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掌肿了是怎么回事
脚掌肿可能由长时间站立、外伤、痛风、静脉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休息抬高患肢、冷敷、药物治疗、压力治疗、手术等方式缓解。
1、长时间站立
长时间保持站立姿势会导致下肢静脉回流受阻,组织液积聚在脚掌部位引发肿胀。这种情况通常表现为双侧对称性肿胀,休息或抬高下肢后缓解。建议减少持续站立时间,每小时活动下肢促进血液循环,穿戴弹力袜有助于预防肿胀复发。
2、外伤
脚部扭伤、骨折等外伤会造成局部毛细血管破裂,组织液渗出形成肿胀,多伴随疼痛和皮下淤血。急性期应遵循RICE原则:立即停止活动,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冰敷15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将患肢抬高超过心脏水平。若48小时后仍持续肿胀,需排除韧带损伤或隐匿性骨折。
3、痛风
血尿酸水平升高导致单钠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常引起第一跖趾关节突发红肿热痛。急性发作期可遵医嘱使用秋水仙碱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苯溴马隆胶囊等药物。日常需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每日饮水保持2000毫升以上促进尿酸排泄。
4、静脉功能不全
下肢静脉瓣膜功能缺陷会使血液淤滞在下肢,表现为晨轻暮重的凹陷性水肿,可能伴随皮肤色素沉着。确诊后需长期穿戴医用二级压力袜,口服地奥司明片改善静脉张力,严重静脉曲张者可考虑射频消融术或硬化剂注射治疗。
5、心力衰竭
心脏泵血功能减退时,体循环淤血会导致双下肢对称性水肿,按压后出现持久凹陷,常伴有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需完善心脏超声等检查,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利尿剂,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3克,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
出现脚掌肿胀时建议记录肿胀发生时间、诱因及伴随症状。避免摄入过咸食物以防水钠潴留加重水肿,睡眠时用枕头垫高双脚促进静脉回流。若肿胀持续超过3天不缓解,或伴随发热、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排查深静脉血栓等严重疾病。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足部护理,每日检查皮肤有无破损感染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