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皮肤瘙痒是怎么回事
老年人皮肤瘙痒可能由皮肤干燥、过敏反应、慢性疾病、神经性皮炎、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保湿护理、抗过敏治疗、基础病控制、局部用药、调整药物等方式缓解。
1、皮肤干燥
老年人皮脂腺功能减退导致皮肤屏障受损,表现为脱屑、皲裂伴瘙痒。建议每日使用含尿素或凡士林的润肤乳,沐浴水温不超过40摄氏度,避免使用碱性皂类。若伴随抓痕或继发感染,需就医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等外用抗生素。
2、过敏反应
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可引发荨麻疹样瘙痒,常见红斑、风团。需排查近期新换的洗涤剂或衣物材质,必要时口服氯雷他定片。严重者可能出现喉头水肿,需立即急诊处理。
3、慢性疾病
糖尿病、尿毒症等代谢疾病会导致皮肤瘙痒,与毒素沉积或神经病变相关。糖尿病患者多见下肢瘙痒伴色素沉着,需控制血糖;尿毒症患者需加强透析。两者均可能需使用加巴喷丁胶囊调节神经敏感性。
4、神经性皮炎
长期搔抓形成苔藓样变,好发于颈后、肘窝等部位。可外用卤米松乳膏联合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夜间戴棉质手套防止无意识抓挠。压力因素明显者需配合心理疏导。
5、药物副作用
阿司匹林肠溶片、卡托普利片等药物可能引发药疹伴瘙痒。发现用药与瘙痒时间关联时,应记录皮疹形态并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禁止自行停药。
老年皮肤瘙痒患者应穿着纯棉宽松衣物,冬季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50%-60%,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洗澡后3分钟内涂抹保湿剂,每周修剪指甲防止抓伤。若瘙痒持续2周不缓解、夜间影响睡眠或出现皮肤溃烂,需及时至皮肤科就诊排查恶性肿瘤等隐匿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