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新生儿有黄疸能打疫苗吗

66646次浏览

新生儿存在黄疸的情况,通常不建议打疫苗,以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通常来说,生理性黄疸这种情况,80%的孩子都会存在的,一般出生后2个星期内就会消退。等到孩子满月以后,倘若依然没有消退,就考虑是病理性黄疸,必须及早治疗才可以接种疫苗。

现实生活之中,我们都知道,对于孩子来说,借助接种疫苗来获得抗体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否则,一旦身体娇柔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倘若受到了病毒的侵害,很容易受损。那么,新生儿有黄疸能打疫苗吗?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吧。
  通常不建议新生儿在患有黄疸的情况下接受疫苗注射,以免导致孩子的身体健康存在隐忧。
  通常来说,孩子接受疫苗注射的时候,往往都是要求哈子处于一个完全健康的情况才可以接受疫苗接种的,这也是为了安全着想,也是本着对孩子负责任的一种态度。
  新生儿黄疸,乃一种比较常见的新生儿症状,通常80%左右的足月儿,都会发生一些生理性黄疸的现象。一般来说,倘若属于生理性黄疸,那么所持续的时间,通常不会太久,一般只需要约莫2个星期的时间就会自行消失。
  而孩子接受疫苗注射的时间,跟孩子所注射的疫苗种类的不同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卡介疫苗是出生的时候接种的;而乙肝疫苗是孩子满月的时候接种的。倘若孩子在满月这个时候,身上的黄疸依然没有完全消退,那么家长就需要考虑一下孩子的情况属于病理性黄疸了。
  这个时候,建议家长最好及时把孩子带到正规医院接受相关的检查,需要明确一下孩子的肝功能指标如何,倘若黄疸指数稍稍偏高,那么这种情况是可以考虑接受疫苗接种的。不过,倘若黄疸指数偏高比较多,那么就建议不要给孩子接种疫苗了,最好先把孩子的黄疸给处理掉,然后再考虑给孩子注射疫苗。
  综上所述,新生儿能够接受疫苗接种,需要考虑孩子的真实情况,倘若家长没有把握,最好征求医生的专业意见,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操作就可以了。

相关推荐

新生儿黄疸与父母血型有关吗
新生儿黄疸可能与父母血型有关,但多数情况由其他因素引起。新生儿黄疸主要与胆红素代谢异常有关,常见原因包括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感染、溶血等。其中溶血性黄疸可能与父母血型不合有关,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
新生儿黄疸是怎么造成的
新生儿黄疸可能由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溶血性黄疸、胆道闭锁、感染等因素引起。新生儿黄疸通常表现为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可通过蓝光照射、药物治疗、换血疗法等方式治疗。
新生儿黄疸出现发烧症状怎么办
新生儿黄疸伴随发烧可通过蓝光照射、抗感染治疗、补液支持、退热处理、密切监测等方式干预。该症状通常由感染性黄疸、胆道闭锁、溶血性疾病、代谢异常、败血症等原因引起。
01:51
新生儿黄疸会嗜睡吗
新生儿黄疸可以出现嗜睡的表现。出现嗜睡的表现说明胆红素非常高,已经出现胆红素脑病了。如果胆红素在体内非常高,可以进入到脑。如果黄疸在脑内存在了,会对脑造成损伤,我们称之为核黄疸。核黄疸的孩子最主要的表现是精神状态的改变,即嗜睡。一个黄疸的孩子出现明显的嗜睡表现应该马上去医院就诊,检测胆红素严重程度,看是不是有显著的增高。如果有显著增高,要采用积极的治疗手段,甚至要要进行换血治疗。所以,如果一个黄疸的孩子出现嗜睡的表现要抓紧去医院就诊,这是比较危险的信号。
小儿黄疸值
小儿黄疸在生活中很常见,这种情况一般多发生在新生儿或者是早产儿身上。针对足月的新生儿儿黄疸数值一般是不超过205μmol/L也就是12mg/dl,早产儿黄疸数值不超过255μmol/L也就是15mg/dl。如果有超出或者持续升高就要及时治疗。
新生儿黄疸会有什么影响
新生儿黄疸可引起神经功能的损害,胆红素脑病的轻症的话会对听力、视力有影响,严重的情况下出现惊厥,手足徐动症、牙釉质发育不良,如胆道系统发育畸形导致可引起肝硬化肝衰竭等危及生命。对于间接胆红素升高,一般轻中度的升高对孩子是没有太大的影响,如果说达到了重度或极重度的高胆红素血症的话,胆红素可以透过血脑屏障进入到脑。一部分造成远期的神经系统损害比如姿势异常、智力发育落后的表现,另外不同病因黄疸引起损害不同,如果是宫内感染导致常常伴随有其他神经发育异常、肝功能异常、视网膜病变等,所以黄疸对新生儿对危害与病因不同有所不同。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增高引起的,胆红素对身体的损害是跟升高程度和导致胆红素升高原因不同而不同。
语音时长 01:52

2020-02-26

57258次收听

02:57
冬天怎么晒新生儿黄疸
阳光含有蓝光和绿光,它们对黄疸下降有一定帮助,但是并非所有黄疸都需要晒太阳。生理性黄疸的患儿,如果没有其他疾病表现,黄疸在14天左右会自然下降,没有必要刻意晒太阳。病理性黄疸可以适当晒太阳,但不能仅仅靠阳光降黄疸值,要知道引起黄疸的原因,因为不同的原因引起的黄疸,需要进行的治疗是不一样的。阳光中的蓝光、绿光,能让胆红素水溶性溶解之后排出体外,确实是可以降低一些黄疸的情况。但是在冬季的时候,如果把孩子的衣服全部脱开去晒太阳,可能对孩子来说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或者伤寒等。如果仅仅是为了降黄疸的话,最好到医院进行治疗。如果是母乳性黄疸,或者不用药物治疗的黄疸,可以在阳光比较好的时候,露出新生儿的手脚、脸部,适当晒一晒。
新生儿黄疸会不会自愈
新生儿黄疸会自己好吗: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饮食的增加,排便排出的增加,避免肝肠循环。新生儿随着日龄的增加,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逐渐的成熟,加快了胆红素的分解,黄疸大部分都是可以自行的消退完全自愈的。不存留任何的后遗症,对小儿也没有什么影响。病理性的黄疸,由于有病理因素的存在,黄疸不会自行的消退,一定需要带孩子到医院进行黄疸值的检测,寻找引起黄疸的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溶血性黄疸,需要经过蓝光照射、丙种球蛋白、阻断溶血、甚至换血治疗,早治疗预后会很好。肝细胞性或肝后性引起的黄疸,要根据所做的检查给予不同的治疗。哺乳性黄疸,可以试停母乳三天,黄疸明显下降后再继续吃母乳,就不会出现什么影响。所以病理性黄疸并不可怕,要及早发现治疗。
语音时长 01:50

2019-12-20

48431次收听

02:49
新生儿黄疸吃什么药
新生儿黄疸,不建议在无医生的指导下擅自的用药。新生儿黄疸是胆红素代谢的产物,正常情况下,胆红素经过肝脏加工代谢后可以溶于水,随着体液排出。其次当新生儿胆红素值超过正常范围内,则可以采取光疗的手段进行治疗。因此当新生儿出现黄疸的时候,首先应该到医院进行评估,明确病因,如果有胎便排出延迟,喂养减少的情况下可加强喂养,可以口服益生菌等调理肠道的菌群,促进排尿、排便引起胆红素的排出,严重的时候可以找专业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的治疗或者光照的治疗。如果是生理性黄疸,一般可以自愈。如果是病理性黄疸,建议去医院进行就诊,观察胆红素的水平,进行针对的病因性的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新生儿黄疸大便颜色
新生儿黄疸者若是因为生理性因素导致的,则大便刚开始会呈现出浅绿色,之后再变成黄色,随着黄疸程度加重,大便颜色会变为深黄色。同时,若是新生儿患上病理性黄疸,一般大便颜色都会变成深黄色,当胆汁无法正常分泌时,即胆道出现梗阻的情况,大便颜色会由黄色变化成白色,后来再变成陶土色。
02:19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
生理性黄疸的新生儿护理要注意母乳量充足,适当添加水分。病理性黄疸要注意合理的喂养,抗生素的使用,胆道系统的常规检查,对症使用药物治疗。一,生理性黄疸的孩子因为胆红素代谢异常,多半是吃母乳或开始母乳的量不足,这时的护理要注意合理的母乳喂养,把母乳量喂足,适当的添加水分,可以帮助生理性黄疸尽快的消退。二,病理性黄疸如果给予诊断,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护理,根据不同病因护理不同。三,如果来源于溶血性的黄疸或者是感染性的黄疸,护理区别于肝胆系统的黄疸,如果感染可使用抗生素治疗,以及其他相关对症药物的服用。
新生儿黄疸很严重吗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一般的生理性黄疸会随着新生儿不断的生长、代谢会逐步消失;而一旦出现病理性黄疸,可能会出现特殊的并发症、后遗症,所以一旦出现进行性加重和黄疸程度过深、还有退而复现的黄疸,这都提示新生儿可能出现特殊的病理性黄疸,需要做进一步相关的检查来明确病因。做治疗首先要进行光疗,然后根据患儿黄疸发生的具体病因,再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严重的可以并发新生儿脑病,新生儿脑病顾名思义是胆红素侵犯到神经系统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造成的胆红素在特殊神经核的沉积,特殊情况下可以造成胆红素脑病,并出现特殊的并发症、后遗症,严重的可能威胁婴儿的身体健康。
语音时长 01:41

2019-04-26

60829次收听

新生儿黄疸照蓝光有危害吗
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副作用明显,会使新生儿出现发热、腹泻和皮疹的征兆,另外新生儿在治疗后会出汗而引起脱水、眼部损伤和酸中毒等情况。因此,在新生儿蓝光治疗时,为避免给眼睛造成伤害,同时生殖器部位也要用东西遮盖住,以免造成黏膜受损。
语音时长 02:55

2018-09-21

60843次收听

新生儿为什么会得黄疸
新生儿容易患黄疸跟新生儿胆红素的代谢特点有关系。新生儿期由于胆红素的产生过多,胎儿在宫内低氧环境中生活,红细胞的数相对比较多,如果出生时候延迟脐带结扎,红细胞数目会更多,胎儿的红细胞的寿命比较短,一般是在70到100天,所以胆红素的量也比较多;出生后又开始用肺呼吸,血氧分压的升高,过多的红细胞迅速破坏,这样使血中非结合胆红素增加更多。成人每天生成胆红素的量大概是在65微摩尔每升,也就是3.8毫克每公斤,新生儿每天生成的胆红素为145.4微摩尔每升,也就在8.5毫克每公斤,相当于成人的两倍多,因此新生儿肝脏,代谢胆红素的负荷要大于成人,比如说胆红素的产生过多。第二是胆红素与白蛋白连结运送能力不足。新生儿出生后短暂的阶段内,有轻重不等的酸中毒,酸中毒会影响胆红素与白蛋白的连接数量,早产儿血中白蛋白偏低,使胆红素连接运送能力不足;第三是肝细胞摄取非结合胆红素的能力差,新生儿肝细胞内缺乏Y蛋白和Z蛋白,Y蛋白和Z蛋白只有成人的5%到20%,在生后的第五天才逐渐体内合成,这两种蛋白具有摄取非结合胆红素且转送到滑面内质网进行代谢的功能,由于Y蛋白和Z蛋白的合成不足,影响了肝细胞对非结合胆红素的摄取,所以这些原因容易导致新生儿黄疸。第四是肝脏酶的系统发育不成熟,因为新生儿肝脏的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和尿嘧啶核苷二磷酸糖脱氢酶也就说UDPG脱氢酶,这些酶的不足或者是合成受到抑制,不能将非结合胆红素转变为结合胆红素,以致非结合胆红素潴留在血中而发生黄疸,这种肝脏酶在生后一周左右才开始增多,如果是早产儿这个酶的合成会成熟更晚;第五是肠肝循环的特殊性,新生儿生后头几天,肠道内正常的菌群尚未建立,因此随胆汁进入肠道内结合胆红素,不能被还原为粪胆原;另一方面是新生儿肠道中,有较多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它能将结合胆红素水解为非结合胆红素,后者被肠黏膜吸收,经过门静脉返回到肝脏中,这是新生儿肠肝循环的特点,这些结果使肝脏代谢胆红素的负担加重,而使非结合胆红素潴留在血中。上述五个原因容易导致新生儿出现黄疸。
语音时长 03:44

2018-09-14

64461次收听

01:50
新生儿黄疸危险吗
新生儿黄疸有危险。新生儿黄疸的严重并发症,主要是可以出现胆红素脑病。当新生儿出现血清胆红素重度升高的时候,或者是在这时,新生儿同时存在着一些高危因素的时候,可以使得未结合胆红素,透过血脑屏障入脑,从而可以导致胆红素脑病的发生。一旦患儿出现胆红素脑病,可能会造成眼球运动障碍、听觉障碍、脑瘫、智能落后、抽搐、抬头无力以及流涎等后遗症的发生。当患儿存在着早产、窒息、呼吸困难、缺氧、严重感染、低蛋白血症、低血糖、低体温、酸中毒的时候,或者是当患儿出现体重低于1.5公斤这些高危因素的时候,血清胆红素低于临界值,都可以导致患儿发生胆红素脑病的情况。一般情况下,胆红素脑病在患儿出现重度黄疸高峰以后12小时到24小时之内,可以出现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