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应该如何护理
腹泻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注意休息、腹部保暖、遵医嘱用药等方式护理。腹泻通常由饮食不当、肠道感染、食物过敏、胃肠功能紊乱、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腹泻期间应选择低脂低纤维的清淡食物,如米粥、面条、馒头等易消化主食。避免高糖高脂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牛奶、豆类等产气食物的摄入。急性期可短暂禁食4-6小时后逐步恢复进食,采用少食多餐原则,每日进食5-6次,每次摄入量控制在平时的一半。
2、补充水分
每排出一次稀便需额外补充100-200毫升液体,可选择口服补液盐、淡盐水、米汤或苹果汁。避免饮用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饮料,婴幼儿可继续母乳喂养。观察尿液颜色,若呈深黄色提示需增加补液量。出现口渴、尿量减少等脱水症状时需立即就医。
3、注意休息
腹泻期间应减少体力活动,保持每日8-10小时睡眠。避免久坐或突然改变体位,如厕后建议卧床休息30分钟。婴幼儿需家长密切观察精神状态,避免剧烈哭闹消耗体力。若伴随发热症状,需每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
4、腹部保暖
使用40℃左右的热水袋热敷脐周区域,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穿着高腰棉质内衣避免腹部受凉,睡眠时加盖薄毯。按摩时沿顺时针方向轻揉腹部,避开饭后1小时内操作。若出现腹部绞痛加剧需停止热敷并及时就诊。
5、遵医嘱用药
细菌性腹泻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诺氟沙星胶囊等药物。病毒性腹泻通常不使用抗生素,可配合消旋卡多曲颗粒调节肠道功能。切忌自行服用止泻药掩盖病情,用药期间需记录排便次数和性状变化。
腹泻护理期间需每日测量体重,若3日内体重下降超过5%或出现血便、持续高热、意识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恢复期逐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2周内避免生冷食物。家长护理婴幼儿时需特别注意臀部清洁,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护臀霜,预防尿布疹。保持室内通风,患者餐具需单独消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