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鉴别诊断
猩红热需与麻疹、风疹、药物疹、川崎病、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猩红热是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典型表现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脱屑。
1、麻疹
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前驱期有发热、咳嗽、流涕、结膜充血等卡他症状,口腔黏膜可见科氏斑。皮疹为红色斑丘疹,从耳后发际开始,逐渐蔓延至面部、躯干和四肢,疹退后留有棕色色素沉着。麻疹患者通常无咽峡炎表现,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与猩红热的白细胞升高不同。
2、风疹
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表现为低热、轻微上呼吸道症状,耳后和枕部淋巴结肿大。皮疹为淡红色斑丘疹,先出现在面部,后迅速蔓延至全身,疹退后无脱屑。风疹患者咽部症状轻微,无杨梅舌和口周苍白圈等猩红热特征性表现。
3、药物疹
药物疹有明确用药史,皮疹形态多样,可为麻疹样、猩红热样或多形红斑样,分布不对称,常伴有瘙痒。药物疹患者无发热或仅有低热,无咽峡炎和草莓舌表现,停药后皮疹可逐渐消退。常见引起药物疹的药物包括青霉素类、磺胺类和抗癫痫药等。
4、川崎病
川崎病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为持续高热、双眼球结膜充血、口唇皲裂、草莓舌、手足硬性水肿和颈部淋巴结肿大。皮疹为多形性红斑,可伴有卡介苗接种处红肿。川崎病患者无咽峡炎表现,后期可出现冠状动脉病变,与猩红热的链球菌感染病因不同。
5、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引起猩红热样皮疹,但通常与伤口感染或烫伤有关。患者有高热、全身中毒症状明显,皮疹可为弥漫性红斑或脓疱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咽部症状不明显,细菌培养可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猩红热的链球菌培养结果不同。
猩红热患者需隔离治疗,注意休息,保持口腔清洁,多饮水,进食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房间要通风换气,患者的衣物、餐具等应单独清洗消毒。密切接触者需医学观察,出现发热、咽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预防猩红热需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