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虚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有哪些
肺气虚可能由先天禀赋不足、长期劳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环境因素、情志失调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中药调理、饮食调节、运动康复、针灸推拿、避免诱因等方式治疗。
1、先天禀赋不足
部分人群因先天体质虚弱,肺脏功能发育不全,易出现气短乏力、语音低微等肺气虚表现。此类情况需注重后天调养,可遵医嘱使用补肺益气类中成药如补中益气丸、玉屏风颗粒、参苓白术散等。日常可适当食用山药、百合等补益肺气的食物,避免过度耗气活动。
2、长期劳累
持续体力透支或脑力过度消耗会导致宗气生成不足,表现为易感冒、自汗等症状。建议调整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睡眠,配合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增强肺功能。若伴随明显倦怠,可咨询中医师使用生脉饮口服液、黄芪精口服液等制剂。
3、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长期耗伤肺气,常见咳嗽无力、痰液清稀等症状。治疗需控制原发病,可联合使用蛤蚧定喘胶囊、固本咳喘片等中成药。急性发作期应配合西药如氨茶碱片、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控制症状。
4、环境因素
长期处于空气污染环境或寒冷干燥气候中,会损伤肺卫之气。需改善居住环境湿度,佩戴口罩防护,冬季注意颈部保暖。可选用川贝枇杷膏润肺,或含服西洋参片增强抗病能力。
5、情志失调
长期忧思过度易导致肺气郁结,出现胸闷叹息等症状。需保持情绪舒畅,可通过冥想、呼吸训练调节。中医辨证属肝郁犯肺者,可配合逍遥丸、柴胡舒肝丸等疏肝理气药物。
肺气虚患者日常应避免吸烟及二手烟,注意防寒保暖,饮食宜温补,适量食用银耳羹、杏仁茶等润肺之品。坚持腹式呼吸训练能增强膈肌力量,推荐每天进行30分钟快走、瑜伽等低强度运动。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咯血、呼吸困难时需及时就医,避免发展为肺阳虚或并发其他脏器病变。中药调理需根据体质辨证用药,不建议自行长期服用固涩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