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脑梗塞抽搐是怎么回事

55805次浏览

脑梗塞之所以会出现抽搐现象,可能是因为脑梗塞导致了癫痫发作所致也有可能是引发了其他的系统性疾病,比如说甲状腺功异常和低钙血症。若是在急性期内出现抽搐现象,往往是由于神经细胞线缺血性损伤,后遗症期抽搐则是由于缺血区脑胶质细胞瘢痕增生所致,另外也有可能是某些心理因素导致。

脑梗塞也就是常说的脑梗,这种疾病对于大脑功能所造成的损伤比较大,同时也会引起一系列的不良症状,抽搐就是其中之一。很多脑梗塞的患者会突然出现抽搐现象,严重了会表现为全身痉挛,并且伴随着意识障碍。那么脑梗塞抽搐是怎么回事?
  1、癫痫
  脑梗塞抽搐可能是由于癫痫引起。癫痫的特点就是短暂性、发作性以及重复性,每次发作的时候称为是癫痫发作,如果反复多次发作往往会引起慢性神经系统疾病这种情况就叫做点。脑血管疾病是导致癫痫的常见原因,所以脑梗塞有可能会引起癫痫,一旦引起了癫痫,在发作的时候就会抽搐,所以脑梗塞抽搐很可能是癫痫所致。
  2、各种系统性疾病
  脑梗塞抽搐也可能是各种系统性疾病引起的,脑梗塞发生之后会引起多并发症,比如说甲状腺功能异常、低钙血症等,这些系统性疾病很容易引起抽搐。
  3、神经细胞出现缺血损伤
  如果在脑梗塞的急性期内出现抽搐现象,多半都是因为神经细胞出现了缺血性损伤所致。神经细胞缺血性损伤会导致大脑神经元功能异常,从而导致抽搐症状。另外早期的脑细胞水肿也会使大脑功能发生异常,引发抽搐现象。
  4、缺血区脑胶质细胞瘢痕增生
  有些脑梗塞的患者会在后遗症期出现抽搐现象,这是由于缺血区脑胶质细胞瘢痕增生引起,这种增生会引发神经元功能异常,所以才会有抽搐的现象。
  5、心理因素
  脑梗塞这种疾病会使大脑功能发生异常,同时也会引发精神和意识障碍,给人的心理带来极大的压力。这些心理性的因素除了会导致短暂的意识丧失之外,也有可能会引起肢体抽搐,所以说脑梗塞抽搐很有可能是心理上的因素导致的。

相关推荐

脑梗一般发生在什么时候
脑梗的情况大多数会发生在夜间睡眠或者早晨起床的时候,尤其在夜间睡眠的时候发生率较高,因为在睡觉的时候,人体的血流速度会减慢,加上患者存在有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或者血管狭窄,所以在血流速度减慢的情况下,可能会引起血管闭塞,从而引起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除此之外,在早上晨起的时候,属于血压高峰,尤其在适当活动的情况下,有可能会造成动脉性栓子脱落,会引起患者出现早晨脑梗的现象。建议患者要引起重视,需要立即前往当地正规医院就诊,必要时需要配合医生进行溶栓治疗。
语音时长 01:03

2021-06-10

84417次收听

脑梗引起的偏瘫能恢复吗
脑梗所引起的偏瘫是具备有恢复的可能性的,但是需要有一个大的前提条件,那就是支配该区域的神经细胞并没有发生严重的坏死,是由于神经细胞是属于永久细胞,是不可再生的细胞,当出现神经细胞受损死亡以后,支配该区域的功能就有可能丧失。而脑梗塞引起的偏瘫,只要症状相对轻微,并且治疗及时的话,是有可能恢复正常的,是这种恢复正常的几率比较小,因为大脑里面的神经细胞对于缺血缺氧的情况十分敏感,极易造成细胞死亡,因此,尽管存在恢复的可能,但也有存留后遗症的风险。
语音时长 01:06

2021-05-10

99168次收听

脑梗塞一般会遗传吗
据了解,脑梗塞是脑动脉粥样硬化,它的出现与遗传有着一定在联系,但是遗传并不是唯一的原因,因此父母患脑梗塞子女不一定遗传到,但是相对于其它人此类新生儿患有脑梗塞的概率较大些。
腔隙性脑梗塞的危害
腔隙性脑梗塞本事对患者的身体心理和日常生活已经造成了伤害,有资料还显示,在我国脑梗塞患者五年内的复发率是百分之40,而一旦复发,患者及家属将面临更沉重的精神及经济负担,所以说与其发病再治,不如未发先防。
为什么夏季脑梗塞易发作
脑梗塞病情容易发生在中老年身上,特别是享受晚年的老年们患有脑梗塞病情是很难受的,亲人也为之担心。很多家人都并不知道为什么老年会有脑梗塞。下面我们就来看下患有脑梗塞的原因都有哪些?
脑梗塞后双脚麻木是怎么了
脑梗塞后双脚麻木可能是头颈部的血管有动脉粥样硬化或糖尿病合并神经系统并发症的表现。一、脑梗死反映的是头颈部的血管有动脉粥样硬化。虽然没有做其他的检查,但可以推测全身的血管情况也不好。下肢的血管可能也存在着动脉硬化的情况。所以在脑梗塞后出现双脚的麻木,也许周围肢体的血管也存在着相应动脉硬化问题。二、很多脑梗塞患者都是糖尿病患者,而糖尿病是一个引起微循环障碍的全身代谢性疾病。得了糖尿病后经常随着病程的延长,可以出现下肢的血管和下肢的末梢神经都出现病变。把下肢的这种血管神经的病变称为糖尿病合并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的表现,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出现双下肢的麻木。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需要到医院及时的就诊,寻求医生的帮助解决。
语音时长 01:55

2020-02-24

65071次收听

03:13
心源性脑梗塞发生的原因
心源性脑梗塞是由于心脏本身的疾病,造成继发脑梗塞的发生。在诸多脑梗塞的发生当中,主要是来源于血管本身,也就是动脉硬化和粥样斑块的形成血管的狭窄。那么心脏本身的疾病,对于老年患者冠心病、心律失常是很常见的。对于年轻患者风湿性心脏病引起的心律失常也是比较常见的。心脏引起脑梗大部分和心律失常有关系。因此对于心律失常的症状,需要注意。心律失常,指心脏的心跳节律不正常,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忽快忽慢、阵发性的加速、或者跳的很慢、或者强弱不等。由于心律失常造成了脑供血本身是有不同的表现,也就是脑供血的输出是忽高忽低的,很容易引起脑血管的问题。另外风心病、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时候,常常会在心房内出现一些腹壁的血栓。这些血栓在心跳忽快忽慢、忽强忽弱的情况下也容易脱落。顺着血管跑到大脑里边,形成心源性脑梗的发生。所以需要认真的对待这个问题。同时有心脏病,特别是心律失常的患者,预防心源性脑梗发生显得更为重要。
02:18
脑梗塞康复要多长时间
一般认为脑梗塞患病后三个月之内是黄金期,六个月之内是康复期,六个月以后是恢复期,一年以后就是后遗症期。但是脑梗塞的康复治疗是终生。在国外,脑梗塞患病后五年之内的康复治疗都有效果。而在患病五年之后,还需继续进行康复治疗。
02:51
脑梗塞是怎么引起的
脑梗塞与遗传有关,另外在脑血管硬化、高血压及其它基础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一系列器质性病变基础上发生。脑梗塞是脑血管病里,缺血性病变最常见的一种,发生率非常高,发病后引起偏瘫、麻木、语言、神智、视听等多方面功能损害。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栓子的形成等和基础病有很大关联,基础病控制的好,可以起到预防作用,控制不好就可以发生脑梗塞。脑梗塞发生后,经过积极治疗不管效果如何,都应该继续巩固治疗,进行二级预防,防止脑梗塞复发。脑梗塞复发率非常高,治疗以后有二级预防,是非常复杂、非常繁重的任务。
02:53
脑梗塞后遗症如何治疗
后遗症的治疗应该有针对性。在巩固现有治疗的基础上,如在抗凝、改善循环、保护脑细胞的治疗基础上,加上康复,如巩固语言方面的治疗、巩固训练,强化记忆力的治疗。脑梗塞急性期,恢复期治疗效果不理想,留下各种各样的后遗症。如颈内动脉系统出现后遗症,可以有情感、语言、神智方面障碍,还可出现三偏症。如典型的偏盲、偏身感觉障碍、偏瘫等。针对偏瘫,可有康复方面、运动方面、主动、被动的治疗等,后循环的脑梗塞造成的神志障碍、运动障碍、共济失调、眩晕等一系列症状,应该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抗凝、改善循环、保护脑细胞的治疗基础上防止复发。后遗症的治疗是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有耐心、信心。
脑梗塞的症状
脑梗塞可能出现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感觉障碍,言语障碍等症状。脑梗塞的症状跟发病的部位有很大关系,脑梗塞可以产生很多症状,比如肢体的运动功能障碍,一走路没劲,手拿东西拿不起来。还可以有感觉症状,比如手对痛温觉感觉障碍,对针刺觉感觉障碍,别人摸患者,患者可能不知道,对触觉感觉有障碍等。病人可能表现为说话困难。比如别人说话患者不能理解,患者说话别人不能理解,还有患者根本不能说话,表现为言语障碍。还有病人可以表现为吞咽、饮食方面障碍。比如原来能喝水,很顺利地喝水,现在喝水会呛水,或者吃饭时间延长,导致患者营养状态下降、消瘦,出现水和电解质方面的问题。还有病人出现记忆力、理解力方面减退,是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还有病人可以出现听力、视力方面的障碍,比如损伤在枕叶就可能发生听力和视力方面的问题。不同发病的部位直接关系到患者相应的症状。
语音时长 01:40

2019-11-27

59746次收听

脑梗后遗症的治疗方法
有很多的患者认为脑梗的后遗症是会伴随一生的,其实这种后遗症,是可以在生活中长期的坚持改善,就能够改善自己的疾病的。比如说要坚持使用药物治疗,也可以进行中医的方法进行治疗,当然也要坚持自己的饮食健康和锻炼身体。
01:45
腔隙性脑梗塞是什么意思
腔隙性脑梗塞是指大脑里面有一个非常小的血栓灶,小血管所支配的神经细胞的区域发生坏死,然后导致出现梗死灶,该梗死灶可能会预示有血栓的危险因素,需要进行血管的筛查和血栓的预防。临床上有的病人会表现为一过性的头痛、头昏,或者肢体的无力、麻木;也有的人在临床上可能不出现任何症状,但是在影像学上,比如做磁共振,可以看到非常小的病变。但是临床上没有任何症状,也可能意味着以后没有任何的风险,所以看到腔隙性梗死的病人,及早去医院进行血管评估即可,不用过度紧张。
脑梗塞护理
脑梗塞护理首先要注意的是患者肢体的摆放,然后是防止误吸的体位和定点翻身。脑梗塞护理分为急性期的护理和急性期之后的护理。急性期的护理是指患者在ICU的护理和临床病房的护理。首先要注意的是患者肢体的摆放,同时要注意抗痉挛体位,要避免肌体的痉挛。在翻身时,侧卧位有三个体位,前倾45度、90度和后倾45度,同时要注意保护患者的肢体,注意抗痉挛体位,抗挛缩的体位。除了患者体位的护理,还要注意患者的饮食,注意患者吞咽功能、二便功能的护理,防治深静脉血栓,进行心肺功能的护理,注意患者四肢的运动,这些都非常重要。特别要注意患者吞咽功能的护理,饮水要做洼田试验,患者喝水时,要防止水呛到肺里面,也要防止食物残渣进入肺里,使肺部感染。脑梗塞患者的早期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非常高,如果出现深静脉血栓栓子脱落,可引起心梗或脑梗,可以引起猝死。在脑梗塞急性期之后对病人的护理主要是功能的护理,涉及到心肺问题、二便问题,要防止压疮、防止肢体挛缩、鼓励病人坐起,提高平衡功能,增强ADR的功能,ADR就是日常活动能力,包括翻身、坐起、站立等。还要注意患者的饮食问题,要根据患者的疾病状态,吞咽功能状态,决定患者吃流食、半流食还是固体的食物。除了这些临床问题,更重要的是对患者宣教、对患者的护工或家属进行宣教,让护工或家属加入到整个康复训练中,让患者得到护工和家属的支持。所以脑梗塞护理内容是一个包罗万象的东西。
语音时长 03:51

2019-04-03

53383次收听

脑梗塞的症状
脑梗塞是发病几率一直很高的脑部疾病,但有些患者可能不会有明显症状出现,不过大部分情况下都会出现头痛头晕等主观症状,也会有饮水呛咳和视力减退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症状,同时会引起四肢麻木一类的躯体症状,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半身不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