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草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茜草具有凉血止血、活血祛瘀、清热解毒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吐血、衄血、崩漏、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等症状。
1、凉血止血
茜草性寒,归肝经,能清血分热而止血,适用于血热妄行导致的吐血、衄血、尿血、崩漏下血等出血症状。其有效成分茜草素可缩短凝血时间,促进血小板聚集。临床常与生地黄、牡丹皮等配伍使用,如茜草散。
2、活血祛瘀
茜草能疏通经络、散瘀止痛,对跌打损伤、瘀血肿痛有显著效果。其活血成分可改善局部微循环,加速瘀血吸收。治疗外伤瘀肿时可配伍红花、桃仁,如桃红四物汤;治经闭痛经常与当归、川芎同用。
3、清热解毒
茜草对热毒疮疡、咽喉肿痛有一定疗效,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微生物。外用可捣敷患处,内服多配伍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药。现代研究显示其提取物对多种炎症因子具有抑制作用。
4、通经活络
茜草能缓解风湿痹痛、关节不利,尤其适用于湿热痹证。其活性成分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关节肿胀疼痛。常与忍冬藤、秦艽等配伍,如宣痹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5、抗肿瘤
茜草中的蒽醌类成分具有抗肿瘤活性,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血管生成等途径发挥作用。实验研究表明其对肝癌、乳腺癌等癌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但临床尚需进一步验证。
使用茜草时需注意其性寒活血,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脾胃虚寒者应配伍温中药。鲜品外用可能引起皮肤过敏,宜先小面积试用。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避免长期大量服用。日常可配伍红枣、生姜等调和药性,煎煮时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