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摔伤怎么辨别骨折
手腕摔伤后可通过局部畸形、异常活动、骨擦音、功能障碍和影像学检查辨别是否骨折。骨折通常由直接暴力、间接暴力、积累性劳损等因素引起,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局部畸形
骨折后由于断端移位,可能出现手腕部肿胀、成角或缩短等畸形。与单纯软组织损伤的均匀肿胀不同,骨折的畸形通常呈现不规则隆起或凹陷,触摸时可感知骨骼连续性中断。若发现手腕形状明显异常,需高度警惕骨折可能。
2、异常活动
正常情况下手腕关节不能反向弯曲或旋转,若受伤后出现非关节部位的异常活动,提示可能存在完全性骨折。测试时应由医生轻柔操作,避免自行尝试导致二次损伤。不完全骨折可能不表现此特征。
3、骨擦音
骨折端相互摩擦会产生捻发音或骨擦感,这是骨折的特异性体征之一。检查时医生会固定患肢近端,轻微活动远端,但非专业人员不应重复此操作。需注意软组织肿胀严重时可能掩盖此体征。
4、功能障碍
骨折后因疼痛和结构破坏,会出现主动活动能力丧失,如无法完成握拳、腕背伸等动作。单纯挫伤虽也有疼痛,但通常保留部分活动度。功能障碍程度与骨折严重性呈正相关。
5、影像学检查
X线片能直接显示骨折线、碎骨片和移位情况,是确诊的金标准。CT对隐匿性骨折分辨率更高,MRI则适用于合并韧带损伤的评估。临床疑似骨折但初次影像阴性者,需在伤后1-2周复查。
手腕摔伤后应即刻停止活动并用硬板固定患肢,冰敷可减轻肿胀但避免直接接触皮肤。24小时内避免热敷或揉按,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优质蛋白促进愈合。无论是否确认骨折,持续疼痛超过3天或出现手指麻木、苍白等症状时须立即就诊。康复期应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进行功能锻炼,不可过早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