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骨疽是什么病
附骨疽是中医对化脓性骨髓炎的称谓,指由细菌感染引起的骨组织化脓性炎症,常见于儿童及免疫力低下者,多由外伤或血源性感染引发。
1、病因病理
附骨疽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经血行传播或直接侵入骨组织所致。开放性骨折、糖尿病足溃疡等局部创伤为常见诱因,免疫力低下者更易进展为慢性骨髓炎。病理表现为骨皮质破坏、死骨形成及窦道流脓。
2、临床表现
急性期突发高热寒战,患肢剧痛拒按,局部红肿热痛明显。慢性期可见经久不愈的窦道排出脓液,X线显示死骨空腔。儿童好发于长骨干骺端,成人多见于椎体。
3、诊断方法
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增高。影像学检查首选MRI,可早期发现骨髓水肿;CT能清晰显示死骨;X线在发病2周后可见骨膜反应。脓液培养可明确病原体。
4、西医治疗
急性期需静脉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等抗生素4-6周。慢性期行病灶清除术联合注射用万古霉素局部灌洗,严重者需植入抗生素骨水泥。
5、中医调理
初期用仙方活命饮加减清热解毒,成脓期投透脓散托毒外出,溃后期以十全大补汤扶正生肌。外治可用金黄散箍围消肿,九一丹提脓祛腐,生肌玉红膏促进创面愈合。
患者应保持患肢制动,高蛋白饮食促进组织修复,定期换药观察创面。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康复期可进行渐进式功能锻炼,但需避免过早负重。出现发热或创面渗液增多时须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