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如何正确的治疗慢性鼻炎

64771次浏览

治疗慢性鼻炎有着许多不同的方法,首先可以考虑药物治疗,另外也可以考虑物理治疗,如果在物理治疗之后没有效果,也可以适当性的考虑手术治疗。

慢性鼻炎存在反复发作的特点,所以在医学上一定要加强治疗的步骤,如果所选择的治疗方法比较正确,自然也并不容易会出现更多的问题,只不过很多人都不了解如何正确的治疗慢性鼻炎?
  一、药物治疗
  慢性鼻炎人群可以适当性考虑药物治疗,不过在选择药物治疗时,中药也成为了首选,毕竟中药不容易会出现副作用,所以在治疗之后就可以拥有更好的效果。在选择服用中药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的使用药物,这就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另外也一定要注意日常的饮食禁忌事项。
  二、物理治疗
  要想有效促进炎症的消散,也可以通过物理治疗的方法物理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而且还能够有效改善营养状态,同样还可以降低慢性鼻炎的出现。慢性鼻炎很容易会出现复发的几率,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本身就应该做好全方面的护理,这就可以有效达到控制病情的作用。
  三、手术治疗
  如果病情比较严重,也同样可以直接选择手术治疗的方法,如果病情比较严重,最好是到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因为正规的医院所选择的手术治疗都比较有保证,设备也是比较先进的,所以在选择治疗的过程中能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还可以有效降低手术的风险,这也是非常关键的。

相关推荐

慢性鼻炎会癌变吗
慢性鼻炎有可能会发生癌变。慢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病程比较长,而且会导致患者的症状反复发作,尤其在变天或者季节更替时,患者一般会出现鼻塞、流涕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会导致鼻窦炎的产生。慢性鼻炎是局部鼻组织的慢性炎症,如果长期存在的慢性炎症一般会出现癌变的可能。如果慢性鼻炎患者不注意饮食,经常食用辛辣刺激食物,而且经常抽烟喝酒,这些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都会对鼻部的炎症组织产生刺激,再加上炎症的长期存在,会导致局部组织出现不典型增生,这时很可能会导致癌变的发生。
语音时长 01:19

2021-04-20

91014次收听

慢性鼻炎总是有鼻涕怎么办
如果慢性鼻炎总是有鼻涕,可以口服相关的杀菌药物,来进行缓解治疗,也可以选择一些抗生素类的药物。平常情况下可以通过鼻腔喷剂来缓解慢性鼻炎流鼻涕的情况,而慢性鼻炎总是流鼻涕,还有可能是因为感冒引起的。因为人体免疫能力低下,所以鼻子会被细菌或者是病菌感染,这样也会引起慢性鼻炎。如果慢性鼻炎流鼻涕是因为感冒引起的,则需要治疗好感冒,那么流鼻涕现象就会减轻。如果慢性鼻炎总是流鼻涕,而且还伴随头晕、头痛的现象,则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查清病因后,才能根据医嘱进行有效的治疗,才能更好更快的解决慢性鼻炎和流鼻涕的问题。
语音时长 01:01

2021-01-21

109003次收听

慢性鼻炎自己会好吗
有一部分慢性鼻炎患者是可以自己恢复的,此现象主要是因为鼻炎情况比较轻,而且临床症状也不是特别重,所以经过日常生活的护理才能慢慢痊愈。患有慢性鼻炎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饮食调理和鼻腔清洗,来慢慢缓解症状,还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观察慢性鼻炎的情况。如果慢性鼻炎特别严重,而且症状反应很明显,那么则需要配合药物进行治疗。一般治疗慢性鼻炎的药物主要以中成药为主,同时还要配合鼻腔喷剂。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还是需要定期到耳鼻喉科进行复查,了解药物治疗情况以及鼻炎恢复情况,这样才能更好的调整治疗方案,尽快治疗好慢性鼻炎。
语音时长 01:03

2021-01-21

117128次收听

慢性鼻炎长期流鼻血吗
如果慢性鼻炎到了特别严重的地步,鼻炎对于鼻腔内部出现了刺激和损害后,才会有一定的概率引起流鼻血。绝大多数情况下慢性鼻炎不会伴有长期流鼻血的,慢性鼻炎出现不适症状最多的就是呼吸不通畅。慢性鼻炎出现流鼻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鼻腔内膜在日常呼吸或者拧鼻子的时候用力不正确,从而导致流鼻血。如果慢性鼻炎出现了流血,那么也是因为膜上出现了创伤,而且流血量不会太大,对于鼻炎不会有很大的影响。很多慢性鼻炎患者还是不会出现流鼻血这个现象,如果患有慢性鼻炎同时还有流鼻血的现象,则不需要特别担心,过段时间后就会愈合。
语音时长 01:02

2021-01-21

82940次收听

慢性鼻炎吃什么消炎药
慢性鼻炎可用的消炎药物有糖皮质激素类消炎药。另外可配合中成药物和局部硬化剂注射以及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效果相对比较好。一、对于慢性单纯性鼻炎,首先去除病因治疗,去除致病因素比如积极治疗急性鼻炎、鼻中隔偏曲、鼻窦炎等,避免粉尘、有害气体刺激;其次局部治疗,可以鼻腔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类消炎药物,比如鼻喷布地奈德、糠酸莫米松、二丙酸倍氯米松等。鼻塞明显可以鼻喷减充血剂等,还有中成药物,比如藿胆片、鼻炎片等。二、慢性肥厚性鼻炎,如果鼻腔减充血剂对鼻粘膜收缩明显可以鼻腔药物治疗,与慢性单纯性鼻炎相同;如果减充血剂收缩不敏感可以进行下鼻甲局部硬化剂注射、下鼻甲微波等离子射频消融、或下鼻甲粘膜下部分切除术等。三、药物性鼻炎,避免鼻腔减充血剂应用,鼻腔可以生盐水冲洗、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外用等治疗。
语音时长 01:48

2020-02-25

53602次收听

02:56
慢性鼻炎吃什么药最好
慢性鼻炎分为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主要症状是鼻塞为主。治疗以通窍为主,药物通常选用中成药,比如鼻炎通窍、鼻炎舒或通窍鼻炎等。另外,还可以选用一些鼻喷剂,比如激素类或通窍的减充血剂或者苍耳子散的中成药等,都可以缓解鼻塞的症状。慢性鼻炎要分清病因,如果是长期反复感冒引起的鼻甲肥大型慢性鼻炎,药物治疗一段时间,症状可以得到缓解。如果鼻中隔偏曲引起的慢性鼻炎,鼻中隔把鼻腔分为左鼻腔和右鼻腔两部分,因为先天或外伤的原因,导致中隔骨偏向一侧,使鼻腔一侧特别大,因为人体有代偿性机能,会使宽敞的一侧鼻腔代偿性的增生,形成鼻甲肥大的现象,这种情况通过药物治疗不能缓解,需要进行鼻中隔矫正的手术治疗。
03:01
慢性鼻炎的检查
如果出现鼻塞、流鼻涕多等症状,需要到医院进行明确的检查以后,再选择治疗方案。首先要做前鼻镜的检查,其次进一步鼻内窥镜检查。如果发现鼻黏膜有水肿、苍白、鼻腔内有大量的清水涕,建议配合进行过敏原的检测,排除是否有过敏性鼻炎的因素。如果是单纯性的鼻塞,进行鼻内窥镜检查可以查看是否有鼻甲肥大、鼻中隔偏曲,以及一些鼻窦的疾病等。明确诊断以后,才能进行对症治疗。比如单纯性鼻甲肥大、鼻中隔没有偏曲,可以采取保守的药物治疗,先进行观察,如果确实反复多年,鼻甲粘膜形成特别肥大、暗紫色的充血或桑葚样的改变,应用药物效果不明显或长期使用一些减充血剂使鼻腔造成黏膜弹性降低的药物性鼻炎,可能需要采取手术的治疗方法。
02:42
慢性鼻炎怎么治疗
慢性鼻炎分为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急性鼻炎迁延不愈,或者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短期内反复发作形成的;或者是由于本身鼻中隔偏曲或外伤造成的。鼻中隔偏曲时间过久,形成双侧鼻腔空间大小不一,人体会有代偿性增生,空间较大的鼻腔导致鼻甲肥大,形成慢性鼻炎。如果鼻塞症状轻微,可以选择鼻腔冲洗或者高浓度盐水的鼻腔冲洗;如果症状难以缓解,可以采取一些药物治疗,比如中成药的鼻炎药,可以起到通窍的作用;还有一些鼻喷剂,可是选择中药制剂或糖皮质激素类西药,减轻鼻腔的肿胀、充血,缓解鼻塞症状。
02:11
什么是慢性鼻炎
慢性鼻炎是指鼻粘膜的慢性炎症,一般鼻黏膜的炎症病程超过12周,即三个月,被称为慢性鼻炎。慢性鼻炎可以分为过敏性和非过敏性两大类,非过敏性的慢性鼻炎相对较少,主要包括药物性鼻炎、激素性鼻炎、干燥性鼻炎、职业性鼻炎等。过敏性鼻炎约占慢性鼻炎的50%到80%,而且比例越来越大。过敏性鼻炎患病人数逐渐增加主要是因为过敏性鼻炎与遗传因素、环境污染和抗菌药物滥用有关,特别是儿童的抗菌药物滥用,使用抗菌药物以后,有益菌也会被杀死。
01:48
鼻子有异味怎么办
鼻腔有异味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自己觉得鼻腔总是闻到臭味;另外一种情况是别人走进你的时候会闻见你鼻子周围有臭臭的味道。有两种情况,那么不管是哪种情况,都是鼻腔发生了一些特殊的化学变化产生了臭味,那么就应该到医院及时就诊。常见的因素有:鼻炎,鼻炎长期的分泌物储留会造成异味或者鼻腔分泌物偏脓性或者厌氧菌感染;另外真菌性的鼻腔分泌物也会出现鼻腔臭臭的;还有萎缩性鼻炎会在鼻腔形成很多的干性的结痂物,这也会有异臭的味道,鼻腔特别干燥的时候也会发生,所以还要及时就诊明确诊断。
慢性鼻炎的最佳治疗方法
慢性鼻炎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患者要知道自己具体的病情,再对症治疗。对于鼻炎的治疗,大多都是用药,严重的患者还有并发症,此时就要到医院听医生的意见,最好不要自作主张,避免延误病情。
慢性鼻炎的治疗
慢性鼻炎是被公认的很难治愈的疾病,而且特别容易复发。治疗慢性鼻炎有很多小妙招,比如用盐水洗鼻、用大蒜塞鼻孔、用冷水洗鼻以及用红霉素软膏、四环素软膏涂抹鼻腔,只要坚持不懈的治疗,相信鼻炎还是有在治愈的可能性的。
慢性鼻炎的预防
慢性鼻炎主要是由于鼻腔粘膜或者之下出现问题,原因很多,是可以治疗的,但是,需要患者做专业的检查,请医生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判断,做针对性治疗。对于正常的患者来说,就要注意慢性鼻炎的预防,在日常生活、行为习惯等方面都有。
得了鼻炎怎么办
鼻炎是一种生活中很常见的现象,应该要注意选择靠谱的方法来进行处理,否则患者的情况也会变得日益严重起来,比如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来清洗鼻腔,还可以合理的使用一些药品,当然在治疗过程中也应该要做好日常的保健调理工作。
鼻炎的症状
尤其是现在鼻炎成为了很多人的通病,在治疗时用过很多方法,但是效果并不是明显。当鼻炎出现时是有一些症状的,如打喷嚏、瘙痒、鼻塞或流鼻涕等。了解了症状以后,对于及时治疗有帮助,这样可以避免疾病恶化,可以更轻松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