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筋膜炎症状有哪些
足底筋膜炎的症状主要有晨起足跟痛、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疼痛加重、足底压痛、局部肿胀和活动受限。足底筋膜炎是足底筋膜的无菌性炎症,可能与过度运动、足部结构异常、体重过重等因素有关。
1、晨起足跟痛
晨起下床时足跟部出现尖锐疼痛是典型表现,因夜间筋膜挛缩后突然牵拉导致。疼痛多在行走数步后缓解,但久坐后重新站立时可能复发。建议选择有足弓支撑的软底鞋,避免赤足行走。
2、站立行走痛
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足底出现烧灼样疼痛,常见于教师、运动员等职业人群。疼痛多集中于足跟内侧,休息后可减轻。使用足跟垫或定制矫形鞋垫有助于分散压力。
3、足底压痛
按压足跟前方或足弓处可诱发明显疼痛,严重时放射至全足底。可能与筋膜微小撕裂有关。急性期可冰敷疼痛部位,每次15分钟,每日重复进行。
4、局部肿胀
部分患者伴随足底轻度肿胀,皮肤温度可能升高。需与痛风性关节炎鉴别。穿戴加压袜并抬高患肢有助于缓解症状。
5、活动受限
严重时出现踝关节背屈受限,影响跑跳等运动功能。可能与跟腱紧张相关。建议进行足底筋膜拉伸训练,如用毛巾牵拉脚趾保持30秒。
足底筋膜炎患者应控制每日步数在合理范围,避免穿硬底鞋或人字拖。体重过重者需逐步减重,运动前充分热身。若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需考虑体外冲击波治疗或局部注射治疗。日常可进行踩网球滚动按摩、冷热交替泡脚等护理,疼痛持续加重时需及时就医排除应力性骨折等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