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功能检查的目的
肺功能检查主要用于评估呼吸系统功能状态,核心目的包括诊断肺部疾病、监测病情进展、评估手术风险及指导治疗调整。主要有筛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鉴别呼吸困难原因、评估哮喘控制水平、术前肺功能评估、监测职业病肺损伤等。
1、筛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通过肺活量、用力呼气容积等指标早期发现气流受限,帮助鉴别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典型表现为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降低,可结合支气管舒张试验明确诊断。确诊后需戒烟并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噻托溴铵粉雾剂等控制症状。
2、鉴别呼吸困难原因
区分阻塞性与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前者常见于哮喘发作时气道痉挛,后者多见于肺纤维化导致的肺扩张受限。检查中若发现弥散功能下降,需警惕间质性肺病可能。对于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肺功能可辅助排除肺部原发疾病。
3、评估哮喘控制水平
定期监测呼气峰流速变异率和支气管激发试验结果,客观判断哮喘控制程度。急性发作期可见最大呼气流量显著下降,稳定期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孟鲁司特钠片等药物后,指标改善提示治疗方案有效。
4、术前肺功能评估
胸腹部大手术前通过肺通气储备功能检测预测术后并发症风险。若最大自主通气量低于预计值80%,可能需术前呼吸训练或调整麻醉方案。对于肺叶切除患者,需结合残气量评估剩余肺组织代偿能力。
5、监测职业病肺损伤
长期接触粉尘或有害气体者定期检查肺弥散功能和气道阻力,早期发现尘肺等职业性肺病。矽肺患者可出现弥散量进行性下降,需调离高危环境并使用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等抗氧化治疗。
进行肺功能检查前需避免剧烈运动和吸烟,支气管扩张剂应遵医嘱暂停。检查过程中需配合技术人员指令完成用力呼气动作,重复进行三次取最佳值。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建议每半年复查,检查报告需由呼吸科医师结合临床症状综合解读。日常需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空气质量差时减少户外活动,适当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改善肺功能。
相关推荐
01:45
01:52
01:27
01:39
01:56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TORCH检查是个什么检查?
- 2 宫口检查是如何检查的
- 3 男科检查是怎么检查
- 4 妊高症检查是怎样检查的
- 5 鼻炎检查怎么检查
- 6 检查宫外孕怎么检查
- 7 甲亢检查要检查哪些
- 8 肛门检查是怎么检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