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过缓是怎么回事
心率过缓可能由窦房结功能异常、药物影响、甲状腺功能减退、心肌炎、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用药、治疗原发病、安装心脏起搏器等方式干预。
1、窦房结功能异常
窦房结是心脏天然起搏点,若出现纤维化或退行性病变会导致电冲动发放减少。患者可能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发生晕厥。需通过动态心电图确诊,轻症可观察随访,症状明显者需考虑植入永久起搏器。常用评估药物包括阿托品注射液、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等诊断性用药。
2、药物影响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片、地高辛片等心血管药物可能过度抑制心脏传导。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心率逐渐下降伴倦怠感,此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方案。长期服用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片也可能导致类似副作用。
3、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不足会降低心肌细胞代谢活性,表现为基础心率下降、怕冷、体重增加等。需检测游离甲状腺素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确诊后需长期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并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
4、心肌炎
病毒感染后心肌损伤可导致传导系统炎症水肿,急性期可能出现心率骤降伴胸闷气促。需通过心肌酶谱、心脏核磁共振等检查确诊,轻症可用维生素C注射液、辅酶Q10胶囊等营养心肌药物,重症需住院进行激素冲击治疗。
5、电解质紊乱
严重低钾血症或高钾血症均可影响心肌电生理活动。血钾低于3.0mmol/L时可能出现心率减慢伴肌无力,需口服氯化钾缓释片纠正;血钾超过6.0mmol/L时需紧急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拮抗心肌毒性。
日常应注意避免突然改变体位以防跌倒,监测晨起静息心率并记录变化趋势。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脏负担。饮食需保证充足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限制高脂高盐食物。若出现黑朦、短暂意识丧失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就医,不可自行服用调节心率药物。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