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什么是肥厚型心肌病

58389次浏览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以心肌非对称性肥厚为特征的原发性心肌病,主要表现为心室壁增厚、心室腔变小、舒张功能减退,可能伴随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该病主要由基因突变引起,可分为梗阻性和非梗阻性两种类型。

1、遗传因素

肥厚型心肌病约60%病例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相关,涉及MYH7、MYBPC3等基因突变。患者直系亲属需进行基因筛查和心脏超声检查。对于确诊携带者,建议定期监测心电图和心脏功能,避免剧烈运动。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逆转基因异常,但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片可缓解症状。

2、心肌结构异常

病理表现为心肌细胞排列紊乱、纤维化增生,导致心室壁厚度超过15毫米。超声心动图可见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厚度比值大于1.3。患者可能出现活动后胸闷,可使用地尔硫卓缓释胶囊改善心肌顺应性。严重梗阻者需评估室间隔酒精消融术或外科心肌切除术指征。

3、血流动力学改变

左室流出道梗阻时,收缩期二尖瓣前叶前向运动加重梗阻,产生特征性杂音。动态心电图可能记录到室性心动过速,需备有胺碘酮片应急。患者应避免突然体位变化,脱水或使用硝酸酯类药物可能诱发晕厥。

4、心律失常风险

心肌纤维化易引发恶性心律失常,是青年猝死主因之一。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适用于高危患者。普罗帕酮片可用于控制房颤,但需警惕负性肌力作用。24小时心电图监测每年至少进行1次,运动负荷试验有助于评估缺血风险。

5、心力衰竭进展

晚期可出现舒张性心衰,表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和下肢水肿。呋塞米片可缓解液体潴留,但需监测电解质。心脏磁共振能准确评估心肌纤维化程度,诺欣妥等ARNI类药物可能改善预后。终末期需考虑心脏移植。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应保持体重指数低于25,每日钠盐摄入控制在3克以内,避免竞技性体育运动。建议每3-6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妊娠可能加重病情,孕前需多学科评估。出现胸痛持续不缓解或晕厥发作时须立即就医,未经医师指导不得擅自调整药物剂量。

相关推荐

肥厚型心肌病严重吗
肥厚型心肌病是否严重需根据具体病情判断,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且长期稳定,少数可能引发心力衰竭或猝死等严重后果。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以心肌异常增厚为特征的遗传性心脏病,通常由基因突变引起。多数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终身无明显症状或仅表...
左心室肥厚严重吗
左心室肥厚是否严重需结合具体病因和程度判断,多数情况下早期干预可控制病情,但若合并严重心脏疾病则可能危及生命。
左心室肥大怎么治疗
左心室肥大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左心室肥大可能与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肥厚型心肌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胸闷、气短、乏力、心悸、头晕等症状。
肥厚性心肌病能治好吗
肥厚型心肌病是不能够治好的。肥厚型心肌病是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一旦发生将长期存在,目前没有能够治愈肥厚型心肌病的治疗方法。患有肥厚型心肌病的人,如果存在左心室流出道的梗阻,可以长期给予阝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能够改善心室的舒张功能,增加心室的充盈。如果服用阝受体阻滞剂不能够耐受或者存在禁忌,可以选用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进行治疗。如果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出现了心力衰竭或者心房颤动,要给予抗心衰治疗以及控制房颤。栓塞风险比较的房颤患者还要给予长期的抗凝治疗。有手术适应症的患者还可以给予室间隔切除术或者经导管酒精室间隔消融术,有些患者还可以给予起搏治疗以减轻左心室流出道梗阻。
语音时长 01:19

2021-05-08

97608次收听

什么叫肥厚性心肌病
肥厚性心肌病通常指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以心肌肥厚为特征的心脏疾病。
心室肥大是怎么引起的
现实生活之中,导致患者出现心室肥大的因素,还是非常之多的。一般来说,导致患者心室肥大的原因,也可以划分为先天性的原因,以及后天性的原因。需要注意的是,心室肥大的危害性还是很大的,一定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