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猩红热患儿能不能喝牛奶

发布时间:2020-04-0766186次浏览

熊红热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具有传染性,患病的儿童应该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就诊,在治疗期间的饮食应该要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并且多吃一些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这样的食物对患者是有很多的好处的,富含高蛋白的牛奶,患者可以多喝一些。

牛奶是很多人都爱喝的一种饮品,里面含有大量的营养,还有大量的蛋白质,对人体有着许多的好处,很多的小孩都是比较喜欢喝的,但是这样的饮品当患了一些疾病的时候,要赞同饮用,猩红热是一种常见的小孩疾病,那么猩红热患儿能不能喝牛奶?

患有猩红热的儿童是可以喝牛奶的,腥红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这样的疾病主要是小孩患病主要多,当小孩患有这样的疾病以后,一般会出现发热,咽峡炎,身体上面还会出现弥漫性鲜红色的皮疹,并且在这些皮疹消退以后,皮肤上面会出现一些大量的脱屑,患病的儿童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并且治疗的期间要加强平时的营养,这样能提高身体的抵抗力,让疾病好的更加的快一些,除了牛奶以外,还要多喝一些豆浆、蛋花汤、鸡蛋羹等含优质蛋白高的食物。

患有猩红热的儿童是可以喝牛奶的,患儿应进食高热量和高蛋白的流食,为机体补充能量,对抗病毒。藕粉、杏仁茶、莲子粥、麦乳精等都是属于高热量的食物,对疾病也是有着很多好处,因为患有猩红热以后,患儿会出现咽峡炎,进食的时候会出现疼痛,平时的饮食除了营养要高意外,还要注意饮食的细软,这样的食物在食用以后,才能减轻咽痛的情况,平时要注意不能吃辛辣的食物。

猩红热是一种具有传染能力的疾病,平时在疾病比较流行的时候,要带孩子少去人多密集的公共场合,并且平时要让孩子多加的锻炼,这样能加强孩子的身体素质,并且也能加强孩子的抵抗力,这样自然也就能更好的抵抗病毒了。

相关推荐

02:17
猩红热不治疗能治愈吗
猩红热不治疗自愈的概率非常低。猩红热是属于一个细菌感染,在皮肤可以表现为大面积的猩红色的改变,就像红地毯一样,皮疹与皮疹全部融合成片,几乎没有正常肤色,这是仅仅可以在皮肤看得到的症状。这个细菌它还会导致其他脏器的受损,如它可以侵犯心肌引起心肌炎,还可以侵犯关节造成关节炎,甚至会侵犯孩子肾脏引起肾炎改变,所以针对猩红热,是需要积极治疗的,不能等待。当然也有的孩子仅仅是表现于皮肤,其他部位都不会受损,而且免疫功能也比较健全,可促进细菌排出,也有一种自愈可能,但这种概率非常低。
宝宝猩红热会反复发烧吗
宝宝猩红热确实会导致反复的发烧,这主要是因为病毒还没有完全消退导致,要想得到有效的治疗,首先就应该选择针对性的治疗,也应该选择病原治疗,如果情况不是很严重,也可以考虑一般性治疗,这些都能够达到缓解的效果。
猩红热样皮炎有没有饮食禁忌
猩红热样皮炎当然具备饮食禁忌,而且还比较多,所以病人要多加注意。一般在该疾病发作期间,患病者不能够吃任何热性的水果、容易刺激到自身神经系统的食物以及发物。同时对于过咸过甜以及辛辣刺激类食物也该避免食用。
猩红热样皮炎传染吗
猩红热样皮炎的传染性是比较强的,尤其是在发病24小时以内传染性最高。而该疾病的传播途径有很多,比如飞沫传播以及消化道传播等。所以如果想要预防该病症的传播就需要人控制感染源以及切断传播途径,必要时还需要应用药物。
得猩红热能吃什么
得猩红热的患者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食疗方法,比如初期的时候可以吃银花桑叶粥,吃流食或者是半流食,在发病中期伴有发烧的时候可以吃石膏参地饮,半流质的食物鸡肉泥,虾泥,菜粥等,在恢复期间的时候可以吃麦冬山药粥,对病情尽快康复有帮助。
猩红热验血指标要看哪项
猩红热是一种细菌感染,主要是A族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辅助的验血检查可以查周围血象,看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是增高的,多数可以达到1万到2万,中性粒细胞增加可以达80%以上,另外可以看见有核左移,中性粒细胞胞浆中可以见到中毒颗粒,以及可以看到杜勒氏小体,还有嗜酸粒细胞,初期是看不到的,恢复期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咽试纸脓液的培养可以获得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尿液检查一般可以有少量的蛋白,多为一过性的,如果并发有肾炎的时候,尿蛋白是增加的,并同时出现红细胞尿和白细胞尿,另外可以出现有管型。
语音时长 01:08

2020-02-21

53415次收听

猩红热的治疗方法
猩红热一旦出现后,治疗上主要是采用药物治疗、手术切开引流治疗、中医中药治疗。因为猩红热感染的病原体是属于A组B型溶血性链球菌,所以治疗主要原则是进行抗菌治疗,一般可以使用青霉素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出现了中毒型或脓毒性的猩红热,需加大青霉素的使用剂量,但患者如果出现了青霉素的耐药,或产生过敏,可以适当的选择大环内酯类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比如可以使用罗红霉素或使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可以适当的选择头孢菌素类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比如可以口服头孢氨苄或口服头孢呋辛酯等。对于已经形成化脓性的病灶,需及时进行手术切开引流治疗,而且患者可以通中医中药的办法进行治疗。猩红热属于热毒壅盛型,所以可以适当的口服清热解毒类的中药,一般可以口服五味解毒汤进行加减治疗。在治疗期间,也要注意皮肤防护,防止由于皮肤破损而继发形成皮肤表面的感染,可以适当外涂滋润类药膏,保护皮肤,比如外涂甘油或外涂凡士林等。
语音时长 02:11

2020-02-14

52163次收听

小儿猩红热需要注意什么
小儿出现猩红热后,早期要及时用根据患儿情况选择抗生素药物治疗,为后期顺利治疗以及预后打好基础。小儿出现猩红热,需及时就医。部分孩子在发生猩红热早期,会出现咽喉肿痛、发热、皮疹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早期足量使用抗生素,非常有利于疾病治疗和预后。猩红热根据患者咽拭子培养确诊,在早期咽式子培养诊断结果没有出时,需及时使用抗生素,以静脉滴注青霉素治疗为主。小儿对青霉素过敏时,可使用其他类型抗生素治疗,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口服罗红霉素、红霉素,静脉滴注阿奇霉素,使用头孢菌素、口服头孢氨苄、头孢呋辛等治疗。患者如果出现化脓性感染,如明显化脓性扁桃体炎,需及时手术切开排脓,有利于疾病恢复。若小儿猩红热同时伴有皮肤瘙痒,可适当使用药物止痒,可外涂炉甘石洗剂止痒治疗。
语音时长 02:02

2020-02-14

56024次收听

如何预防猩红热
猩红热属于典型传染病,也是国家法定的二类传染病,一旦发生,会造成人体健康损的害。所以预防这种疾病非常重要,但目前还没有特定的疫苗进行预防,只能够从平时生活习惯,或细节尽力预防,尤其猩红热患者要做好隔离。1、平时患者打喷嚏或咳嗽时,要尽量遮住口鼻,防止打喷嚏细菌随空气传播给其他人,从源头上尽量避免感染其他人。2、治疗期间,至少要隔离六天以上,如果有化脓等并发症,需要隔离至痊愈,然后再进行对于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观察的时间为七天。3、平时健康人不要与患者共用餐具,如果和患者握手,要及时洗手,并且要注意消毒。4、儿童机构内,如果有这种疾病的流行,对于咽颊炎或扁桃体炎的患儿,要按照猩红色进行隔离治疗,如果已经出现猩红热,需要进行抗菌治疗。
语音时长 02:03

2020-02-14

47312次收听

猩红热一般治疗多久才能好
猩红热治疗时间7到10天左右。猩红热属于感染性疾病,具有明确传染性,通常情况下,需治疗7到10天左右。多数患者治疗7到8天后,可能出现脱屑反应。脱屑可能首发在耳周,继而依次发生于躯干部位、四肢部位、脸部和躯干。一般呈糠皮样细小脱屑,在手掌以及脚底部位可能呈现大片状脱屑反应,有时呈手套样脱屑反应,严重者产生头发脱落、指甲产生横沟等。患者具体表现,需根据皮肤干燥程度,进行适当外用药物治疗。如外涂尿素乳膏,能够缓解皮肤表面的干燥现象。早期治疗时,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猩红热的首选抗生素是青霉素,若患者对青霉素不过敏,可使用青霉素静脉滴注治疗。若患者对青霉素产生耐药,可使用青霉素加量治疗。仍然不能够起到效果,可采用其他类型抗生素治疗,如使用阿奇霉素治疗。
语音时长 02:03

2020-02-14

66427次收听

02:04
猩红热验血指标看哪项
猩红热主要是A族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辅助的验血检查白细胞计数是增高的,多数可达到1万到2万,中性粒细胞增加可以达80%以上,另外可以有核左移,中性粒细胞胞浆中可以见到中毒颗粒以及杜勒氏小体,还有嗜酸粒细胞初期是看不到的,恢复期增多。咽拭子脓液的培养可以获得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尿液检查一般可以有少量的蛋白,多为一过性的,如果并发有肾炎的时候,尿蛋白是增加的,并同时出现红细胞尿和白细胞尿,另外可以出现有管型。
02:34
猩红热皮肤痒怎么办
出现皮肤瘙痒,应该给予抗过敏治疗,以抗组胺类的药物为主,必要时服用葡萄糖酸钙。也可以用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外用炉甘石洗剂止痒。饮食可以清淡,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保持口腔及局部皮肤的卫生清洁,注意各类维生素的补充。猩红热是一种呼吸道的传染病,由A族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导致,可以侵犯人体的任何部位,通过细菌本身及其产生的毒素来作用于机体,引起一系列的化脓性、中毒性,还有变态反应性病变。
02:40
猩红热并发症有哪些
猩红热常见的并发症有风湿性关节炎、急性肾小球肾炎和关节炎,还可出现中耳炎、乳突炎、鼻旁窦炎、颈部软组织炎、蜂窝织炎等。最常见的叫风湿热,如风湿性的关节炎,大小关节均可以累及。还会可能有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生跟A群链球菌的型别是有关系的,特别是12型,感染后容易发生肾炎,而被称为致肾炎型。还会并发关节炎,出现在发热开始后2到3周,主要表现为大关节的肿痛。
什么是猩红热
其实猩红热就是一种急性的呼吸道疾病,不过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是通过感染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常发生于小孩群体,在冬春交替的时候是高发季节。当病情发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饮食,忌食过甜、过凉、过辣等食物,还有刺激性的和发性的食物也要避免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