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变性骨关节炎怎么办
退变性骨关节炎可通过减轻体重、适度运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退变性骨关节炎通常与关节软骨磨损、年龄增长、肥胖、关节损伤、遗传等因素有关。
1、减轻体重
超重会增加关节负担,加速软骨磨损。通过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减轻体重,有助于降低关节压力。建议选择低热量、高纤维的食物,避免高糖高脂饮食。体重减轻后,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症状可能得到缓解。
2、适度运动
适度运动能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稳定性。推荐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避免跑步、跳跃等高冲击活动。运动前做好热身,运动强度以不引起关节疼痛为宜。规律运动有助于保持关节灵活性和功能。
3、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缓解症状。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可改善润滑功能。使用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长期使用。
4、物理治疗
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和关节僵硬。超声波治疗、电疗等物理疗法能减轻炎症和疼痛。矫形器或支具可帮助分担关节负荷,改善步态。物理治疗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避免不当操作加重损伤。
5、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病例,可能需要进行关节镜清理术、截骨术或人工关节置换术。手术可消除疼痛源,恢复关节功能。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手术决策需由医生根据病情评估后做出。
退变性骨关节炎患者日常应注意关节保暖,避免受凉。保持正确姿势,减少爬楼梯、下蹲等动作。可适当补充钙和维生素D,但需避免过量。定期复查评估病情进展,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症状加重或出现关节畸形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