下,6个月以内的婴儿,不管它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都是不用喝水的。因为母乳中或者是沏奶粉的水,已经能够逐步满足6个月以内婴儿对水分的需求,除非他喝奶非常少,或者是有疾病状态才需要喝水,否则都不用额外的补充水分。6个月以上随着辅食的添加,可以给适当的喝水。喝水的量在指南中也是有要求的,一般情况下不能超过180ml,不能喝太多的水,适当的喝水就可以了。尤其是在夏天不显性的失水,出汗相对比较多,这种孩子就要给他适当的补充水分。
03:03
新生婴儿可以喝水吗
新生儿是可以喝水的,但要看具体的情况。新生儿本身胃容量较小,且有母乳或代乳品的供给,所以没有必要额外的补充水分。如果天气较热,孩子相对嘴唇较干燥,且所处环境较干燥,应该给孩子适当的补充水分,但也不主张喝太多。还有特殊的情况,比如孩子有新生儿的黄疸,这时要服用益生菌或者服用药物来治疗,需要配合喝一点水来加速代谢。新生儿是否需要喝水,要看孩子有没有缺水的症状,最典型的是口唇干燥不干燥,如果有,且外界环境温度又燥、又热,这时要给孩子适当的补充水分。
宝宝吃奶粉几个月换段
宝宝吃奶粉几个月换一段需要结合宝宝的年龄来决定。刚出生的宝宝一般选择一段奶粉,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6个月到一岁之前可以使用二段奶粉。当宝宝满一岁之后,可以使用三段奶粉,当然更换奶粉的时间也要结合大人给宝宝选择的奶粉牌子来决定。宝宝在吃奶粉阶段,不要经常更换,其他牌子的宝宝肠道不适应,引发呕吐、拉肚子或者营养不良等症状。在给宝宝吃奶粉的时候,要以少量多餐的方式喂养,两顿奶粉之间可以适当的给宝宝添加一些温水,避免宝宝身体上火。宝宝喝完奶粉之后,需要立即将奶瓶进行消毒,避免滋生细菌。
语音时长 01:04

2021-06-09

71453次收听

宝宝换奶粉会有什么症状
宝宝换奶粉之后具体会出现什么症状,也是根据宝宝的肠胃耐受能力决定的,有的宝宝刚刚换过奶粉之后会出现拉肚子的问题,还有可能会出现上火等情况。宝宝吃过某一个品牌的奶粉,忽然换奶粉可能会出现不爱喝奶,因为宝宝出生的时候,嗅觉和味觉都已经发育的比较成熟了,奶粉的味道有一丁点改变,宝宝就会出现不爱吃奶的问题。有肠胃比较虚弱的宝宝换过奶粉之后可能会出现上火和肠胃不适的问题,还有的会出现便秘等一系列肠胃疾病,这种情况可以先观察几天,如果还是不适应可以给宝宝换回原来的奶粉。
语音时长 01:09

2021-05-28

98160次收听

01:43
吃母乳的宝宝需要喝水吗
纯母乳喂养,即6个月以内的小孩,一般不主张喂水,因为母乳中的水分,已经满足孩子水的代谢,如果再给孩子喂水,可能会影响到孩子对奶的摄入量,从而影响生长发育。但是如果孩子开始添加辅食,不以纯母乳为主,这时可以适当的饮水,饮水量一般保持在200ml以内。所以母乳喂养的孩子,分6个月以内、6个月以上,添没添加辅食,添加了多少辅食,来决定是不是需要喂水。一般情况下,如果是6个月之内,纯母乳喂养的孩子可以不补水,最好不补水。
02:04
母乳喂养还需要喂水吗
母乳当中水分的含量足够孩子生理上对水的需求,所以对于一个纯母乳喂养的孩子不需要额外再喂水,四个月可以适当喂水,过多会加重肾脏负担,因为孩子小,肾脏没发育完善。也需要因具体的情况而定,如果宝宝经常出汗、尿黄需要适当补充水分。比如到了夏天妈妈出汗特别多,孩子也会出汗很多,会造成孩子体内液体流失的量比较多,在这个时候要提醒妈妈及时的补充液体,多喝一些水。如果这个时候,用小勺来给孩子喂一些清洁水,孩子如果能够接受,也可以适当喂一些。
02:47
宝宝营养不良的症状
孩子营养不良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体重不增、皮肤粗糙、发质细软、个子矮等等,甚至还会出现贫血现象,而且脂肪也会明显减少。一、孩子早期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孩子体重增长不好,不增或者下降。二、随着孩子月龄的增长或者年龄增长,营养不良没有得到矫正,就会出现皮肤粗糙,毛发细软、偏黄、容易断,手指会有倒刺,指甲会有凹陷。三、随着营养不良继续加重,孩子的身高也会明显落后于同年龄段正常孩子,同时会出现营养素的缺失,比如缺钙、维生素D、锌、铁等或者出现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四、皮下脂肪会变得非常薄,用手在孩子肚脐旁两三公分处,拇指和食指距离两三公分的情况下捏起来,中间非常薄,即皮下脂肪明显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