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穿孔怎么办
消化性溃疡穿孔需立即就医,治疗方式主要有禁食胃肠减压、抗生素治疗、质子泵抑制剂注射、腹腔镜修补术、开腹手术等。
消化性溃疡穿孔是胃肠壁全层破裂的急症,胃酸和消化液漏入腹腔可能引发化学性腹膜炎。患者突发上腹刀割样剧痛并迅速扩散至全腹,伴随板状腹、发热、休克等症状。确诊需结合腹部立位X线片见膈下游离气体,或CT显示腹腔积气积液。禁食和胃肠减压可减少消化液外漏,静脉注射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能抑制胃酸分泌。头孢曲松钠联合甲硝唑可预防细菌性腹膜炎,腹腔镜手术适合穿孔小于5毫米且发病12小时内的病例,开腹手术适用于大穿孔或合并腹腔污染者。术后需持续胃肠减压5-7天,逐步过渡到流质饮食。
未及时治疗的穿孔会导致脓毒性休克和多器官衰竭,死亡率超过50%。糖尿病患者和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者更易发生穿孔。部分患者穿孔前有反酸、黑便等溃疡病史,但约30%以穿孔为首发表现。修补术后应规范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避免服用阿司匹林等损伤胃黏膜药物。反复发作的溃疡需定期胃镜复查,警惕癌变可能。
消化性溃疡穿孔康复期应选择低纤维少渣饮食,如米汤、藕粉等逐步过渡到软食,避免辛辣刺激及过热食物。戒烟戒酒,保持规律作息,餐后2小时内避免平卧。按医嘱服用枸橼酸铋钾等胃黏膜保护剂,幽门螺杆菌阳性者需完成14天四联疗法。术后3个月复查胃镜评估愈合情况,出现呕血、持续腹痛需及时返院。日常注意缓解精神压力,非甾体抗炎药必须与胃药联用,冬季做好腹部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