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近视眼有哪些分型

发布时间:2020-06-2461780次浏览

近视眼可分为:假性近视、混合性近视、真性近视。近视分型不同、诱发原因和相关症状有明显差异,治疗方法也有差异性。
  1、假性近视
  假性近视具有暂时性特点是由于患者长时间近距离看东西导致眼睛睫状肌痉挛所致。眼睛看近距离东西必须要进行调节,看的视物越近需要调节越多。假性近视及时发现提升视力,眼睛可接近正常度数。
  2、混合性近视
  混合性近视是由于假性近视发展而来,因此在临床上又被称为中间性近视。患者在平时眼睛有近视相关症状,但是在应用睫状肌麻醉药物后,近视屈光度数趋于正常,但是并不能完全消除。混合性近视发病主要与眼睛调解因素、器质性因素有关。
  3、真性近视
  真性近视是由混合性近视发展而来。真性近视主要以中、高度近视为主。持续时间越长,眼睛器质性病变程度越高。真性近视不可自行调整修复,需要及时佩戴眼镜或通过激光治疗改善视力。

相关推荐

宝宝视力正常范围是多大
宝宝的视力还未发育完全,略低于1.0是正常的,三到八岁的孩子,视力可能在0.4~1.0,一般在青春期可以达到1.0的正常视力。一般成年人或是正常发育的青春期的青少年,正常视力,因为视力表不同,应该在是5.0或1.0及以上。以1.0作为标准视力,一些低龄的儿童,视力还没有完全发育的时候是可以略低于1.0的,一般三四岁的孩子视力在0.4~0.5、五六岁的孩子视力在0.6~0.8、七八岁的孩子视力0.8~1.0都是正常的。每个孩子的视力发育都存在个体差异,只要没有器质性病变,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会在青春期前后达到1.0的标准的视力。
语音时长 02:33

2021-12-30

82450次收听

02:38
眼轴每年长多少正常
人的眼球近似于球形,眼轴长度就是指眼球前后径的长度,随着年龄增长眼轴会不断的发育,而且每个年龄段眼轴每年增长速度是不一样的。人在出生时眼球前后径长度大约为12.5-15.8mm,从刚出生到2岁左右,眼轴每年增长0.6mm左右,在2-3岁时眼轴长度的增长速率每年大约0.5mm左右,3-12岁之间,眼轴长度的增长速率每年0.3mm左右;在12-15岁之间,眼轴长度的增长速率为每年0.2mm左右。15-18岁之间,眼轴长度的增长速率每年0.1-0.2mm左右。到18岁左右,也就是成年人以后眼轴基本稳定,长度在24mm左右。在眼科进行检查时,眼轴长度需要结合角膜曲率检查来判断是不是正视眼。成人眼轴长度平均值是24mm,如果眼轴每增加1mm,近视就会增长300度左右,测量眼轴长度对于预测儿童、青少年是否可能发生近视是具有一定意义的。高度近视眼患者的眼轴一般都是超过24mm这个长度,很容易出现玻璃体混浊、眼底出血,由于视网膜因为眼轴的延长被牵拉后逐渐变薄,容易发生眼底的黄斑变性,甚至形成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等。
02:44
屈光度数是什么意思
屈光度是眼科常用的一个专业词汇,来自于物理学屈光度的概念,也就是反映了透镜对外界光线的折射作用,在1米处的位置,光线聚成焦点,则称为1D屈光度。当近视或者远视时,配戴的眼镜都是透镜,通过透镜改变折射的方向,让焦点重新聚集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楚物像,此时聚焦透镜的度数就是屈光度,也就是眼镜的度数。眼球是一个球形界面,有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等屈光装置,对光线也有折射作用,所以外界的平行光线透过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最终到达视网膜后,会被曲汇聚成焦点,焦点恰好落在视网膜的黄斑上,此时屈光度数是0,是正视眼,也就是眼睛屈光作用是正常的,那裸眼视力在没有器质性疾病的情况下就应该可以达到1.0-1.5的范围。如果眼的屈光能力过强,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就被称作近视,如果屈光能力不足,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后就是远视。此外,如果眼球在180度某一方向上屈光能力强,与之垂直方向的屈光能力弱就是散光,所以屈光不正包括了远视、近视和散光三种情况。一般来说眼轴每年如果延长1mm,就形成300度的屈光度异常,所以屈光度代表了眼睛近视的程度,通俗的理解屈光度数就是配眼镜的眼镜度数。
02:31
测视力距离五米还是三米
测视力时的距离有三米,也有五米,这是要根据视力表采取的设计类型而决定,不能随便更改。去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视力检查时,根据医生的要求来确定检查距离,这个检查距离和所用的视力表类型有关系。测视力表距离五米的情况下,有时候受到空间位置的限制,可能会通过镜子反射来达到五米的距离。例如在距离视力表2.5米处放一面镜子,被检查者坐在视力表下面,面朝镜子,此时看到镜子中的视标,相当于离着视力表五米的距离。视力检查时要求距离三米的视力表,则一般就是站在距离视力表三米远的位置看视标。目前临床上测远视力最常用的还是五米距离的视力表。测视力时,主要是要检查单眼的裸眼远视力,检查时左右眼分别进行,建议是采用先右后左的顺序,用手或一个小的板轻轻遮盖住其中一只眼,根据检查者的要求看视力表的视标,被检查者能够辨认的最下面一行,对应的视力就是相应的裸眼视力;而对于配过眼镜或者做过激光屈光矫正手术的患者,进行视力检查时,同时应该进行矫正视力检查,也就是配戴眼镜或者手术恢复后的视力。被检查者站在五米处如果最大的视标“E”也看不清,则需要逐渐走进视力表,直到识别最大视标为止,再根据公式计算相应的视力。
视力4.9多少度
视力4.9,4.9是对视力的单位的描述,也就是视功能方面的描述,到眼科去查视力经常会看到4.9的表述方式,实际上也就是等同于小数的0.8。4.9也就是说0.8,它一定是多少度,这两个之间是不能够划等号的。多少度表示一般是对屈光状态的一种描述,也就是说,屈光状态里有近视、远视,还有就是散光,这三种屈光状态到底它的程度是多少,经过验光以后出来的度数,那是多少度,那是反映近视、散光或者是远视的程度,所以视力的表述和度数的多少,是不能够直接来画等号的。一般视力4.9,这个患者他的视力是0.8,那么0.8的视力相对于正常人的1.0的正常视力稍微的偏低了一点,这个偏低一点是不是一定代表就有近视,或者是一定有散光,也不一定。如果这个患者没有度数,但是经过一天的用眼,非常的疲劳,比如他下午来看病,量了视力是0.85,就说这个患者也有可能是视疲劳导致了视力有一定的下降。尤其是中年人、中老年人的调节能力本身就下降了,这个时候他的视力也可能随着下降,但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有近视或者是有散光这样的屈光不正。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患者本身有小度数,比如有小度数近视,100度左右,甚至有小度数的远视或者是200度左右的远视,那么他有这样的屈光不正,但是他又没有戴眼镜,或者他戴眼镜的度数又不太合适,那么这时候来查视力,有可能会出现视功能的不正常,是0.8。所以视力的0.8也就是4.9,它是功能的表述,它并不能和近视、远视、散光、屈光不正是多少度直接来画等号的。
语音时长 02:23

2021-06-25

85694次收听

02:58
躺在床上看手机的危害
首先近距离的观看手机电子视频,很可能会诱发眼睛出现视疲劳,青少年可能会出现近视、眼睛的屈光不正。躺在床上看手机的时候,若周围的环境光线比较暗,手机通常会自动的把光亮会调的更亮,强光对眼睛近距离的照射,时间长患者可能会出现眼睛的干涩、流泪等不适的症状。另外长时间光线的照射,会对晶状体和眼底出现结构上的影响。再有躺在床上看手机的时候,眼泪流动的方向会出现一定的改变,长时间泪液的刺激会导致眼睑何睑缘出现炎性的改变。所以有人时间长以后眼皮会发红,然后出现皲裂的现象。
视力0.4是近视多少度
视力0.4是近视多少度并没有标准的答案,一般来说度数是在200度到300度之间。也有一部分人视力表检查的视力是0.4,可是验光度数却是正常的。也就是说视力表0.4并不代表有近视,即便是有近视,度数也是无法确定的,需要进行验光才能够明确。
如何预防高度近视并发症
想预防高度近视并发症,首先就得定期做眼底散瞳检查。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眼部细胞提供充足的营养。再就是要避免眼球外伤及剧烈爆发性运动,少吃甜食和碳水化合物。除此之外,还应要佩戴合适的眼镜。
低视力如何治疗
当出现低视力时,首先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可以对症应用药物、手术或者弱视矫正的方法进行治疗,原发病得到控制后,视力有望提升;其次要在平时坚持进行阅读、移动、游戏等视力锻炼,有可能会提升视力;还可以应用助视器提高视力。
近视形成的原因
近视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如遗传因素、发育因素、环境因素。近视分为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要注意区分。一、遗传因素:近视眼目前被公认为有遗传倾向,对高度近视更是如此。一般近视倾向不明显,但也有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患者,年龄较早,度数多在600度以上。但也有高度近视没有家族史,所以并不是单纯的遗传因素会引起近视,还有其他原因。高度近视遗传因素,通常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一般近视眼多数属于多因子遗传病。二、发育因素。婴儿因为眼球较小,所以都是远视,刚生下来的新生儿都是远视,随着年龄增长,眼轴会逐渐加长,到6岁之后大部分发育正常,如果发育过快,容易形成近视,称为单纯性近视。多在学龄期开始,一般低于600度。到20岁左右时停止发展。幼年一般进展比较快,15到20岁时进展迅速,以后减慢,近视高于600度。高度近视可达到2000到2500度,甚至到3000度,配眼镜都看不清楚,称为高度近视,或者进行性近视,或者病理性近视。到晚年一般会发生退行性病变,视力逐渐减退,配镜也不能矫正。极少数是先天性,在出生时就有近视眼。三、环境因素:从事文字工作或者其他近距离工作的人,过度用眼,近视眼比较多。青少年学生中近视眼比较多,而且从小学五六年级开始,近视患病率明显上升。近视的发生、发展与近距离工作的关系非常密切。我国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压力比较大,属于用眼过度型,尤其青少年眼球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调节能力很强,球壁伸展性比较大。比如阅读时间比较长、学习任务重、作业比较多、近距离阅读,要调节和集合作用,使内直肌对眼球施加压力,眼内压相应升高。随着作业不断增加,调节和集合的频度与时间逐渐增加。睫状肌和眼外肌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调节作用过度发挥造成睫状肌痉挛,从而引起一时性视力减退。经过休息或者使用睫状肌麻痹以后,视力一般会改善,或者会恢复,因此称为功能性近视和假性近视。一般情况下近视要散瞳验光,正规医院的眼科用散瞳检测验光之后,发现有度数时,是真性近视。如果睫状肌痉挛引起的假性近视,通常在散瞳、睫状肌麻痹之后没有度数,是假性近视。临床上过度用眼、睫状肌过度痉挛的假性近视,通常容易发展成真性近视,所以用眼过程中要注意正确用眼。
语音时长 04:43

2020-02-13

66149次收听

隐形眼镜掉眼睛里怎么办
当患者的隐形眼镜掉进了眼睛了以后,需要采用正确的方式来取出,避免对眼睛造成伤害。一些患者会因为眼睛过于干涩而取不出眼镜,这时候可以滴眼药水来缓解干涩情况,取出其中的眼镜。若情况较为严重,则需要到医院进行就诊。
近视眼如何恢复视力
近视眼想恢复视力,实际上一旦有了近视,想让近视消失是不太可能的。有了近视之后,裸眼视力看的不清楚了,这时候可以通过散瞳验光,佩戴眼镜等矫正方法让视力达到正常,这也不能达到彻底的恢复。如果年龄达到18岁以上,可以做激光手,来达到不戴眼镜的目的。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通过佩戴镜框眼镜来矫正,也有带塑形镜,隐形眼镜等方法。所以近视眼既不戴眼镜,也不做任何处理,眼睛不可能自行好转,也没有某种训练方式治好近视眼,只能通过戴眼镜矫正视力,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用眼卫生,尽量控制少看电视、电脑、手机,进行眼睛局部按摩等以控制度数,不再加深。
语音时长 01:34

2019-11-27

55905次收听

怎样预防近视
近视眼的预防方法是注意用眼的时间、生活有规律、注意个人卫生、精神愉快、定期检查、注意用眼的光线等,所以这些方法大家在平时的时候就要注意了是可以预防近视眼的。
近视眼手术后需要复查几次
近视眼手术后一般都要复查多次。近视眼手术做完以后,患者会非常关心自己的视力恢复情况,实际上医生也非常关心患者术后情况,一般会要求患者在第二天就到医院做检查,进行电脑验光,检查视力,观察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一般情况下,近视眼手术后一周内,患者要复查三次。一周以后如果患者的恢复情况非常好,就会约他一个月时再来复查。如果一个月复查时,患者的情况也非常好,会约他三个月、半年、一年再各来复查一次。经过一年的追踪,患者的近视度数一般都会非常稳定,视力恢复情况良好。中间复查期间遇到一些小问题,医生都会及时处理。比如近视眼手术后最常见的是干眼症,患者会感觉到眼睛发干,看东西容易疲劳。一般情况下,医生会开一些缓解眼干的眼药水。所以近视眼手术的复查非常重要,还希望各位患者引起重视,医生嘱咐患者复查时一定要按时复查。
语音时长 01:48

2019-06-06

58011次收听

01:41
高度近视能做手术吗
高度近视能做手术。目前手术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角膜的屈光手术,一类是眼内镜手术,这两类手术在临床中差别非常大。应用激光做的角膜屈光手术,主要作用于角膜,改变角膜的曲率。手术不进入眼球以内,所以相对而言更安全。如果患者角膜偏薄,度数高,通过角膜做手术,不能完全矫正近视,可能就需要做眼内镜手术。眼内镜手术是通过把患者的眼镜片做成一个非常小的透镜,放到患者的眼球里面。这个技术更为复杂,需要把小眼镜、小晶体放到眼球里面,所以手术风险也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