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措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通过氧疗护理、呼吸训练、药物管理、营养支持和心理疏导等措施改善症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由长期吸烟、空气污染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
1、氧疗护理
长期低流量氧疗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重要护理措施,氧流量控制在1-2升/分钟,每日吸氧时间建议超过15小时。使用制氧机或氧气瓶时需保持鼻导管清洁,避免氧中毒。患者血氧饱和度低于88%时应及时进行氧疗,外出活动可携带便携式氧气设备。
2、呼吸训练
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能帮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改善通气功能。缩唇呼吸时用鼻吸气2秒,缩唇缓慢呼气4-6秒。腹式呼吸可取仰卧位,一手放腹部感受呼吸起伏。每日训练2-3次,每次10分钟,可配合呼吸训练器增强效果。
3、药物管理
遵医嘱规范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和糖皮质激素,如沙丁胺醇气雾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掌握吸入装置正确使用方法,用药后漱口预防口腔真菌感染。记录药物使用时间和反应,出现心悸、手抖等副作用时及时就医调整方案。
4、营养支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需保证每日热量摄入,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如鱼肉、鸡蛋、西蓝花。少食多餐避免饱胀影响呼吸,限制盐分摄入减轻水肿。体重指数低于18.5需营养干预,吞咽困难者可选择营养补充剂。
5、心理疏导
疾病导致的活动受限易引发焦虑抑郁,可通过呼吸放松训练、正念冥想缓解压力。参加病友互助小组分享应对经验,家属应给予情感支持。严重心理问题需寻求专业心理咨询,避免负面情绪加重呼吸困难症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需戒烟并避免二手烟,保持居住环境通风良好。冬季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定期复查肺功能,记录每日症状变化,出现发热、痰量增多等急性加重表现时立即就医。保持适度活动如散步、太极拳,避免过度劳累诱发呼吸困难。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引起慢阻肺是怎么得的
- 2 什么是慢阻肺
- 3 慢阻肺严重吗
- 4 慢阻肺怎么得的
- 5 什么是慢阻肺?
- 6 慢阻肺应该注意的问题
- 7 慢阻肺是怎么引起的
- 8 慢阻肺是怎样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