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功能不全怎么调理
发布时间:2020-07-0162995次浏览
黄体功能不全时,首先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药物调理,其次可采取食物调理,还要注意保持精神愉悦。
1、药物调理
出现黄体功能不全时,可以遵医嘱合理用药调理。比如有生育要求女性可用促排卵药物促进排卵,排卵后补充黄体酮等进行替代疗法;还可以服用中药补肾养血、疏肝解郁,也可以改善黄体功能。
2、食物调理
黄体功能不全时,可以适当吃牛奶、鸡蛋、、猪肝、菠菜、猪肉等食物为身体补充营养;尤其是多吃豆类及其制品,为身体补充雌激素;还可以常吃杞子二肚汤、黑豆糯米粥等药膳调理,也有利于缓改善黄体功能不足。
3、精神调理
精神紧张,情绪波动较大时,不利于黄体功能恢复。出现黄体功能不足时,要注意适度放松心情,缓解压力,保持精神愉悦,进行精神调理。
相关推荐
黄体功能不全怎么诊断
黄体功能不全怎么治疗
黄体功能不全有哪些病因
黄体功能不全的原因是什么
黄体功能不全有什么症状
黄体功可以不全会影响受孕吗
专家表示,很多女性朋友由于多年没有怀孕去医院检查才发现自己患有黄体功能不全,就会想是不是黄体功能不全让自己不能怀孕的?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具体情况。希望对于大家有帮助。
黄体功能不全愈后复发症状是什么
黄体功能不全与垂体分泌的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成熟素不足;垂体分泌的催乳素过多、过少;卵泡本身不成熟,对促性腺激素不敏感;黄体本身合成孕激素不足或与雌激素之间的比例不协调等有关。妊娠初期孕酮的主要来源是妊娠黄体。
黄体功能不全的食疗方法
黄体功能不全包括黄体寿命缩短、黄体分泌功能低下以致孕酮分泌不足、子宫内膜的分泌反应不良或早期妊娠后蜕膜反应不良容易导致流产。采用一些安全的食疗方法既可以保证孕期营养丰富又可以防止流产的发生。

排卵期促黄体生成素多少正常
在女性的月经周期中呈现波动性变化。在月经周期的前半期,也就是卵泡期,一般正常值在2到10U/L左右。在月经中期的中间,也就是排卵期,一般在20到100U/L左右。排卵期随着LH峰出现,会诱发卵巢排卵。在月经周期的后半期,也就是黄体期,LH出现下降,恢复到2到10U/L水平。这是LH值的大致范围。促黄体生成素是由人体垂体分泌的激素,简称LH。它与垂体分泌的另一种激素,卵泡刺激素FSH具有协同作用,作用于女性的卵巢,促进卵巢生成雌、孕激素,以及部分雄激素。LH在排卵期会出现高峰,刺激卵巢排卵。这是LH的主要生理作用。

促黄体生成素正常值是多少
促黄体生成素,也叫黄体生成素,是由女性垂体分泌的一种激素。它与垂体分泌的另一种激素,卵泡刺激素协同作用,促进女性卵巢生成雌激素、孕激素以及部分雄激素。黄体生成素在卵泡期会出现峰值,促进卵巢排卵。黄体生成素在女性月经周期中是波动变化的。一般在月经周期前半期,即卵泡期,大致范围在2到10(单位/升)。在月经周期的排卵期,即两次月经中间时期,一般在20到100(单位/升)。在月经周期的黄体期,即后半期,一般又回落到2到10(单位/升)左右。绝经以后,一般在10到50(单位/升)之间。
黄体功能萎缩不全症状
黄体功能萎缩不全一旦发生相关症状,应积极就医。黄体功能萎缩不全的患者会有基础体温改变、子宫内膜异常、月经紊乱以及不孕、容易流产等表现,出现这种情况,患者除了应积极治疗外,日常的饮食和作息也要十分注意。
黄体功能不足怎么办
黄体功能不足,首先要做的就是及时补充孕激素。补充孕激素可以刺激到黄体,帮助黄体正常运行。另外患者平时也要多吃豆制品,这样可促进雌性激素分泌。平时要多休息,别熬夜,要保持情绪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