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动脉错位是心脏病吗
大动脉错位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病,属于心脏大血管结构异常的疾病类型。
大动脉错位指主动脉与肺动脉在心脏的起源位置发生互换,导致体循环和肺循环血液流向异常。正常情况下主动脉从左心室发出,肺动脉从右心室发出,而该疾病中主动脉连接右心室,肺动脉连接左心室。这种解剖结构异常会使得缺氧血直接进入体循环,氧合血则在肺循环中重复流动,若不及时干预可导致严重缺氧、心力衰竭等并发症。根据是否合并室间隔缺损等其他心脏畸形,可分为完全型大动脉错位和矫正型大动脉错位两种主要类型。
完全型大动脉错位患儿出生后即出现明显紫绀、呼吸困难等症状,需在新生儿期接受动脉调转术等手术治疗。矫正型大动脉错位因存在室间隔缺损等代偿性畸形,症状出现较晚但仍需手术矫正。产前超声检查可发现部分病例,出生后通过心脏超声、心导管检查等可明确诊断。该病发病机制与胚胎期圆锥动脉干发育异常有关,具体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孕期感染或药物暴露等相关。
确诊大动脉错位后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环境温度适宜以减少心脏负荷。母乳喂养的婴儿需少量多次喂食,监测体重增长情况。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心脏功能,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注意观察有无心律失常、感染等并发症。日常需预防呼吸道感染,疫苗接种前应咨询心脏专科医生。若出现口唇青紫加重、喂养困难或意识改变等表现,须立即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