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青的常见用法有哪些
扁青的常见用法主要有外用涂抹、内服散剂、配伍煎汤、研末调敷、制成丸剂等。
1、外用涂抹
扁青可研磨成细粉后直接涂抹于患处,常用于治疗皮肤溃疡、湿疹等表层炎症。其矿物成分具有收敛作用,能帮助创面干燥结痂。使用前需清洁患处,避免与开放性伤口直接接触。
2、内服散剂
将扁青与其它药材配伍制成散剂口服,传统用于缓解胃痛、反酸等胃肠不适。需严格掌握剂量,通常单次用量不超过1克,过量可能引起恶心等不良反应。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3、配伍煎汤
扁青常与黄连、黄芩等清热药材共同煎煮,用于肝胆湿热证候。煎煮时间需控制在20-30分钟,久煎可能降低药效。药液宜饭后温服,可减轻对胃肠黏膜的刺激。
4、研末调敷
扁青粉末与醋或蜂蜜调和后外敷,适用于跌打损伤引起的局部肿痛。调制时需保持器具干燥,避免有效成分水解。敷药厚度以覆盖患处为宜,每日更换1-2次。
5、制成丸剂
扁青可与朱砂、雄黄等矿物药配伍制成丸剂,用于癫痫、惊风等病症。丸剂需密封避光保存,服用时用温黄酒送服以增强药效。长期使用需定期检测肝肾功能。
使用扁青时应注意其含有铜化合物,孕妇及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外用时出现皮肤瘙痒应立即停用,内服后出现呕吐、腹泻需及时就医。建议在正规医疗机构购买炮制合格的扁青,避免自行采集矿物原料。储存时应置于干燥阴凉处,防止受潮结块影响药效。传统用法需结合现代医学诊断,急重症患者应及时接受规范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