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糖尿病吃什么药效果好

发布时间:2020-03-1864560次浏览

糖尿病患者的用药目的主要是降血糖,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磺脲类药物、双胍类药物、格列奈类药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肠促胰岛激素等。每一种药物针对的发病类型不同,因此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糖尿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自己的身边也有很多患有糖尿病的人,大部分患者需要常年用药,病情才能得到控制。但是长期用药的话,也难免会影响药物的效果,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因此也需要适当的调整用药。那么,糖尿病吃什么药效果好?
  1、磺脲类药物
  治疗糖尿病使用的药物分为几大类,其中磺脲类药物的临床应用率就很高。这类药物为促胰岛素分泌剂,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来降血糖。常用的药物有格列苯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美脲等。这类药物主要适用于二型糖尿病患者,且体重正常,不过也有一些副作用,典型的副作用就是容易导致低血糖,或者出现体重增加的现象。
  2、双胍类药物
  相信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都有服用双胍类药物的经历,其实双胍类的药物比较适合体重超重的二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它属于胰岛素曾敏剂,是通过减少肝脏输出葡萄糖的原理来控制血糖的。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就是二甲双胍,但容易造成肠胃反应。
  3、格列奈类药物
  促胰岛素分泌剂中还有一种常用药,那就是格列奈类药物,临床上常用的有格列奈、瑞格列奈等。此类药物的特点是吸收效率高,起效快,不过作用时间较短,不良反应也是容易低血糖。
  4.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原理是通过抑制肠道α-葡萄糖苷酶降低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效率,主要是针对餐后高血糖比较管用。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等。但是容易引发胃肠反应,如腹胀、腹泻、排气过多。
  5、肠促胰岛激素
  肠促胰岛激素是一种胰升血糖激素样肽类药物,降糖原理主要是抑制胰升血糖激素的分泌,通过调节摄食中枢来控制血糖。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利拉鲁肽、艾塞那肽等。

相关推荐

02:07
考格列汀是降糖药吗
考格列汀通常指倍长平®考格列汀片,该药物是降糖药,建议患者遵医嘱口服该药物。倍长平®考格列汀片属于DPP-4抑制剂类降糖药物,为两周口服一次口服降糖药,主要适用于2型糖尿病的患者。与其他降糖药物相比,该药物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半衰期长达131.5小时,在用药后的2周内都能有效抑制DPP-4酶;且服药时间不受进食限制,饭前饭后皆可服用,低血糖风险相对较低。这些优点可以提高患者服药的方便性、依从性,同时也使该药物具有更好的疗效。如果单独使用该药物控制血糖的效果不佳,可以遵医嘱联合使用双乐欣盐酸二甲双胍片,帮助进一步控制血糖。如果患者伴有脂肪代谢异常的情况,可以遵医嘱使用美辛杰洛伐他汀片进行改善。用药期间,患者应避免吃高糖、高脂、高盐的食物,如蛋糕、烤肉、咸菜等,每周可以进行150分钟以上的运动,如跳绳、骑自行车、跑步等,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糖尿病人能吃糯玉米吗
糖尿病病人能吃糯玉米,但是一定要注意食用量。糯玉米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食物,其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而且膳食纤维也比较丰富,能够补充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糖尿病患者可以将糯玉米作为主食,替代馒头、米饭等精细的米面,其中的含糖量不是特别高,而且能够增加饱腹感。患者适量食用,一般不会出现血糖水平上升的情况。但是如果食用量过大,可能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出现消化不良等情况。因此,患者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严格限制糯玉米的摄入。此外,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糖。根据病情的变化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调整药物的用量,以免过量用药以后出现低血糖的情况。也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体育锻炼。
语音时长 01:19

2022-06-10

16845次收听

02:55
空腹血糖5.7严重吗
空腹血糖5.7mmol/L,对于一般人群是正常的血糖。空腹血糖正常范围是3.9-6.1mmol/L之间。但特殊人群不一样,如孕妇,孕妇的空腹血糖,是3.9-5.1mmol/L。诊断妊娠糖尿病是≥5.3mmol/L,所以5.7mmol/L可以诊断为妊娠糖尿病。对糖尿病病人,5.7mmol/L的血糖已经控制处于良好的状态了。若需明确诊断,需要查糖化和餐后两小时的血糖,进一步看血糖控制的情况和是否能诊断为糖尿病。但孕妇,已经够诊断妊娠糖尿病,需严格饮食控制和适当增加运动。
血糖低能得糖尿病吗
临床上血糖低,分为餐前低血糖、空腹低血糖以及餐后低血糖。根据低血糖的类型不同,出现糖尿病的风险不同,以及相关的疾病不同,患者如果出现餐前低血糖,往往提示存在着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为2型糖尿病的早期临床症状。对于餐前出现心慌、手抖、乏力、饥饿感,及时进食,能够改善者考虑存在餐前低血糖。为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要定期监测血糖,注意分餐。对于空腹低血糖往往见于胰岛贝塔细胞瘤,患者可出现反复空腹低血糖。对于餐后低血糖往往见于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比如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禁食碳水化合物过多,可以出现倾倒综合征,可以引起餐后明显的低血糖症状,一般不会发展为糖尿病。临床上对于存在餐前低血糖的患者,往往有出现2型糖尿病的风险。
语音时长 01:36

2021-04-20

98937次收听

子宫积液有什么症状
一般情况下,子宫积液会有月经失调、腹痛、阴道出血、体重增加这些症状。具体分析如下:
糖尿病人可以吃鸡蛋吗
糖尿病人在生活中是可以吃鸡蛋的,因为鸡蛋是优质蛋白,含有的微量元素也比较多,非常适合病人吃。除了鸡蛋以外,患者的饮食需要清淡一些,少吃含糖量高的食物,控制血糖水平。另外,患者需要多运动,坚持服药来不断调整血糖水平。
糖尿病会对身体造成什么比较严重的危害
糖尿病对身体造成的危害取决于并发症或靶器官损害。并发症越重,造成危害越严重。一、糖尿病的并发症:分为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急性并发症常见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低血糖昏迷、重症感染等,未及时正规救治可能出现严重后果,甚至死亡。慢性并发症常见有心脑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大面积脑梗死,是目前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二:靶器官损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失明主要原因。糖尿病肾病引起的尿毒症,是我国透析治疗的首位病因。糖尿病足,严重者需要截肢治疗。
语音时长 01:47

2020-03-16

55474次收听

糖尿病可以吃肠吗
糖尿病是一种比较危险而又常见的疾病,患有这种疾病需要特别注意饮食。肠是常见的食物,其脂肪含量比较高,而且市面上的肠中还会添加一定的色素和防腐剂,对糖尿病影响很大,因此不建议糖尿病患者吃肠。对于这种疾病在饮食上要特别注意,首先要注意三餐要规律、限制脂肪摄入等。
糖尿病的危害是什么
糖尿病的危害主要有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如果发现急性并发症,及时去医院治疗,一般不会留下长期损害。它主要包括糖尿病的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乳酸酸中毒、低血糖或感染。例如反复低血糖会损害神经,引起神经智力损害。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主要包括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有心血管和脑血管病变、外周血管病变、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主要是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些慢性并发症对人体的危害很大,对各个脏器造成损伤,所以要关注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另外一个严重并发症就是糖尿并足。糖尿病足是指因糖尿病神经病变,包括未梢神经感觉障碍及植物神经损害,下肢血管病变,动脉硬化引起周围小动脉闭塞症,或皮肤微血管病变以及细菌感染所导致的足部疼病、足部溃疡及足坏疽等病变。
语音时长 01:30

2019-12-31

55722次收听

糖尿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临床上至少有60种以上的遗传综合征可伴有糖尿病。1型糖尿病有多个DNA位点参与发病,其中以HLA抗原基因中DQ位点多态性关系最为密切。在2型糖尿病已发现多种明确的基因突变,如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线粒体基因等。环境免疫因素也可引起糖尿病。1、遗传因素: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2、环境因素: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使具有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容易发病。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异常,在某些病毒如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病毒等感染后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素β细胞。3、免疫因素也参与其中。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语音时长 02:10

2019-12-30

64487次收听

02:30
吃什么能预防糖尿病
第一,糖尿病的预防一般主张低热量的饮食习惯。糖尿病的发生有多种因素,首先遗传因素,如有糖尿病家族史,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就大大增加。第二,生活习惯。如果家族出现了多个人肥胖、高血压等等类似的代谢综合征的表现,那么也增加了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对于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主张健康的低热量的饮食习惯,普通人群通过热量限制增加运动,就能起到预防糖尿病,甚至是预防将来的糖尿病的并发症,在低热量多种营养补充的情况下,就能预防糖尿病。
01:39
什么是食物交换份
食物交换份是指根据食物的来源和性质而进行分类。因为同类食物在一定重量内含相似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热量,不同类的食物提供相同的热量。所以,每一份食物交换份含有的热量都是90千卡。食物交换份可分为四大类和八小类,四大类主要有:一、谷薯类。二、蔬果类,包括蔬菜和水果。三、肉蛋类,包括大豆、肉蛋、奶类。四、油脂类,包括硬果、油脂等。所以,食物交换份就是指产生90千卡热量的食物,90千卡的食物就可以把它算作一个食物交换份。
02:49
中医怎么治疗糖尿病
中医学认为糖尿病主要跟禀赋异常,情绪失调,环境和体质因素有关系,病因很多,辨证也很复杂。糖尿病不仅要控糖,治疗并发症也非常重要,要提早预防和干预糖尿病的并发症。中药可以降低糖尿病糖耐量异常的患者转化成糖尿病的风险。在糖尿病阶段,尤其2型糖尿病的早期,中药可以独立降糖,对已经用口服降糖西药的患者,中药可以帮助改善临床症状,并减轻这些口服降糖药的剂量。在并发症阶段,可以改善早期糖尿病眼底病变,降低糖尿病肾病的蛋白尿,改善胃轻瘫,延缓疾病的进展。
糖尿病人吃什么水果
糖尿病人可以吃苹果、猕猴桃、菠萝和草莓,这些水果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而且也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水果。虽然糖尿病人可以吃这些水果,但是这些水果中还是含有少量的糖分,所以尽量适当的吃,不要吃的太多。
怎样预防糖尿病
糖尿病的发生与不良的生活习惯不无关系,因此,想要预防糖尿病,生活中要注意控制饮食,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应尽量避免,以清淡饮食为主,还要注意坚持运动,控制体重,并随时监测血糖,一旦出现血糖高的现象,应及时通过饮食和运动稳定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