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小儿戊型病毒性肝炎的症状

52600次浏览

小儿戊型病毒性肝炎的症状主要有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黄疸、肝区疼痛等。戊型病毒性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儿童感染后可能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

1、乏力

小儿戊型病毒性肝炎早期常表现为乏力,孩子可能显得比平时更容易疲倦,活动量减少,喜欢躺着或坐着。这种乏力感通常与病毒感染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有关,肝脏功能受损也会影响能量代谢。家长需注意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若持续乏力应尽早就医。

2、食欲减退

食欲减退是小儿戊型病毒性肝炎的常见症状,孩子可能对平时喜欢的食物也提不起兴趣,进食量明显减少。这与肝脏炎症影响消化功能有关,严重时可能伴有厌油腻食物的表现。家长可准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保证营养摄入。

3、恶心呕吐

恶心呕吐在小儿戊型病毒性肝炎中较为常见,尤其在疾病初期表现明显。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能出现胆汁样呕吐。这是由于肝炎病毒直接刺激胃肠道黏膜以及肝脏炎症反应引起的。家长需注意防止孩子脱水,可适当补充口服补液盐。

4、黄疸

黄疸是小儿戊型病毒性肝炎的典型症状,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尿液颜色加深呈浓茶色。这是由于肝细胞受损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引起的。黄疸通常在发病后1-2周出现,家长发现孩子出现黄疸应立即就医检查肝功能。

5、肝区疼痛

部分小儿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会出现肝区疼痛,表现为右上腹不适或隐痛,肝脏可能有轻度肿大和压痛。这是由于肝脏炎症导致肝包膜牵张引起的。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是否有捂肚子、拒绝触碰腹部等表现,及时就医检查。

小儿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如米粥、面条、蔬菜泥等。家长需密切观察孩子症状变化,定期复查肝功能,严格遵医嘱治疗,注意隔离防止传染,患儿餐具应单独消毒,饭前便后要洗手,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相关推荐

小儿戊型病毒性肝炎的症状
小儿戊型病毒性肝炎常常伴有发热、乏力、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等症状。黄疸症状在两周左右可消退,病程在6-8周,通常不会发展成慢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急性传染病。小儿戊型病毒肝炎的典型症状为:一般起病比较急,黄疸多见。急性黄疸型约占感染性的百分之八十六点五。传播途径是粪-口渠道,主要是经消化道传播、污染的水源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也可以通过进食污染的食物引起传染,还可以通过垂直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患儿要营养均衡、清淡饮食,食物中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要保持相应的比例,尽量少食辛辣性食物,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切忌暴饮暴食。小儿一旦得了戊型病毒性肝炎,在肝炎活动期要进行隔离治疗,一般患儿不要疲劳,保证睡眠充足,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通风良好。
语音时长 01:31

2020-01-09

59284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