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厌食症有哪些早期症状

59418次浏览

厌食症症状包括心理、行为障碍与生理障碍。如强制性控制食欲、抑郁、失眠及消瘦、体重下降、水肿及身体各器官功能障碍等。
  一、心理和行为障碍
  患厌食症者对自身身体可产生歪曲认识,过度追求苗条身材,可强制性控制食欲或滥用药物等情况。过分关注体重,否认饥饿。大多厌食症伴抑郁、失眠、容易暴躁等心理症状。
  二、生理障碍
  患厌食症后,由于营养摄入不足,可导致身体各器官功能障碍,出现消瘦、体重下降、水肿等症状。因体内脂肪缺少,可出现畏寒畏冷,由于心脏功能下降可导致心律失常,可因脑血管不足导致晕厥。女性厌食症可导致停经,男性患厌食症可影响性欲,患者易疲劳、乏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相关推荐

厌食症的表现
厌食症主要表现为长期食欲减退、刻意限制进食、体重显著下降及对肥胖的过度恐惧。该疾病可能由心理因素、社会文化压力、神经内分泌紊乱或遗传易感性等原因引起,典型症状包括拒绝维持正常体重、体像障碍、月经紊乱、低体温及强迫性运动行...
小儿厌食症症状表现
小儿厌食症的症状表现主要有食欲减退、进食量减少、体重增长缓慢、拒绝特定食物、情绪行为异常等。小儿厌食症是指儿童长期食欲不振或进食量明显减少,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影响生长发育的一种疾病。一、食欲减退小儿厌食症最常见的症状是食...
厌食症能治好吗
厌食症通常是可以治好的,但需要长期综合治疗和患者积极配合。厌食症属于进食障碍的一种,主要表现为对体重增加和体形扭曲的强烈恐惧,导致刻意限制进食或过度运动。
宝宝不吃奶粉怎么办
宝宝不吃奶粉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更换奶粉品牌、检查口腔问题、营造舒适环境和尝试辅食过渡等方式改善。宝宝不吃奶粉可能与口感不适应、喂养姿势不当、口腔疾病、环境干扰或生理厌奶期等因素有关。
02:05
有厌食症怎么办
有厌食症通常可以通过使用药物、日常调理等方式改善。厌食症通常与不良生活事件、功能性消化不良有关,此时应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四磨汤口服液进行改善。四磨汤口服液主要由木香、枳壳等组成,搭配用药,通常能提高食欲,有效缓解厌食症,并改善其引起的胃部不适,比如胃痛、反酸等。而且相较于其他中成药,四磨汤口服液口感更好、安全性高,比较适合厌食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患者也应调整自身生活情况,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01:47
老人厌食没胃口怎么办
老人厌食、没胃口,可以遵医嘱服用四磨汤口服液,该药为中成药,适合老人服用,具有顺气降逆、消积止痛功效,能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引起的厌食、没胃口。老人平时可以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有利于消化。应少吃辛辣、油腻食物,避免加重症状。
03:24
老人厌食不吃饭怎么办
老年人厌食不吃饭可能由营养摄入不足、消化不良、胃肠道疾病等,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服用改善消化功能的药物治疗。注意营养均衡,养成定时进食的好习惯。长期厌食的老人还可以服用汉森四磨汤促进消化,在餐前服用可增加饥饿感和食欲,缓解厌食症状。此外还应注意锻炼身体,保持心情舒畅。
02:24
厌食症怎么治
厌食症主要有拒绝进食、营养不良等症状,可能还会并发心血管疾病、骨骼系统疾病、消化道疾病等。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四磨汤,具有顺气降逆、消积止痛的功效,可以促进肠胃的蠕动和消化液分泌,有利于帮助患者进食。厌食症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睡眠,减少机体消耗,适当进行有氧运动,促进机体恢复。积极参与社交活动,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家属应当为其准备清淡、营养均衡、多种类的食物,缓解厌食症状。
小儿不吃饭什么原因
小儿不吃饭由全身性疾病、药物影响、喂养不当、环境因素、微量元素的缺乏、精神因素造成。一、全身性疾病原因,如发生急慢性肠炎、消化性溃疡及慢性肝炎,都会引起不吃饭的症状。二、药物影响,有些药物会刺激孩子胃肠道引起恶心、呕吐。如孩子支原体感染,应用大环内脂类药物,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引起不爱吃饭。长期使用抗生素也会引起肠道菌群失调,也会导致不吃饭。三、喂养不当是主要原因,主要是由于在喂养的过程当中,经常给孩子乱吃零食、食物不定时,饭前先给孩子吃零食或者吃高热量的食物,如面包、饼干、蛋糕、巧克力,就会影响食欲,从而不吃饭。四、环境因素,在炎热的夏季,通常由于气候的因素,孩子会不爱吃饭。五、微量元素的缺乏,儿童在微量元素中锌元素的缺乏时,会表现为不爱吃饭。六,精神因素,如果孩子发生疾病状态下神经不愉悦,经常会发生紧张恐惧的表现,或在受到刺激,也会有紧张、恐惧的因素,也会导致神经原因的不爱吃饭。所以生活中注意调节饮食,是预防治疗小儿不爱吃饭的重要措施。要定时进食,禁止吃零食,饮食生活要规律。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挑食,纠正偏食。要注意小儿的不良情绪变化,减轻精神压力。
语音时长 01:55

2020-03-24

58429次收听

小儿厌食需要做哪些检查
首先要明确引起厌食的病因,是疾病因素、喂养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因素、神经因素、还是什么情况引起的,明确病因后进一步检查。单纯的小儿厌食症,比如喂养因素引起的可以做血常规、微量元素、维生素等检查。疾病因素引起的小儿厌食症,如感冒、发烧,通常需要做血常规、超敏C反应蛋白或支原体等检查,明确引起疾病的一些相关因素,从而来解决疾病的症状,来调整厌食。治疗原发病,胃肠道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出现呕吐、腹泻,通常我们要进行电解质、血常规、C反应蛋白、心肌酶等检查。那么如果是肺炎出现、咳嗽、咳痰、喘息、伴有消化道功能异常而出现厌食的,我们则需要做胸片、血常规、全程C反应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等等。那么如果说肺炎合并胸腔积液,可通过肺部ct检查进一步进行详细的诊断,所以说具体检查取决于孩子厌食的病因,那么儿童出现厌食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一、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要积极调节饮食,是预防治疗小儿厌食症的重要措施。二、定时进食,禁止吃零食,饮食生活一定要规律。三、一定要注意饮食的卫生,防止挑食,要纠正偏食等现象,积极预防厌食。四、注意纠正小儿的不良情绪变化,减轻精神的压力,情绪与精神的压力,也会导致小儿厌食的发生。
语音时长 01:57

2020-03-24

56568次收听

小儿厌食症可以自愈吗
一般来说考虑到是小儿厌食症,如果确诊的话一般都属于长期的一个过程,一般都是两个月左右,如果就是一个感冒以后的厌食,可能调理就好了。一般的厌食都是一个比较长期的不好好吃饭,对饭没有主动的欲望,不主动追求吃饭,像这种孩子一般还是要经过治疗的,如果不治疗,他可能在长期厌食以后会产生一些生理上的问题,可能会生长发育停滞,会引起抵抗力减低,会引起贫血,会引起生长发育落后等等,所以厌食不管是能不能自愈,都要做相应的治疗和调理来让他恢复食欲。还要去找厌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首先要除外一些厌食,有些疾病是以厌食来看病的,但是如果经过进一步检查,它可能是某一些疾病的早期反应,比方说一些血液病,它可能早期是厌食,但还没有血液病的突出表现,这个时候要去先排查,还有一些肝胆疾病,它可能表现出来的也是厌食。
语音时长 01:28

2020-03-09

52708次收听

03:07
厌食的原因
厌食病因如下:先天脾胃功能不足,疾病影响,用药问题,情绪影响。一、早产儿或先天性疾病患儿的脾胃功能不足,所以脾胃运化功能减弱形成厌食。二、生病后呼吸系统疾病或呕吐泄泻这种消化系统疾病等都会影响脾胃功能使脾不运化、食物难以消化形成厌食。三、生病吃药一般会对脾胃有影响。尤其是苦寒制剂,发烧时用的清热解毒药,所以要求是终病即止用量不能太大,防止伤及脾胃。四、和爸妈分离造成的焦虑或学习压力较大处于紧张状态等情绪会影响食欲而形成脾失健运食欲降低造成厌食。
厌食症是怎么引起的
厌食症往往是因为人们过度的节食而引起的心理疾病。厌食症的患者通常表现为不想要进食,即使身体处于饥饿的状态。厌食症会导致人体因为没有正常进食而各个方面功能的衰竭,同时还可能因为免疫下降而导致疾病发生。厌食症的引发因素通常包括社会影响的因素、家庭影响的因素以及个性和激素方面的因素。
厌食症早期症状
厌食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开始时具有因为怕肥胖而有意的节制心理和行为,进而出现没有限度地限制饮食,体重下降迅速,消瘦的像恶病质仍然不肯增加饮食,甚至无限制的受到了脱形及致死的程度仍觉得太胖。拒绝维持体重在其年龄和身高相当的最低限度,以致有些患者骨瘦如柴,无力起床,甚至有的人就活活饿死。有的利用运动、呕吐、导泄等手段减轻体重。有时出现暴食、食后剧吐,体重减轻了25%以上。常因低血糖出现恶心、头晕、乏力,有时还会出现晕厥,出现皮肤干燥、苍白、弹性差、皮下脂肪菲薄。因低蛋白血症出现皮肤水肿等极度营养不良的表现。伴有炎症的内分泌功能紊乱,女性患者出现闭经,男性出现性欲减退或者是阳痿。如果发生在青春期前,青春期发育放慢甚至停滞,乳房发育不良。男性的第二特征不发育,生殖器呈幼稚状态。该类患者常有情绪不稳、焦虑、失眠、强迫症,有的还会引发继发性的抑郁病理状态,严重时可有自杀的观念及行为。不容忽视的是,许多少女对神经性厌食症普遍缺乏认识。盲目追求瘦身而刻意节食的少女,已不同程度的患上神经性厌食症以及营养不良性肌肉萎缩。
语音时长 02:06

2019-10-17

50962次收听

小儿不爱吃饭怎么做
小儿不爱吃饭应避免偏食,注意饮食搭配,保证睡眠或通过推拿来调理小孩不爱吃饭的情况,根据小儿消化不良的具体辨证分型找专业的医生,改善小儿消化不良的症状。注意孩子的饮食习惯,改变偏食的习惯,建议定时的进餐,不要吃过多的零食或冷饮,孩子的脾胃功能比较弱,也不适宜接受更多的新鲜食物,建议以最基本的粮食、谷物、水果蔬菜为主。注意孩子的饮食起居、保证睡眠、足够的运动,在调整好饮食起居之后适当增加物理的办法,改善食欲、调整脾胃功能、促进消化。运用小儿推拿按摩,在肚脐以及脐两侧的上腹部做揉按或点压,可适当的选用穴位,如足三里、天枢、中脘等穴位,来调整脾胃功能,手上的穴位,如脾经、大肠经、劳宫穴或内八卦都有不同作用,可以补脾、清大肠。
语音时长 03:20

2018-11-28

55682次收听